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上海合作组织为何被打上反美烙印



  上海合作组织从诞生那天起,就被美国和西方怀疑为反美组织。5年已经过去了,尽管上海合作组织没有任何反美的动作,但是,美国与西方对其反美的可能性与威胁性的忧虑从来没有消失过,反而是与日俱增。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6月6日召开记者招待会,针对一些将上海合作组织比作「东方的北约」等说法,张德广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年以来,始终秉承成立之初制定的宗旨和原则,逐渐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所谓「东方的北约」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上合组织一直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对外开放原则,不会成为军事集团和反美、反西方的组织。由秘书长出面公开澄清,可见有关反美舆论之甚嚣尘上,不能不重视。 

  上海合作组织否认自己是一个反美组织,最根本的原因,事实本来就是如此。 

  2001年6月15日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明确表示,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5年过去了,事实说明,上海合作组织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所作所为,与反美沾不上一点边。 

  但是,不能说上海合作组织认为自己不是反美组织,美国就认同了,这是因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时机、背景等与反美情绪紧密相连,难于摆脱联想。 

  中国国际问题专家赵华胜在题为《上海合作组织:评估与发展问题》专文中有深刻的分析,在此值得引述: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它的前身「上海五国」成立时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当时中俄关系处于高峰、中美和俄美关系处于低谷。1996年「上海五国」成立时,正是中俄关系的「蜜月」时期,中俄结为战略伙伴,两国关系达到了高潮。而中美关系尚处在1989年事件后的冷淡期,俄美关系则正在从3年前刚刚结成的「战略伙伴关系」滑向「冷和平」。2001年在中美和俄美关系更加恶化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在此之前,中美和俄美关系中发生了一系列严重事件。1999年,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引起了两国关系的危机。2001年4月,中美发生撞机事件,中美关系陷于困境。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在1999年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战争,俄美关系降到冰点;与此同时,不顾俄罗斯的强烈抗议,北约进行了第一轮东扩;另外,美国威胁退出1972年的反道条约,使俄美之间的战略武器平衡面临解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组织的成立难免被人错误地解读为中俄联合抗美。该组织在一系列有关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原则主张上与美国的不同,更加深了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这种印象。 

  反美的烙印就是这样被打在上海合作组织身上的。 

  但是,在这5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其实与美国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那就是反恐!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今次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撰文时这样认为:「建立反恐联盟是国际社会对『九一一』悲剧作出的反应。无论在人们的脑海中,还是在国际政治中,它都是一个特殊的转捩点。但客观地说,本组织成员国在这一事件发生前就讨论过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而且还切实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早在2001年6月就率先倡议成立地区反恐怖机构,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也就是『三股势力』方面,我们已掌握了有效手段。」从普京文章中,看得出一股自豪。可知,当时美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刚成立之时提出的反恐主张,肯定是嗤之以鼻的,是根本不相信的,以为不过是政治结盟的幌子罢了。事实说明美国错了。 

  昨天,上海合作组织又签署了多份文件,进一步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文件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07年至2009年合作纲要》的决议、《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行动的程式协定》、《关于查明和切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参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人员渗透管道的协定》。美国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有什么可怀疑的? 

  上海合作组织反美烙印是美国打上去的,那么,今后美国会尊重事实,主动把烙印磨平吗?我们可以肯定地答复,不会的。原因何在? 

  一、上海合作组织与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政治及战略利益方面,有着长期不可调和的重大矛盾。美国担心,在利益的支配下,中俄走得太近,形成与美国抗衡的新的力量。这一担心,不会停止。 

  二、美国最担心的是,上海合作组织形成巨大号召力,吸引中亚诸国向中俄靠近,道致美国最终失去对中亚的控制。如舆论分析,近二三年来,上合组织发展迅速,安全合作成果卓然,削弱了美军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颜色革命」后,中亚各国政府「恐美情绪」骤升,加紧向中俄领道的上合组织靠近。美担心中亚国家藉助中、俄两国,扺制美国的势力渗透,从而形成一个实质性的排美集团。 

  三、美国担心上合组织的新型理念会「侵蚀」美在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的「软实力」。胡锦涛主席昨天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宣道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能够得到各成员国和其他国家的普遍认同,但却是美国最害怕的,美国传统中亚政策,其吸引力正在快速消退,美国担心,「上海精神」将挑战美国在「变革外交」中宣道的「主权过时论」和「民主至上论」。 

  由此可以作出结论: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美国的担忧也就与日俱深。如何消除美国疑虑,是上海合作组织不得不要面对的艰难任务,而且又是难于完成的任务。与美国的矛盾,将长期困扰上海合作组织。

  2006年6月1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