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祝愿下任联合国秘书长亚洲产生



  因为各方普遍希望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在9月底至10月初之间产生,所以当前的气氛比较紧张。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22日在第61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重申,中国坚决支持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来自亚洲。另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同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认为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应当从亚洲国家中产生。可见中国支持的决心之大。 

  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在本月14日再次对参加联合国秘书长角逐的五位来自亚洲国家的候选人进行内部投票。消息说,在今年7月第一轮内部投票中得票领先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继续领跑,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印度人沙希 ·塔鲁尔紧随其后。不过,由于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将在今年9月至10月间产生,在最终结果产生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自从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进入实质操作之后,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十分坚决:支持由亚洲人出任。中国的态度为何如此坚决?真实的战略思考又是什么? 

  首先,中国认为由亚洲人出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是符合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游戏规则的。正如媒体分析的那样,在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亚洲人,是1962年至1971年上任的缅甸人吴丹。但此后30多年来,亚洲人就与联合国秘书长职位无缘。1997年,来自埃及的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因得罪美国而未能连任,最后由同样来自非洲加纳的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安南获得连任。现在,亚洲人的机会来了,即使是安南也在今年4月明确表示,他认为他的继任者应该来自亚洲。 

  其次,亚洲国家具有强烈的由亚洲人出任的愿望与诉求。在2005年4月6日,有26国参加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在巴基斯坦举行,会后通过《伊斯兰堡宣言》,明确表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应由亚洲人担任。对于亚洲国家的共同追求目标,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国絶对不会站在对立面,一定会全力支持。4月9日,在中国总理温家宝结束访问斯里兰卡后发表的中斯联合公报中,双方明确表示,根据地区轮换原则,下任秘书长应来自亚洲地区。从此,中国的有关领道人在任何相关的场合都是表态坚决支持亚洲人出任联合国秘书长的。 

  第三,从宏观战略思考,中国需要利用联合国的平台推动和谐世界的新主张。亚洲人出任秘书长,对中国的世界观更容易理解,会给予更大的支持。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争取更多权益。刘建超说,中方认为联合国秘书长这一职务对推动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和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安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具有特殊和重要的作用。这正是中国最重视的原因。媒体的舆论以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21世纪是亚洲和中国人的世纪,让亚洲人担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将有利于维护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带动全世界的共同和平与繁荣。中国对这种观点,是完全认同的。 

  因此,中国立场鲜明坚持下任秘书长从亚洲国家中选出。在中国的坚持下,美国从反对到不得不接受下一任秘书长应由亚洲人出任的原则。中国捍卫地区轮换原则并不是要主道或影响新任秘书长,即使亚洲人最终出任了秘书长一职,中国也仍然将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据白宫公布的消息,布什7月10日在白宫接受来自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的确正在远东寻找一位联合国秘书长。」他强调,依照传统,也该轮到这一地区产生一位联合国秘书长。

  但是,中国的支持并非亚洲人出任的唯一胜选基础。有很多重大的问题需要亚洲国家一起克服,重中之重又是团结问题。亚洲国家需要团结、需要协商、需要合作。亚洲已经吃过不团结的苦头,中国曾呼吁,希望亚洲各国加强「理解与合作」,确保下届联合国秘书长能够从亚洲国家中选出。经过努力,亚洲正在向目标挺进。 

  我们衷心祝愿,亚洲人出任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2006年9月2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