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与沙特,石油蜜月期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结束在美国的访问,抵达了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这是胡锦涛主席首次访问沙特。在机场,胡锦涛主席发表了书面讲话,他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沙特的关系,愿同沙方一道努力,不断深化两国友好合作。 

  今年一月,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阿卜杜拉国王成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国王。在一年之内,中国与沙特的国家元首实现互访,这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史上是未见的。中国与沙特,进入了真切的石油蜜月期,于此可知,中沙两国能够走进石油蜜月期,主要原因有三: 

  一、中沙关系有稳固的政治基础。 

  中国和沙特是在1990年建交的,经过多年的磨合,双方对两国关系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许多的国际政治问题方面,中沙立场是一致的,或者是相近的。比如对待阿以冲突问题、伊拉克问题等等,中沙双方都能密切磋商,积极协调,获得共识。 

  不断深化的政治关系,是中沙两国关系的共同基础。形象地说,中沙之间的感情,存在着政治互信的厚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与沙特的石油贸易,不仅是一方有市场,一方有资源如此简单的交易而已。 

  二、中国石油消费市场稳定健康。 

  沙特是这样评价中国的:中国是守信用的朋友,中国是沙特能源产品信得过的市场,与中国做生意完全可以放心。其实,这不仅仅是沙特的感受,是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感受。但是,沙特的感受应该特别深刻。 

  作为产油国,石油是其国民经济支柱,其需要的市场应该是稳定的、健康的、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的。对沙特来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外汇充足,需求甚殷,是西方发达国家之外可遇不可求的大市场。 

  三、美沙关系调整导致沙特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 

  不需要回避,美国对中国与沙特的关系非常不安。前些日子,美国媒体的一篇评论文章作狠状:谁敢动我们的石油!中国的发展,肯定要动石油。美国与沙特关系长久,合作时间达63年。双方互有需求,美国需要石油,沙特需要安全。两者互相交换。但是,九一一及伊拉克战争之后,美沙关系恶化,美国一反常态,视沙特为恐怖主义温床,大肆干涉。沙特不得不调整外交政策,更加重视多元化外交,与中国发展关系,就至为重要了。

  不过,胡锦涛主席今次结束访美立即转往沙特,之中有无意涵?如果有,也不是针对美国采取的大动作。中国没有必要刺激美国,也没有必要与美国在沙特展开石油的争夺。 

  在政治基础牢固的状态下,中沙石油贸易发展迅速。资料显示,沙特已是中国最大的石油提供国,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14%,2004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1724万吨,2005年中国每天从沙特进口石油44万桶,今年将达到50万桶。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沙特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阿卜杜拉国王在1月23日访问中国时,表态说,沙特准备在中国投建一个一年超过1亿吨的储油基地,他生动地形容:「这是送给中国的一份礼物,它将是一口取之不尽的『油井』。」沙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与中国展开更加密切的石油贸易是双赢的大好事。 

  中国与沙特的互利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更何况,中国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政策世人皆知。今次胡锦涛主席将在沙特协商会议发表演讲,到时,将全面阐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政策主张。 

  胡锦涛主席到访沙特,必将引导中国与沙特掀开新的历史一页。石油蜜月,预示着中沙两国进入友好合作的新阶段。 

  

  2006年4月2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