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谢长廷,民进党的孤独思想者



  有史以来,优秀的思想者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看得太远了,看得太早了,看得太准了。他们的思想,已经离开了结伴者。所以,思想者的前途只有两条:一是成为带领人们前行的引路人,一是被人们抛弃的孤独者。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不幸成了后面一种人。 

  在民进党阵营中,谢长廷的的确确是优秀的思想者。他的基本观念、基本立场,都是民进党的,是民进党的铁杆人物,台独至今是他最重要的政治理念。我们称之为优秀,不是要肯定这些方面的内容,而是因为,谢长廷是民进党阵营中罕见的对两岸关系具有理性客观思维的思想者,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的思想者!

  从多年来谢长廷关于两岸关系的言行中,我们发现,谢长廷关于两岸关系的思考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两岸共生合作。作为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谢长廷具有这样的思考方向令人吃惊。在去年6月底,一贯持有这种立场的谢长廷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详细解读了他的思考。他指出,两岸关系如何发展,关键在于中国大陆的全球战略如何定位台湾,只要中国大陆的目标不是消灭台湾、剥夺台湾,而是要成为世界强国,「台湾就不会成为中国发展的绊脚石,中国也不要妨碍台湾的生存发展。」一旦确立这个前提,两岸就能找到共识合作的空间。这一段话,是谢长廷的两岸共生合作论的最重要的基本思维。虽然话中有两面性,但是已经大大突破了民进党的狭隘的逢大陆必反的极端思维。 

  二、两岸和平发展。在开展交流中维持和平发展。纵观5年多来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政策,基本的思路是以对峙、对抗来获得两岸关系的恐怖平衡。所以,当谢长廷在2005年2月送达立法院的施政报告中,首度提出两岸关系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轴,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互动架构,循序推动「直航」、「三通」协商,渐进扩大人货交流的主张时,民进党阵营莫不大跌眼镜!虽然当时有说法,陈水扁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但是如此之全面的政策,应该仍是谢长廷的长期思考结果。 

  三、两岸直航有利。为台湾经济发展去除政策障碍。当谢长廷辞去「立法院长」职务后,他对两岸关系发表了感言,台湾媒体指其为与陈水扁较劲,这是不全面的。其中他呼吁,两岸应该直航,这是他的一直以来的看法。谢长廷一直认为,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可以促进收入,在台湾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开放直航,对台湾也是有利的。在去年三合一选举前,他曾直言表示,在经济上,他赞成两岸直航,也希望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可见,对于两岸直航,谢长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四、两岸政策要务实。在两岸政策方面,谢长廷一向主张两岸政策要务实开放。如关于人民币问题,他曾经考虑让人民币兑换扩及到台湾本岛。又如他认为,通过制度改正,可以开放大陆游客以个人名义游台。最重要的是,谢长廷强调两岸政策要以台湾为主体性思考,不因大陆的态度来作思考,要坚持开放的立场。这是了不得的大思路。 

  对于民进党来说,谢长廷关于两岸关系的思考,已经离谱了,谢长廷的两岸政策,已经走得太远了。尽管谢长廷的思考,对民进党的长期执政是绝对有利的,谢长廷的基本出发点,也不过如此。但是,在以激进的台独理念挂帅的民进党阵营中,两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容一丝半点理性思维空间。如此理性的谢长廷,如何可以不被同类怀疑、排斥,直至砍杀!所以,台湾学者分析谢长廷下台的原因时,把谢的两岸政策作为三大原因之一,看来是准确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这句古诗来形容谢长廷此刻的心情,可能最合适不过了。民进党内罕见的洞察两岸关系、找到了民进党持续执政方向的人,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被同类放逐,孤独而去,长叹路漫漫兮。这是谢长廷的悲哀,还是民进党的悲哀?

  

  2006年1月2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