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注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与利益



  近期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越来越好,但是,在国际社会中也有不和谐声音,也有不正常的情绪。为此,我们要特别关注新形势下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与利益的问题,要慎防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替罪羊。 

  不久前,马来西亚传出的虐待中国女子的丑闻,菲律宾又发生逮捕145名中国商人的事件,共同的特点都是所在国的警方毫不讲理,粗暴横蛮。再联想到过去一段时间,西班牙的殴打华商、火烧中国鞋事件,法国的焚烧华商仓库事件,等等,均提醒我们,今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怨气,很有可能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发泄到海外华侨、华人,甚至中国游客身上来。

  虽然引发事件的基本原因各有不同,很难类比。比如说菲律宾警方就解释道,之所以抓这些华商,是因为他们违法经营或逾期逗留。但事实上,被捕者中,有前一日才到马尼拉的游客,也有在当地读书、那天刚巧在商场买东西的大学生。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当地国家排斥华侨、华人,何患无辞。 

  中国在近20多年来,致力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与周边国家,努力实践「睦邻、友邻、富邻」的政策。应该说,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国际形象大大提高后,50年代到70年代中的因为国与国关系破裂,而由政府主导的残酷的大规模排华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了。在华侨、华人比较多的地区,如东南亚,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期、平稳期。 

  但是,我们不能乐观地认为,从此天下太平。小规模的、发自民间的,针对华侨、华人的恶劣事件应当会时有发生的。具体的原因不可以预测,但是宏观的原因是可以预测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而且又加入了世贸组织,所以中国的各种商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是必然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不能否认会冲击一些国家的企业和产品,引发当地劳工阶层的怨气,从而导致与华侨、华人产生摩擦,甚至是冲突。 

  现在,「中国军事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市场不大,引发不了共鸣,但是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论」就很有可能引起共鸣。如果没有及时的、有效的消除所谓的威胁论调,所在国家的民怨就有可能集中在华侨、华人身上,所谓替罪羊就是这个意思。 

  有鉴于此,我们郑重呼吁,中国的外交部门、侨务部门要加强研究观察国际社会的新动向,要及时掌握舆论动态,并要把保护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与利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来进行。要制定得力的可行的相关政策,只要发生了问题,要及时主动的过问、介入。当然,华侨与华人有区别,但是关注应该是同样的重要。 

  我们也认为,当前中国与世界紧密接轨,中国走向世界各国的新移民越来越多,除去客观原因之外,主观上来说,对国际社会的隔膜,对居住国的陌生,文化习俗的差异,种种不利因素,更是经常引发摩擦的诱因,更何况还有自己内部的非正常因素呢!如不良分子的涉入,在居住国违法乱纪等等。所以,如何自尊自爱,更是海外华侨、华人需要认识的重要问题。

  

  2005年12月2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