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他山观书 >> 详细内容

文化研究的用途

作 者:(英)麦克罗比
ISBN号: 978730112895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08-1-1
页 数:272
定 价:¥32.00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导论、六个章节和两个补充材料。导论部分介绍了作者写作这本教材的缘起及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介绍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的独创性与开放性,集中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霍尔在伯明罕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时期的现代传媒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柴契尔的“权威民粹主义”的分析,以及世纪之交霍尔所提出的“多元文化论”。在第二章中,作者用“黑与不黑”的双重意识来描述吉洛伊对种族现代性的批判,揭示了吉洛伊站在黑人角度反对种族话语历史权力的必要性、吉洛伊对超越种族对立的乌托邦理想的向往,以及他从乔治?克林顿的放克乐队所演奏的黑人乡土爵士乐中所汲取的精神力量。第三章是作者对美国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比较文学教授裘蒂斯?巴特勒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分析及论述,内容包括巴特勒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质疑、对以佛洛德和拉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理论的修正,以及巴特勒最著名的“性别述行理论”。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了美国后殖民理论的代表人物霍米?巴巴与文化研究相关联的理论,其中包括巴巴对从阶级到社群的政治发展过程的描述、巴巴对后殖民媒介和文化翻译的理解,以及巴巴对种族刻板印象的剖析。在作者的眼中,巴巴首先是一位文学批评家,他关心的是概念、过程和想像的运用,而不是理论体系的建构,因此,作者认为对于巴巴所提出的许多令人费解的概念术语,如“第三空间”、“移向界外”、“时间间隔”就必须在巴巴著作的上下文中采用小说家的想像力来加以理解。第五章探讨了布林迪厄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尽管布林迪厄因为文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过于庞杂,因而对文化研究充满敌意,但作者仍然认为他的理论对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此,作者首先分析了布林迪厄的“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对于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其次分析了布林迪厄通过“趣味”这个概念是如何觉察到消费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复制社会不公德重要场所的,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教育在文化资本流动中的作用和新文化媒介的功能。在讨论詹姆逊的第六章中,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政治的理论的分析上,分析了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过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如何对当代传媒、影视作品产生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