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加强修养 提高素质 服务大局 不断创新



  周 义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参事、文史工作,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大力支持广东参事、文史事业的发展,各级领导对广东参事、文史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寄予殷切期望。我们的参事、文史事业正处于最和谐、最有利的发展时期。如何乘势而上,不断创新,继续推进我们参事、文史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要开拓工作,发展事业,一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领导,靠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的大力支持,二靠我们工作人员队伍和参事、馆员队伍的建设,靠大力提高队伍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座室馆和处级两级班子的成员,是我们开展工作、开创事业的骨干力量。加强我们的修养,提高自身的能力,对推动我们工作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事、文史工作的推进和发展要依靠大家,只有大家提高素质,提高本领,团结协作,身先士卒,我们才能求创新,求发展。

  那么,副处长以上的领导干部,怎样才能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呢?我讲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副处长以上领导干部要做到“四个讲”:一是讲科学性。讲科学,工作才会顺畅,目标才容易达到。参事、文史工作的主体是参事和馆员,参事、文史事业的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参事、馆员队伍有自身特色,有独特的工作规律,我们不能想当然。因此,遇到问题,一定要进行科学分析,要有全局观念,要有系统思维,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工作中,要尊重参事、馆员的独创性,认真听取参事、馆员的意见或建议。要加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在处室内部对所遇到的问题达成共识,先由各处室对参事、馆员提出的问题拟定解决方案,再上报室馆领导进行研究决定。二是讲规范性。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保证工作的法理性,避免产生矛盾和不必要的失误。要注意细节的安排和环节的衔接,使得工作目标可以预期,过程可以调控,可以监督检查。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物。我们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各种规章制度也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注意不越权,不擅权,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文过饰非,不争功,不诿过。三是讲严谨性。就是在工作中,做到思维慎密,扎实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们考虑事情、制定方案、构思制度也好,处理文稿、办理事务、处理问题也好,都要讲严谨,方法要得当,方案要严密,事务注意轻重缓急,过程注意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既要集思广益,调动同事、下属的积极性,又要做好经常性的请示汇报,使本处室、本部门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指引下进行,在领导确定的轨道上创造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一定要杜絶粗枝大叶的工作方式和马虎大意的工作态度。四是讲效能性。行政工作一定要讲效率、讲效果,上级机关和领导交办的事情,决不允许拖拖拉拉、议而不决、推而不进,一定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并及时做好总结汇报工作。

  第二,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讲话精神,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制度监督。制度监督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监督,要树立制度意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监督和制度检查,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廉政建设,通过制度监督保干部平安,通过制度建设来引导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廉洁自律,自觉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讲自觉,讲自律,讲自我约束。我们领导干部要有自尊,有自信,要正正派派,坦坦荡荡,乾净干事。二是强化班子内部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上下级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以及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配合班子内部监督工作的进行。要不断改善党内的政治民主,自觉践行民主集中制,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光大。三是强化群众的民主监督。通过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在加强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同时,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日常沟通与交流,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组织氛围,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谋参事、文史事业的发展。

  第三,努力实现领导班子内部的和谐。内部和谐,才能上下顺合,左右协调,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在工作中,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讲求慧眼识人、宽容待人、正确用人,使同事和下属都有共同的命运,都有共同的价值观,都能在共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共同理想。要用一切办法、尽任何可能,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分明、密切配合、运行有序、对上负责、对下信任、协调沟通、尊重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际和睦、人心凝聚、人情舒畅。为此,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相互宽容。这是实现班子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宽容是现代社会美德和文明的表现,是现代人胸怀大志、成就大事的心理基础,是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和较高的执政艺术,是领导班子成员心理健康的标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待人宽容则更为重要。每个人都应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做好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要善于求同存异,化异为友,善于理解、尊重、宽恕他人,学会关心人、尊重人,乐于成全别人、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团结共事。二是有良好的协调和适应能力,能够随机应变,应对自如。能够迅速适应任何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并在新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办事能力。“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自己受益,先要作出有利于他人的事,为他人的发展进步创造锻炼提高的机会。不能以权压人,不能苛求他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能因为个人私利等原因搞拉帮结派,破坏单位的团结与和谐。三是要有较高的情商。“喜怒不形于色,得失不惊其神。”工作和生活都要做到乐观向上,处变不惊,与人为善,积极努力。要做到“克己复礼”,节制个人私欲,处事有理有度,有礼有节,不损害集体利益,遵循行政秩序,保证政令通畅,团结协调。在培养高尚生活情趣,内修精气神,外练基本功的基础上,改善人际关系,与他人和谐共处,使个体与组织体共生共荣,在共同推进事业的过程中使个体得到发展。

  第四,增加领导的威力。威力是一种力量,是职位权力和人格魅力的聚合,是威望、威信的总和。威力要从正确的渠道来,领导干部要做到:一是以德树威,人品好,德性好,能容人,能帮人,能体贴关心他人,能尊重理解他人,才能不怒而威;二是以学树威,威望从学识中来,要抓紧日常学习,坚持学习,边干边学,学有所长,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和气质;三是以才树威,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指挥能力、处事能力和协调能力,学会驾驭复杂局面,学会调处复杂矛盾,学会因势利导,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化危机为转机,化平庸为神奇;四是以信树威,“信”指的是“诚信”,讲话算数,信守诺言,不要轻易许诺,不要朝令夕改,已经许诺的事一定要认真办好,不能办的事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办事有规有矩,有始有终。

  第五,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一是激发报恩感。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由被动干,变为主动干。要有报恩意识,不辜负组织上的期望。对省委、省政府报恩,对组织报恩,通过激发报恩思想,激发出内在的工作潜力和工作动力,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二是把握节奏感。工作节奏轻重得体,程度得当,紧急适合。通过调整工作节奏来调整好下属的精神状态。三是创造新的起点感。工作中不骄不躁,要善于激发下属对工作的好奇感和实干感;通过交流岗位、学习培训、下基层锻炼、南方基地建设以及参事和文史工作创新等方面,不断创造新起点,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四是催生成就感。促使下属敢为人先,奋勇拼搏,建功立业,增强下属的自信心,爱护下属的自尊心,培养下属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使下属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增长个人才干。领导干部要学会欣赏和发挥下属的长处,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尊重下属的个性,公平处事,宽厚待人,用人所长,激其潜能,关心下属的成长和进步,指导下属增强自信,完善自我,改进工作,提高能力,激发下属的进取心、自豪感、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

  

  (本文是周义同志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根据録音整理)

  (2007年9月1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