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扁马对决高雄  国民党背水一战



  国民党的北高市长选举战术已经确定,日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召集「中山会报」高层会议,确认北高选举最后是「守北攻南」,马英九将全力冲刺高雄选情。因为国民党定调今次选举是扁马的「信任投票」,选战也成为扁马对决。这样的战术,是国民党背水一战的抉择! 

  何谓背水一战?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韩信攻打赵国军队时,在井陉口背水列阵,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激励将士拼死奋战,结果大破赵军。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今天的马英九与当年的韩信非常相似,都面临着无法不背水一战的困境。 

  第一,居高临下的优势不存在。其时韩信与张耳率数万人下井陉击赵。赵王歇命成安君陈余聚兵于井陉口迎击。当时,赵军号称20万,且先扼守住通向赵国的路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当年韩信兵力不足,无法占据有利的山头,不得不冒险部兵于水边。今天马英九同样遭遇实力无法大幅抛离緑营的麻烦,不能再按传统方式出兵。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要利用最困劣的环境来激励最高的士气。 

  第二,除了拼死一搏,主帅没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获得赢局。记载说,其时,陈余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鋭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接战不久后诈败,假装逃得连战鼓和旗帜都来不及带。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这时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则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汉军因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咬紧牙关拚命,与赵军殊死决战。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于是打算退兵。谁知一退到营前突然发现营垒已插满汉旗,赵军以为不知还有多少汉军已经占据了自己的营地,队形立时大乱。这时退到水边的汉军掉回头来趁势反击,配合关内的汉军两面夹击,赵军阵脚马上大乱,将士四下奔逃。今天的马英九、国民党,在高雄并没有占据主道性的优势,不咬紧牙关拼死一战,赢的把握不大。 

  第三,韩信也好,马英九也罢,只要选择了背水一战,就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全部压下去了。试想,当年韩信在井陉口背水列阵,万一不赢,全军覆灭,韩信的出路只有一条:自刎。马英九如果在高雄大败,其政治前途可能受到最严重的伤害。当年韩信在获得胜仗之后解释说兵书上有此策,但是絶对不是兵书上的上策,「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应该是下下之策,最后的一策。不到万不得已,没什么人敢背水一战。今天马英九把自己与陈水扁作为高雄市选举成败的主要因素,确实有最后的背水一战的慷慨之气! 

  在这一场背水一战中,陈水扁是以逸待劳的「陈余」,首先,他在高雄拥有死忠力量,人多势众。其次,他本人已经是面孔漆黑,如何涂墨,也显示不出更黑来了。第三,高雄选战之后,无论输赢,他都是要退出政治舞台的人物了。也就是说,陈水扁败了,则是民进党的新生。但是,马英九如果败了,很可能道致国民党的失败。两者对决,背水一战,结果是完全不同。 

  中央日报网路报分析说,因为这次选举,人民已将其性质定义为对陈水扁的「不信任投票」,如果双方打成平手,便意味长期来只有18%支持度的陈水扁一下子跃升到50%。民进党必然大肆庆祝,陈水扁及其家庭的弊案,因而脱困。且形势当然会拉抬民进党明年的「立委」选举与2008年的选情。配合执政优势,未来的大环境对民进党有利,对国民党不利。从该报的分析可知,国民党连打成平手的侥幸心态都不可以存在,非全赢不可,如此,不背水一战,如何成事? 

  从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中可知,除了背水汉军拼死一战之外,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这一部署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乱掉敌方军心,如何背水、如何拼死,恐怕仍然是失败。马英九切记!

  

  2006年11月3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