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美德之孝



  高二(8)班  杜淑霞

  古语有云:“百行以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孝都是一个永不褪色的烙印,印在我们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心里。这种中华美德在《24孝》中绽放光芒,让人不得不热泪盈眶。


  孝感动天

  孝,是不分等级的爱,即使是皇帝也一样。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可惜是个盲人,母亲又早逝。继母的脾气暴躁,因家境贫困经常辱骂他的父亲,生了个儿子更是目中无人。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于是上天怜悯他,赐了一只象给他耕种,就连当时的皇帝尧也把女儿嫁给他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还让他继承皇位。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耕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孝感继母

  孝,是没有特定对象的爱,生母养母都一样。

  清朝的李应麟,生母早逝,便劝父再娶。他视继母如同自己的亲母,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常常对他施以棍棒,但他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他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他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他对待继母所生的孩子也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因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后人有诗赞曰:

  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

  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跪父留母

  孝,是不分性别的爱,女子也有尽孝的美德。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母亲早年病逝,父亲续娶,她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她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但在回归途中与父亲偶遇,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到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她赎了回来。回到家,她父亲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想休掉她。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后人有诗赞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孝,是一种中华美德。

  孝,是一种感人至深的中华美德。

  孝,更是一种值得继承与发展的中华美德。

  让我们心中拥有孝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指导老师:欧阳初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