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不正常的选举与正常的结果



  台湾“三合一”选举终于落幕了,历经几个月选战的硝烟、火药、口水、豪赌、悬念……,民众终于用选票作出了选择,泛蓝终于大举过半,夺回了半壁江山。

  这场选举本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举,但陈水扁把它上升为“权力保卫战”,是“蓝緑生死决战”,他歇斯底里地狂称,“泛蓝若过半,就会勾结大陆一起来卖台”。因此,把这场选举定为两岸“统独对决”,举起了“反共保台”旗帜,使这场选举成了蓝緑都输不起的一场选战。由于选情紧蹦,蓝緑党主席都把输了就辞职,以政治生命作豪赌,一些立委在辅选时也动辄以“辞立委”、“从此退出政坛”相搏命,让这场选举充满血腥,这在台湾“民主选举”中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场变了质的选举,使整个选举变得毫无理性可言,相互以“毒招”“贱招”相威胁,以抹黑攻击为手段,以赌头行情为指标,让台湾民主化迅速恶质化。以至跪着求票、哭着拜票、偷着买票,荒腔走板,无所不有,什么尊严、理性、理想……都被抛弃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撕杀、漫骂、攻击、污蔑、许愿……。

  但是,选民还是有着自己的天秤,这次23个县市中,最有指标性的台北县、宜兰县、嘉宜市,泛蓝皆胜,嘉宜市泛緑23年来第一次失守,台北县也在十多年后第一次沦陷。选战最为残酷的桃园县,緑营竟用“非常光牒”攻击朱立伦,台中市緑军竟用“健康档案”攻击胡志强,但都徒而无功,陈水扁的子弟兵罗文嘉、林佳龙……反而一个个落马。这是一场不正常的选举,却得到了正常的结果,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这一切说明瞭什么呢?我想至少说明瞭五个问题——

  1.是民进党自己打败了自己。一个执政才五年多的新兴政党,为什么如此快地走向衰落,要归诸它的傲慢与贪渎,以及过份的操弄意识形态,无视人民给予的期望。陈水扁上台初期民众对他的满意率一度达到79%,如今降到了25%,但他仍竭力播种雠恨与对立,还想掩饰系列弊案,还想狡辩,民众只好用选票去教训他了。

  2.民进党从此由盛而衰。多少年来民进党“治台无方,选举有术”,他始终用极端的意识形态操控选举议题,每每“置中国于死而后扁生”。而这次“三合一选举”,它第一次失去了操控选举议题的能力,大陆新的对台政策也让它无从污蔑,从而失去了选举的动员能力。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主政十七年中精心制造的“爱台卖台”游戏规则开始失效,这使民进党由盛而衰,这场选举也可以说是民进党的滑铁卢之战。

  3.蓝緑对峙更加严重。这场选举尽管是普普通通的地方领导人选举,但陈水扁把它定为“蓝緑对决”、“统独大战”,从而进一步撕裂了台湾社会,使雠恨与对立加深了,使台湾又一次受伤与哭泣,这将酝酿很坏的后果,两岸关系一时也难以理性发展。

  4.台湾的民主化迅速变质。这次选举的全过程是如此恶质化,抹黑攻击毒招贱招无所不用,是民主的倒退,比之“3·19”两颗子弹更为严重,这势必对台湾社会的发展埋下不稳定因素。

  5.加快了岛内各种政治势力的重组。苏贞昌的下台,正符合民进党内权力交替,陈水扁进一步“跛鸭”也成不争事实,蓝緑都有新一波的权力重组,谁会成为明日政治之星,也许是最让人所瞩目的。

  毫无疑问,这场选举是以民进党大败告终,但我们切不可以误读成“统派”的胜利,两岸关系发展已有利于我,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民进党的基本群众还没有放弃“台独”理念,蓝緑基本支持者板块也没有根本改变,蓝营的反省、整合、改造均没有完成,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混乱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只是民进党执政太滥,人民教训它一下而已,尤其是中间选民用选票表达了对陈水扁的不满,而陈水扁之流还会作困兽犹斗,泛蓝能否保持胜利后的清醒,一切还在变化中,我们不宜过于乐观,把两岸关系看成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真正健康的两岸关系还要经历千山万水。

  (写于2005年12月4日,发表于香港《大公报》,2005年12月5日,收録于2005年上海东亚研究所的《勇于执守》一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