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专家建议:考前仍需到校最后总复习



  本刊编辑部辑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少中学仍未放学生回家复习。在学校做练习卷、订正测验内容,一些考生感到“已经没有新意”。他们认为自己的知识点和概念已经烂熟于胸,不如回家做些练习。上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恰当的备考心理和行为状态正影响着一些同学的复习效果。老师提醒,这样很容易使考生走上弯路。

  专家认为,考生们到校认真上好最后几堂复习课,可以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迎考状态,同学们在一起复习,接受老师的集体辅导和指点,还可以有效避免心理紧张,克服备考最后关头有可能出现的“高原现象”,即使出现了知识或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下及时化解。 

  重点中学的毕业班一般会留出两周左右的时间,让考生自行复习,而大多数普通完中则只放给考生五六天时间。那么在独自复习的这段时间里,考生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呢?

  1、每天要制订任务目标

  各科老师在放假前都会为同学们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这其实是一个最后总复习的范本,考生们一定要认真遵照执行。同时,每位同学还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订出每天的任务,比如今天要背诵哪些东西,要理清哪些知识点等,每天的目标一定要努力完成。

  2、 保持原来的做题节奏

  专家特别提醒,保持良好备考状态的有效办法,便是每天做一定量的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卷。只有延续这样的“热身”,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临战状态,不至于松懈下来。而且考生应当保持原来上学时的作息规律,不要打乱生物钟,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踏进考场。

  3、梳理知识胜于做难题

  临近高考日谈“冲刺”,其实是误导考生。许多毕业班老师都强调,最后一两周做再多的难题,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应当静下心来,梳理最近几轮复习过程中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每个考生应认清自己的定位,对每一门科目究竟定位在考几分上,要有大致的认识,150分的试卷题目并不是要求每个考生都能做出来的,所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时的复习,对于太难的题目可以有所忽略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查缺补漏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