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抓手”小议


  我参加了政协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机制,体制,法制”课题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个报告。同时我觉得黄菊书记特别提出抓手问题,有其特殊意义,这也是一个自成课题的一个专题,颇值探讨。为此,我谈些看法。我认为抓手可以概括为五个层次(或五个方面):

  一、抓好执政党的党风系第一抓手。因为两个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实现中华的腾飞与崛起,这就必须要有精神文明,即人的素质保障。而一代人的素质提高,关键在执政党的素质提高。各级党组织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群众,树立良好党风,必然会造就全社会的文明之风,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正身,文明建设就有保障。

  二、抓好廉政建设。当代文明建设主要障碍是社会腐败现象。因为缺乏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絶对权力就易导致社会腐败,因此必须从反腐倡廉着手,从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着眼,继续依靠广大群众,尤其要发挥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级监督员评议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增强内部的制约机制和外部的监督机制,井加强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三、抓好行风纠评工作。社会风气不正,表现在各行各业即是行风不正;因此抓好行风建设至关重要。这些年上海行风建设颇有成效,值得总结、提高、坚持、深化。上海行风建设,从专项治理着手,以窗口行业为重点,开展文明规范服务,从抓达标到促规范、创特色和创优质服务,大大改善了行业风气,也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纠风工作已从简单地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到纠建并举,重点转到并健全了评议制度,从“自纠——共建——评仪”创建和“纠风——建风——评风”这样一套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的建设,值得提倡。

  四、抓各种制度的建设。上海前15年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要领导重视,关键是要强化管理,从抓制度建设着手,如上述的党建、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还有现代企业制度、社区管理制度、市民素质制度、城市文化教育卫生制度等建设,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要求的职业道德建设等。

  五、从活动抓起。依上海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精神文明建设不尚空谈,必须从具体活动抓起。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去,如过去做得比较成功的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全行业规范达标、市民“七不”规范,这点、线、面三结合的建设措施,都值得总结与提高,继续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去,创造出各种生动有效的做法。


  (发表于上海《联合时报》1996年9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