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专家书评 >> 详细内容

对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几本书

http://www.CRNTT.com 2007-11-13 03:31:17 于建嵘
  我的研究领域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冲突和整合,关注的重点是工农维权活动。从学术发展和思想源泉来说,以下几本书对我的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

  当年我游学到武汉,读了这本书后,决定师从徐勇教授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徐勇教授在此书中提出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政治结构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中国乡村政治社会。他认为,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基本的社会共同体,具体考察其不同的政治社会状况、特点和变迁,对于认识中国政治社会的进程与规律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只有深入到作为中国政治舞台基础的城市和乡村政治内部及其相互间的二元结构,才能科学地解析发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扑朔迷离的景观”。徐勇教授的这些观点显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我正是根据这一解释模型,写出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岳村政治》。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裴宜理对近代中国的民众反抗、革命和政治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着迷。她最初研究的是近代以来淮北地区的农村动乱问题,然而,“当我将研究目光从遥远的淮北农村转向世界大都会上海时,我的研究重点也从农民叛乱问题研究变为工人运动研究。即使在上海这一高度‘现代’的背景下,我发现,在不断演进的反抗方式中,与工人中存在的世俗关系——地缘祖籍、性别、文化程度,等等——相比,阶级地位的作用仍然不是那么突出。当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干部着手在上海工人中开展组织工作时,他们的努力受到了工人队伍中既有壁垒的深刻影响。反之,这两个政党不同的社会基础也深深地刻画出了先是国民党政权然后是共产党政权的不同特性”。

  应当说,我的研究思路与她的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我们都是从研究农民问题然后转到工人问题的。她研究的重点是历史,我更关注的是现状;她要寻找的,是工人和农民在进行反抗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致之处,我更想搞清楚的是工人和农民在进行反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正是这些异同,使我与裴宜理教授成为合作者。我的《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中的许多观点,就是在与裴宜理教授的讨论中形成的。
  
  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在这部著作中,斯科特从东南亚农民的反叛与起义问题入手,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冲击,提出了“生存伦理”(subsistence ethic)这一重要概念,并特别强调了生存规则的道德涵义。他认为,“剥削和反叛问题不仅仅是食物和收入问题,而且是农民的社会公正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和互惠观念问题”。“贫困本身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只有当农民的生存道德和社会公正感受到侵犯时,他们才会奋起反抗,甚至铤而走险。而农民的社会公正感及其对剥削的认知和感受,植根于他们的具体生活境遇,同生存策略和生存权的维护密切相关。因此,如果不去仔细考察各种地方性的传统和文化特质,不去探寻那些看似琐碎的农民日常行为的丰富涵义,人们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便会误入歧途,就可能将农民隐蔽的抵抗与积极的合作混为一谈,从中作出错误的决策,诱发社会动乱”。

  斯科特是以东南亚国家的农民为考察物件的,对于具有独特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中国农村和农民来说,他的一些结论或许并不完全适用。我曾通过对湖南农民维权抗争的研究,写成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或可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

  拉尔夫•达仁道夫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基本命题是,“现代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这也总是提出要求的群体和得到了满足的群体之间的一种冲突,尽管近来一个广大的多数阶级的产生使局面变得错综复杂、纷繁异常。同样,政治纷争的基础变得不明朗了,犹如冲突将在其中得到解决的政党结构变得不明朗一样”。他认为“冲突是由于权力分配引起的,而不是由于经济因素引起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各利益集团各司其事,这样虽时常会有一些小冲突,但却限制了严重冲突的集中爆发”。当然,他在这里所研究的“权利”与当代中国人所主张的“权利”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在于,中国工人和农民在维权过程中所主张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根据法定的“规则”所引申出来的,而不是“天赋的权利”。对这一点,我曾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的观察和分析》一文中,用农民的“以法抗争”和工人的“依理维权”来进行过系统的表述。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一些著作,我也十分喜欢,比如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让-马克•夸克的《合法性与政治》、艾尔东•莫里斯等的《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西摩•马丁•李普塞特的《一致与冲突》、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撒母耳•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达尔的《现代政治分析》、李普塞特的《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乔纳森•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等。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细谈了。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