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湾意识形态转折 陈水扁受困



  今天是台湾的「立法院」表决罢免陈水扁案的日子,结果大家早已有估计,不过,台湾各方政治力量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如果跳出蓝緑格局,摆脱极端思维,任何人都可以发现,通过这次的罢免运动,台湾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开始进入了分水岭。陈水扁今后必将深陷在落后的意识形态中,难于脱困。 

  意识形态是什么?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以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哲学或宗教为基础,以一定价值观为核心,以一定政治目标或社会理想为标识的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理论体系是一定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得以形成的思想理论依据。 

  台湾的意识形态是非常混乱的。尤其在最近6年多来,陈水扁及民进党以台独思想为治理台湾的政治纲领和思想理论依据,所以出现了行为准则上以两岸对峙、台独优先为主,价值取向上以是非不分、台独至上为主,社会理想上以族群分裂、台独唯尊为主。一言以蔽之,只要是台独,一切可以容忍、可以纵容、可以放肆。台湾当前的弊案如此猖獗,黑金政治如此纠缠,社会道德如此沉沦,政治局面如此紧张,根源都在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出了问题。 

  民进党至今年9月已经成立20年了。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观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成立之初至2000年执政之前,这是民进党的政治空想时期,台独意识形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台独意识形态虽然不断在膨胀之中,但是始终没有被主流民意接受。二,2000年执政至今,是陈水扁主道下的台独意识形态的实践期。从此,台湾社会开始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时期,进入了台独意识形态挂帅的时期。民进党当局与在野党政争不断,「政治口水淹没了经济考量」。包括停建「核四」,尤其是从2003年5月后,积极推动「台独公投」、「防御性公投」、「防卫性公投」、「和平公投」等,正是由于民进党以意识形态挂帅,不重视积极建设龢民生问题而造成政局动荡。 

  在民进党执政之初,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放弃台独纲领,转型为理性执政,可惜为陈水扁及统治集团断然拒絶。他们以为,民意主流是支持台独的,所以,抱着意识形态不放,无论政治、经济、民生大小事情,一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特别是陈水扁,以意识形态为纲,操弄意识形态。如2002年他提出了「一边一国」论;2003年提出「正名制宪」;2004年大选期间,他的台独言论更是高调。今年,按照原来的计划,陈水扁是准备向法理台独冲刺的。台湾向下沉沦的根源尽在此中。 

  被意识形态蒙住了双眼,甚至冲昏了头脑,陈水扁举目所见,已经分不出正义与丑恶了,分不清真实与假像了,分不开民利与私利了。 

  台湾民意有消极的一个方面,如大陆的台湾问题专家王建民所指出的: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弊案并没有唤醒台湾人民对台湾民主的真正反省,中间选民并没有站出来走到反对弊案的第一线。这是可悲的。 

  与此同时,台湾民意也有积极的一个方面,近期以来台湾民意对陈水扁的反对声音之大,影响着台湾政局走向,说明台湾的意识形态正在发生重要的转折。至少主流的民意已经意识到:一,台独意识形态是危害台湾利益的根本因素;二,陈水扁等执政者是借着意识形态的掩护从事贪渎腐败行为的;三,台湾经济要重新出发,务必去除意识形态唯上的干扰。四,意识形态是可以改变的。这就是台湾意识形态进入分水岭的征兆。 

  由此可知,陈水扁从罢免案中脱身是容易的,但是脱身之后怎么办呢?他还能继续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台湾、号令人民吗?即使陈水扁明白做不到了,但是他无法放弃,因为这是他唯一的拐杖,放弃了,他就会倒在地上难以翻身。他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魔术脱身的。所以,不能排除陈水扁的下一步将采用更加极端的意识形态手段,来重新捆绑民进党和深緑支持者,对付在野党,压制广大民意。 

  但是,当人民向极端的意识形态、也就是台独的意识形态说不的时候,陈水扁如果继续利用意识形态进行政治恶斗,最终失去的将是民进党的政权。进退不得,是陈水扁今后的深层困境,是他在未来两年中日益受困、不得动弹的苦楚,这是对陈水扁最大的政治煎熬。真所谓:罢免易过,困局无解。

  

  2006年6月2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