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余杭章先生精神



  浙江余杭,即今杭州余杭区,传说大禹曾舟行于此,人们便以大禹之名(禹航)而命名余杭。近代余杭最著名的事件要算发现了良渚文化,最著名的人物要算诞生了有学问的革命家章炳麟,即太炎先生,余杭人皆以太炎先生和良渚文化为傲。太炎先生则自称余杭章氏,人亦称他余杭章先生,鲁迅先生等则终身恭称他为余杭太炎先生,他的名字始终是与家乡余杭联系在一起的。

  太炎先生生于余杭仓前镇,位于杭州西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流经此镇,离良渚镇甚近。仓前成名于南宋绍兴二年,为京畿,在此设临安仓,为当时国家最大粮仓,一度十分繁荣,河上船来船往十分繁忙,仓前老街临余杭塘河而建,绵延三里,商铺林立,民居比邻,街中建有廊坊,雨天人们徜徉全街不用撑伞。太炎先生就诞生于仓前老街一个书香世家,但在他降世时已家道中落。而仓前也已逐渐衰弱,尤其解放后作为一个农业县,更显落后。太炎先生早年在此度过,二十三岁离家赴杭州求学,三十岁走上了革命道路,一生著述丰富,人称国学大师,鲁迅先生称他:“七次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

  今年是太炎先生诞辰135周年,六月,余杭仓前举办了“太炎故里·仓前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内有一场“太炎精神研讨会”,邀请了沪杭研究近代史与太炎先生的学者三十多人与会,我因系他的嫡孙,也曾做过一段对他的研究与著作整理工作,也被邀请与会。

  我曾多次参加过先祖父经历与学术的研讨会,而参加他的精神研讨会还是第一次。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也一直在思索究竟什么是他的精神,而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竟由他的故里来发起研讨,实在出乎大家意外。

  太炎先生的研究一直被视为学术界的尖端,人们视此为畏途,这不仅是他涉及的时代复杂,功过是非难下定论,而且他的学问深奥,出经入史,涉及诸子百家,既涉释又涉道,尤其他的文字古奥,连鲁迅先生也坦承“读不懂,点不断”,索解繁难,难倒了诸多大儒,听说新出的《章太炎全集》八卷,虽是请了国内一流专家点校,据说也错误成堆。太炎先生是他这时代著名历史人物中,唯一没有出齐《全集》的,因为整理他的著作太难了,国内没有几个人有此功力,因此对他的研究日渐萎缩,这倒不是他的研究没有价值,而是研究他需要比研究其他历史人物多化几倍功夫,凡急功好利者皆避之也。的确,太炎先生作为古文经学者的终结者,作为封建王朝的叛逆者,他如果没有比这个时代众儒更有学问,怎么能驳倒众多封建卫道士,他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必须比旧时代众儒更懂得旧学,因此他的学问对今人而言,如阅天书。太炎先生研究的是旧学,但他对当时一切进步的新学西学也如饥似渴地加以占有,并用进他的战斗文章中去,这些西方译文今天读来也如阅天书,这一切都影响了他的学说的传播。如今的余杭人,仓前镇人,未必瞭解他革命的一生,也未必瞭解他的小学、经学、史学、佛学、法学、医学,但都以他为傲,高举他的精神大旗,发扬他的精神,去建设新余杭,实在是很感人的。

  但究竟什么是余杭章先生的精神呢?人们在研讨会上从许多方面作了阐述,我认为这大概只能算他的业绩,而要上升到精神层面则是需要高度概括。我想,先祖父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始终敢于捍卫祖国与人民的利益,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责任与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使他拥有改造旧世界的足够知识,所以成为旧文化的终结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使他有足够资本来反对一切不合理的黑闇势力,敢于一辈子讲真话,敢于一辈子“为党国讲正经话,为人民说公道话”,因此他也得罪了许许多多政客与既得利益者,谤言也伴了他一生,所以多次多次被通缉,多次多次地坐牢,但他没有畏惧过也没有妥协过,这可说举世并无第二人。他拥有一种百折不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一种韧的精神,大概是源自杭州传统的“杭铁头”的气概,也源自他的家庭,他父亲给他的家训,就告诫“妄自卑贱,足恭谄笑,为人类中最庸下者,汝曹当知之”。今天我们要继承发扬他的精神,首先是要发扬他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了振兴中华,为了建设好新余杭,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敢于自承责任,有了这种精神,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

  余杭作为种粮县,仓前作为种粮区,过去交通也不够发达,发展自然滞后,但今天他们正在迎头赶上,这次我目睹了久违的新余杭,参观了超一流“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看到了正在修建中的仓前太炎大街,瞻仰了保护完好的“太炎故居”,使我感动不已。我想,一个有文化爱文化的余杭,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坐落在余杭临平广场上与仓前街头的太炎先生塑像,不正每天在关注着他的后代,并用他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也一直在为他们祈祷与祝福。

  (写于2004年6月30日,发表于200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