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孝心无价



  高二(11)班  石湘雯

  “孝”是儒家论理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孝敬长辈,无论从古到今,我们都必须去做的,因为孝心无价。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也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眷恋。在梁山英雄中的李逵,号称“黑旋风”。他为了他双目失明的母亲过上好日子,就在山下背母亲上山。在途中,母亲叫他去打水,可当李逵回来后发现他的母亲已经被老虎吃掉了。他上梁山后仍然恋恋不忘他的母亲,眷恋着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只可惜他的母亲已不在,无从报孝。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三国时的李密,因祖母病重,无法照诏书去朝廷上任。他从小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祖母不辞劳苦地把他养育成人,现在祖母病重,自己也只能“侍汤药,未曾废离”。他上表给晋武帝,讲述了自己的不幸,希望晋武帝能谅解自己想在祖母去世前“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心情。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曾经有一个老太太饿死在街上。据说这个老太太的儿子是某县的副县长。媒体去证实时,那副县长却说:“她不是我的母亲。”所有人都哗然。作为一个县的县长,却置自己的母亲于不顾,他不曾想想自己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养大他,得不到回报还要落此下场,他还有资格当一县之长带领人们吗?他应得一个千世骂名。

  无论是亲生父母或是养父养母,我们都应该孝敬他们,因为他们都曾不求回报地养育我们,我们做错什么事都包容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指引、帮助我们。他们所付出的远是我们无已回报的。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应勉强按照法律去扶助瞻养父母,而应自觉地去做!“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要好好地对父母履行孝道。

  (指导老师:欧阳初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