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湾南进印度难获政治利益



  台湾执政当局忽然提出一个南进计划来,台湾舆论界认为这是推动台商到印度投资方案,已经纷纷对此计划表达了不乐观的看法。很多人忽视了,这个所谓的南进计划,最主要的目的是谋求政治利益。 

  为推动南进计划,台湾日前专门成立了「台湾印度协会」,其动作相当迅速。该协会来头极大,理事长竟然是民进党主席游锡堃,所以,陈水扁背景在此一览无遗。游锡堃毫不掩饰地说,该协会除了配合南进计划,加强经贸、学术、文化等交流外,更能促进台印双方的「国防互助」,进一步建立伙伴关系。根据更加确切的消息透露,台湾一直在筹划建立「台日印同盟」。 

  所谓南进,台商终归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多少人可以南进,可以在印度投资办厂获利,是政策无法强迫的,只能由利益为导向。当年李登辉鼓动台商南向,就是到东南亚投资,结果有少数人盲目跟着走,遇到亚洲金融风暴,血本无归,痛苦至极。而同时期在大陆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笑不拢口。今天,教训犹在,估计不会有多少台商再上当了。对此,台湾执政者心中非常清楚,其目的不在此也! 

  所以台湾执政当局动作之快、决心之大,倒是十分出人意料,使人不得不怀疑,其意并非为台商牟利,而是急于出手的一招政治险棋。是不是有这样的政治意图:一,充当美日战略的以印制华、分化中印两国的棋子,加重陈水扁在美日关系中的分量。二,为台湾走出外交困境寻找新的突破空间造势。三,与藏独势力呼应,制造更大的分裂危机声势。 

  且不论台湾执政者如何打算盘,希望利用印度来获得政治利益,恐怕是一步错棋,没有赢的可能。 

  中国大陆与印度长期以来确实是存在不少问题,一度矛盾尖锐,互相对峙,更长时期来两国关系处在冰冻期。但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大陆与印度关系已经热起来了,专家们甚至乐观地预测,中国与印度2000年历史上的第四个发展高潮即将到来。 

  当前的中印关系,早已经不视对方为威胁,高层互访势头一直保持良好,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边界问题谈判框架已经建立。特别是在经济贸易方面,中国与印度制定了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专家估计,到2010年可能达到300亿美元,5年内中国要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游锡堃说,2004年台湾与印度双边贸易是19.3亿美元。这样的区区利益,能成为有效的经济诱饵吗?能成为台湾与印度关系的杀手锏吗?能引起印度高度重视,乃至决心得罪中国大陆吗?

  那是绝无可能的。 

  更何况,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大国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维护主权和利益的意识都特别强烈,在与中国关系迅速改善的时候,要其做美国的附庸,或者日本的同盟,舍弃自己国家利益,做制约中国的筹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台湾有何本事玩转印度? 

  中国大陆与印度之间,长期来都被各自的分裂势力所困扰。特别突出的是西藏问题和锡金问题,中印互相之间,又被分裂问题折腾得矛盾百出。近些年来,中印两国致力解决这些麻烦。2003年6月23日,中国总理温家寳和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签署双边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在这个宣言中,印度首次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且承诺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从事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台湾祈求印度帮助自己在分裂方面得分,与藏独势力联手,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 

  如果台湾执政者期盼与印度军方发生实质关系,恐怕就更是空想了。中国大陆与印度的军事关系正在升温中,2003年底,中印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拉开了两国军事关系的新篇章。2004年,中印军队又在西藏山区联合军演,印度也邀请中国军队到印度境内参加反恐军事演习,两国的军事关系正在走向更加深入的交流阶段。对此,台湾有何能耐得以侧身其中? 

  所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台湾执政者为何对南进印度获取政治利益和建立所谓的「台日印同盟」有如此之高的政治热情?有如此之大的政治把握?有如此之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

  

  2006年2月1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