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废旧塑料“三化”治理对我省社会经济进步的重大影响及几点建议



  蔡明招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主要是围遶材料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而展开的,其中以塑料代替金属和电子计算机推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步为最闪光的亮点。

  我国塑料工业是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带动,我国塑料工业己步入了世界塑料大国行列, 并成为了塑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口大国和出口大国。中国塑料原料表观消费量由2000年的约2400万吨 增至2004年的3813.3万吨 ,居世界第二位,年均增长率达12.3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塑料量约为500万吨左右。 由于塑料具有耐腐蚀、不易分解的特性,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包装废弃物、塑料农地膜等被人们随意丢弃而造成的视觉与环境污染,即所谓的“白色污染”的现象随处可见。但是,废旧塑料是内在价值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对其回收利用和资源化,不但有效节约资源,还极大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减轻环境负担,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广泛(己是无处不在)应用和塑料工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废旧塑料的“三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治理,己成为我国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最重要的问题,国内外的大量事实己经证明,废旧塑料的科学资源化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

  按照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规定,到2005年,国内要达到回收废旧塑料500~600万吨的水平,而实际上,我国2004年回收的废旧塑料只有约200多万吨。尽管我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还很不完善,但是发展趋势是好的,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项目。例如深圳緑色环保科技公司在废旧塑料的炼油技术方面取得初步突破,以废旧塑料为原料,经过裂解而生产出了90号无铅汽油和0号柴油,从目前并将长期存在的能源短缺的状况来说,这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通过对废旧泡沫塑料进行化学改性,可将其制成水泥减水剂,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省和香港联手对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问题以招投标的方式设立项目,以期攻克废旧电子塑料资源化的技术难题。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一课题组在相关系列课题工作的基础上,与汕头一清洁生产企业合作申请2007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满足RoHS 指令要求的废旧电子塑料再生新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己通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现正与其它项目一块按规定向全社会公示。这种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项目,并将在完成项目各项指标任务的同时培养本领域的人才,是政府大力推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我省最大的废旧塑料处理基地(广州广钢MBA塑料新技术公司)于2005落户南沙,并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投产,年处理能力达到4万吨废旧塑料,同时可以生产出26000吨再生产品,这是上规模、按规范操作和得到认可的大企业。但由于废旧塑料处理的可观经济利益的驱动,各种形式、五花八门的废旧塑料处理作坊遍及全省(据瞭解主要分布在南海、东莞、顺德、汕头和茂名等地)。据知,茂名市茂港区小良镇北庄、陂头两村委会附近有43家无环保审批、无消防安监设施的违章经营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回收废品塑料、橡胶等作为原料,采用柴火加热熔化废塑料的土方法加工生产塑料粒、塑料桶、塑料鞋、塑料扫把丝等产品,这类企业成本低,工艺简单落后,在生产过程中任意排放工业废气,造成了周围大气和环境的严重污染。2007年12月10日,广东电视台曝光了茂港区小良镇废旧塑料加工厂的污染情况,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茂名市政府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处理。这仅是一个例子,但仅一个小镇就有几十家无环保审批、无消防、安监设施的违章经营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回收废品塑料的工厂作坊在生产,所发生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废旧塑料(包括获准进口的废旧塑料),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尤其是其中的电子塑料,根据其用途需要,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的加入不同类型的阻燃剂和其它填料,而在使用塑料制品过程中,其中的阻燃剂并不会因此消耗,因此,对不分类或对成分复杂的废旧塑料进行回用和资源化处理时,必须高度重视其阻燃剂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有害影响。

  目前,我国的废旧塑料资源化存在的问题很多、很严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没有制定完整的、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政府执法也十分不严格,致使废旧塑料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

  2. 废旧塑料回收与资源化企业的准入制度很不健全,门槛也过低,致使90%以上的现有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很低,不具备企业内的环保处理能力。

  3. 实行废旧塑料“三化”治理的大型企业很少,其中为数不少的企业严重缺乏先进的关键技术支持,因此这些企业的示范性、引导性不强。

  综上所述,为了尽早改变这种不利状态,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研发体系,为废旧塑料的“三化”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国家(或省)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比较完善的、废旧塑料“三化”治理的行政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废旧塑料利用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第三、 国家(或省)要出台完善优惠政策,引导和动员更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进来,既让企业有利可图,又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第四、 省与各级地方政府要下大决心,明显加大对废旧塑料“三化”治理的经费(科技研发经费为首位)投入并建立多元的“三化”投资体系。

  第五、在上规模、合符建厂规范的废旧塑料处理厂中,选择技术先进,生产过程按要求保护环境、产品经济效益好的厂家,政府投入资金,建成此行业的示范点,以推动全省废旧塑料回收及资源化工作做得更好。

  

  (2007年12月2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