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玩金钱外交吗?



  温家宝总理访问斐济,出席「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届部长会议开幕式。这是中国总理历史以来第一次踏上南太平洋岛国的土地,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因为台湾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密切,在台湾的26个「建交国」中,6个在太平洋岛国。所以,国际舆论有这样的认为,中国大陆之所以重视太平洋岛国,并进行「金钱外交」,主要是为了驱逐台湾的势力。这样的解读,恐怕是对中国的严重误解。 

  英国BBC在作相关评论时就指称,太平洋岛国中的一些国家在台北和北京之间反复来回承认,承认哪个全在于谁给的钱多,其文章的标题结论就是:北京台北「金钱外交」争夺太平洋岛国。

  不可否认,如BBC所言,某些国家确实如此,通过承认这种手段来获取利益。台湾花了不少钱,毕竟「金钱外交」是台湾在国际困境中的有效武器,对于急于见效的小国来说吸引力尤为巨大。但是,中国大陆的作为也是「金钱外交」吗? 

  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昨日在论坛上致词时,回答了这种问题,他说,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关系,不是中国外交的权宜之计,是战略决策。 

  所谓的权宜之计是什么?就是急用的,对自己有利未必对别人有利的,利用性的,暂时的,总而言之,是短视的。「金钱外交」肯定属于权宜之计的一种吧!从温家宝总理的公开表态中可知,中国大陆是扬弃这种行为的。事实如此,中国看中的是太平洋岛国这个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要实现战略决策,不是用一点钱可以买来的。 

  中国大陆如何处理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呢,也像台湾一样靠花钱买关系吗? 

  没错,中国是加大了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温总理宣布,中国将提供一揽子援助项目,包括未来3年提供3.7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但是,其意义不是所谓的「金钱外交」能代替的。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能放在长远的战略决策中进行定位,所以,中国不是急于在短暂的时间里得到政治回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框架构建成功,中国是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对话伙伴。中国倡导的「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正式启动。因此,中国大陆要着重考虑的是与太平洋岛国的全面、深入、长期的合作,而非仅仅着眼于一时的与台湾的外交斗争。 

  中国对太平洋岛国采取的战略决策,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呢? 

  一、最主要的是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两者之间产生互利,共同发展,而非单向地向太平洋岛国输送利益,获得暂时的政治回报。目前看来,形势可喜。2005年,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双边贸易总额达8.3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58%。至去年底,中国在太平洋岛国投资设立企业70家,协议投资1.1亿美元,而今年3月27日,中国在巴新的一项投资达6.5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利益,已非「金钱外交」可比拟的,战略决策的主要内涵,是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中国处理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时,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原则,所提供的援助不带任何政治条件,而且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是开放的,没有任何排他成分。所以,中国努力要达到的目的,还是要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区域合作。这样的战略决策,没有双方的互信基础是实现不了的,也是「金钱外交」无能为力的。 

  三、中国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不是又要与美国争斗什么。美国及其盟国已经在90年代就关闭大使馆,逐步淡出这个地区,说明美国并不看中这个地区,认为这个地区是美国的负担。中国进入此地区,没有任何排挤美国的意图。 

  当然,中国大陆一定会在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这是不会妥协的,与台独势力在太平洋岛国的斗争也不会停止。但这绝对不是中国大陆发展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中国大陆看重的是未来,看重的是双方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2006年4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