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黎族早期历史面貌的探讨



  容观琼(容观琼,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文摘要】本文赞成2002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金力教授和李辉博士提出的“百越起源的遗传迹象,即可能在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慢慢地扩散开来”,其中“黎族进入海南岛较早,但是全部进入海南岛是较晚的事件”的观点。同时认为,黎族“在百越群体遗存关系和文化分类中与壮族、布依族相近”。

  Abstract:This article supports the opinions presented by Professor Jin Li and Doctor Li Hui from the Research Centre of Modern Anthropology in Fu Dan University in 2002. They believe that “the hereditary evidences of the Baiyue people were probably originated in Guangdong region 30 to 40 thousand years ago and gradually spreaded away” and “it was early when the Li Nationality arrived in Hainan Island but it was quite late when all of them arrived there”. Simultaneously,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Li Nation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Zhuang Nationality and the Buyi Nationality in both the remaining relations within the Baiyue groups and the cultural categories ”.

  

  2002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金力、李辉继承刘咸和吴定良从事我国体质人类研究的好传统,根据数据的主要成份分析,成功地得出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特点。他们认为“百越起源的遗传迹象,即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慢慢地扩散开来。”其中“黎族进入海南岛也较早,但是全部进入海南岛是较晚的事件。”同时黎族“在百越群体遗存关系和文化分类中”与壮族、布衣族最近〔1〕。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发现其文化“与大陆华南沿海地区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相似,这反映了海南岛同大陆早在一万年前已有了文化的联系〔2〕。”

  上引的重要科学信息并没引起海南省内有关领导和黎族学者的重视,其中突出的例子就是先后于2004年3月和2001年1月由官方组织出版的大型《中国黎族》和《黎族传统文化》两书,它们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停留在实物本身的描绘上,没有进一步点出具休事物与族体之间渊源上来。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同一语系内各个语之间文化上的交流与互补也是客观存在的。像本地黎族妇女佩戴、制作精巧骨刻的头簮就是从岛外其他地区传入的。

  不容置疑,作为海南岛语系主要成员的黎族人民,不但在语言系属上,而且在族群内部的文化表征上都是南岛语族先民所具备的。人类学研究领域内有一位居位上海、长期执教于吴淞同济大学的德国学者史图博(H.Stubel)先生曾于1931年和1932年两次深入海南岛各村寨考察黎族各个支系风俗民情,随后于1937年在柏林出版《海南岛民族志》一书〔3〕,他是第一位较有系统和论据主张黎族从海岛迁来的学者。他说:“原来不是土著的黎族——美孚黎、岐黎、俦黎等都不是从雷州半岛那边渡航过来的。”我国学者刘咸教授撰写《海南岛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4〕一文也认为:“黎语具有胶着语痕迹则其先民应由南洋一带迁来”。这些片面的、主观的见解,已被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的结果所取代,具体地说“黎族进入海南岛也较早,但全部进入海朝是较晚的事件。”

  我认为2004—2005年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的发现和出土的器物及其加工技术说明深涌黄地峒一带既是百越族群先民生产各种门类工具的基地,也是古越族先民的原始聚居地。事实上,我们也看到黎族的先民们途径雷州半岛走向海南岛途中留下自己的印迹。1987年8月编印《海康县地名志》披露,在古地名中列出黎族村落7个。又据海康县1990年人口统计,仍有黎族34人居住着〔5〕。这些村寨和族称无疑是该民族居住过最好的印记。

  

  注释:

  〔1〕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载《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郝思德:《海南发掘一万年前三亚人遗址》,载《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

  〔3〕[德]史图博着:《海南岛民族志》(中译本),下册。海南研究资料选訳第四辑。中国科学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1964年6月,第300-311页。

  〔4〕刘咸:《海南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载《西南研究》第一卷第一号,1940年。

  〔5〕雷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康县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