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比较研究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crViCe)是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它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或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都不可缺少的活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来自于它对经济增长效率的直接推动作用。格鲁伯和沃克(1989)认为,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大部分都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因此,在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的重要桥梁,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并且它们为劳动与物质资本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改进了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质量。①所以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几乎是各国服务业发展的共同规律。

  生产性服务业的覆盖面广阔,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发、工程设计、运输、通信、广告、物流、仓储、房地产等等,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和各类经济组织都有各自的统计口径和划分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归为以下四大类。

  参考西方和香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划分,同时为了使文章的研究具有可比性,以及考虑到与我国统计资料的统计口径相对应,本文以我国第三产业行业分类为基础。

  二、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圳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深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36.21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30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2000年的2.18倍。目前深圳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和北京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四位。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2005年,深圳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6%,仅次于第二产业(53.2%)。

  在深圳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其质量的提高,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服务业的行业构成来看,目前深圳市的第三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为主要行业的功能比较齐备、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服务业体系,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70%,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生产性服务业各构成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快,尤其是房地产业、信息咨询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更是发展迅速。其中,信息咨询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在2005年超过了20%,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也达到13.8%,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在明显增强。

  在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实力最强的是金融保险业,2005年,深圳市金融保险业继续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30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2%。深圳的房地产业在金融业的有力支持下,也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房地产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35.6%。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其行业规模也开始趋于稳定,企业素质不断提高,深圳的房地产业已极具竞争力。

  2.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较高

  深圳市自2004年以来已相继出台多种举措吸引外商投资金融、信息咨询、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并已初见成效。以金融领域为例,外资银行已在深圳设立了36家营业性机构和7家代表处,深圳已成为我国外资金融机构拥有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2005年,深圳市外商投资总额中服务业领域的投资比重接近40%,其中的房地产、邮电通讯与交通运输、科研与综合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就占了较大的比重。以2005年1-7月为例,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设立的9个投资项目中,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就有5项,引资金额近2000万美元,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焦点。

  3.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

  从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深圳的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其服务业发展的速度远远滞后于世界其他一些国际化的城市。从深圳市服务业的内部构成来看,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占了服务业较大的比重。2005年,深圳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2.35%,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25.2%,这些行业是目前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的行业,高出排在第二位的房地产业近5个百分点。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虽然快,但占服务业的比重仍然较低。2005年,在深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除了金融保险及邮电运输业外,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均低于10%,对GDP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并且这些行业的就业规模很小,行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很低。以上这些都表明,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尚待发掘。

  三、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大,竞争力强

  香港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举足轻重的服务型经济体系,在1995年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各大经济区服务行业发达程度的评比中香港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服务业产值普遍占到GDP的70%以上,而香港服务业的比重在2005年就已经超过90%,当年339万的就业人群中从事服务业的就有291万人。服务业已成为香港的主要出口部门和香港GDP、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成为推动其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香港在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经济转型。随后,香港在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部门齐全的服务体系,这主要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服务四大方面近30个行业,香港的服务业经营范围广,服务品种多,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这其中尤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2005年,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了当年GDP的45%,在全港有34%的人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工作,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物流、法律等行业拥有相当成功的运作经验,发展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整体竞争力很强。在金融业方面,香港是国际性银行业最集中的城市,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有71家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的银行业属高度外向型,以对外交易额计算,香港是亚洲第三大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风险资本中心和亚洲第二大银团贷款中心,并且拥有亚洲第二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以外汇成交额计算,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在交通和物流方面,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一,机场货运量居全球第一,机场客运量居全球第五,速递业务量居全球第四。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购物天堂和旅游、会展中心。

  2.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程度高

  作为一个外向型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香港不仅是世界重要的货物贸易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按国际标准衡量,香港的服务输出总值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甚高,2005年香港的服务输出总值达到4795.10亿元,为本地生产总值的34.7%。

  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这一突出特点与香港是一个自由化程度极高的国际都市有密切关系。香港的运作模式已高度国际化,加上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以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极具吸引力的自由贸易制度,各国资本纷纷来港投资,使香港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服务中心。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公司运作模式均与国际接轨,国际服务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此外,也由于香港本地市场狭小,资源有限等原因,香港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面向本地市场,而更多地是面向国际市场,并以向中国和亚太地区提供融资、运输、通讯、咨询服务为主。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根基较为薄弱

  香港服务型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其制造业,但是随着低附加值制造业的转移.香港经济在90年代出现了“产业空洞化”,金融业、房地产业、运输业及服务贸易成为支撑香港经济的主要产业,这种明显失衡的经济结构十分不利于香港经济的发展。97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存在的这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暴露,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经济的衰退使香港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从1998年的全球第3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14位。

  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应以第一、第二产业为基础和前提,制造业的缺失会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失去服务对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缺乏根基,就会表现出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提供境外服务为主,因此其对周边国家、国际经济变化反应尤为强烈,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的冲击和影响。所以重新重视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巩固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势在必行。

  四、深圳与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圳与香港服务业的发展各有其特点,在目前和未来的发展中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接下来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分别对深圳、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1. 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1)发展优势

  经济优势。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2005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为4926.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494.4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巨大的经济总量保证了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本地市场,为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区位优势。深圳较中国其他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区位优势——毗邻香港。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对深圳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运输等,并且香港已经把一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转移到深圳,深圳通过引进和学习香港服务业的先进经验,逐步提升了自身服务业的层次和规模。

  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大。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珠三角制造业企业为主要对象,而珠三角又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该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一直较大,给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并且内地服务业发展和市场开放进程相对落后,随着内地其他地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给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发展劣势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深圳的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导的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香港相比,不仅整体规模偏小,而且服务产品质量也不高,竞争力弱。

  市场化程度低。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由于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表现为:服务领域较为狭小,服务品种少,服务成本高,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国际化水平低。深圳生产性服务业本地化现象明显,国际化水平明显滞后于香港,生产性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十分低,其行业在世界设立分支机构也比较少。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深圳市政府虽然已经开始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是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使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培训高素质从业人员方面所做的支持也不够。

  (3)发展机遇

  在CEPA框架下,深港两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将全面展开,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将给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CEPA促使港澳服务业可以顺利地进入内地。这对于提升深圳服务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使深圳服务业的运作更加接近国际水平无疑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极大地开拓了深圳的腹地。为身处香港和广州夹缝中的深圳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经济整合中,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将获得全面的发展。

  2007年1月4日,深圳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提出要加快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确定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和高端旅游共8个高端服务业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一文件的出台,在客观上将促进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4)发展威胁

  CEPA签署后将逐步消除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中的各种限制,我国的服务业市场已经开始正式对外开放,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便捷地进入内地市场。毋庸置疑,香港作为国际服务中心,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深圳,而服务业在内地仍是比较薄弱的领域,处于竞争的劣势,这无疑会加剧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来自广州的竞争。广深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有很大的交集,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商贸中心、经济中心,其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好,市场腹地广阔,辐射能力强,各行业的发展也相对较均衡,在竞争力方面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而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如广州,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其教育、文化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远不如广州,在面对来自广州的竞争时深圳不免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1)发展优势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香港政府长期奉行对经济主体的不干涉政策,减少了对服务业的发展障碍。此外,香港政府还十分重视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职业教育培训的加强,不断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实力雄厚的人才资源。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香港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其服务业更是具备了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以法律服务业为例,2004年,香港拥有1500家律师事务所,约6000名法律专业人士。

  经济运行模式高度国际化。香港的服务业一直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际业务在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香港生产性服务业这种较强的外向型特征又进一步提升了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性、国际性水平及其发展层次和规模。

  (2)发展劣势

  本地市场狭小。香港是一个典型的海岛型经济结构体系,自然资源贫乏,本地市场狭小,所以对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如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产品销售对海外的依赖性强,服务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

  工业基础薄弱。香港的第三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工业制造业却相对萎缩,这样的经济结构给生产性服务业造成了所依托的基础日益削弱的隐患。这种经济结构一旦受到冲击和干扰,社会经济的增长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增长速度或稳定状态。

  (3)发展机遇

  CEPA的签署使服务贸易的条件放宽,是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契机。服务贸易自由化是CEPA内容中的重要一项,也是香港业界普遍认为对香港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项。根据CEPA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协议,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可获得优惠待遇的服务行业共26个,包括了管理咨询、会展、广告、会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房地产等多个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生产性服务业被允许在内地设立独资企业,允许持有内地执业资格的专业服务人员在内地执业等。CEPA为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市场降低门槛,创造了新的服务贸易需求,扩大了其外部市场的规模。

  (4)发展威胁

  面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双重压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已迫在眉睫。制造业向重化工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香港向珠三角地区提供的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生产性服务业却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金融和专业服务业方面,所以在这一时期香港要致力于提高所提供的服务业的水平。

  近年来,香港国际服务中心的地位正面临着来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挑战,尤其是新加坡。目前,新加坡不仅是亚洲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跨国企业的重要据点,其金融、商业、贸易服务等都十分发达,有着与香港相竞争的一定优势,是与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相竞争的强有力的对手。

  五、结论与建议

  香港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大,国际化水平高,并且积累了市场经济运作的丰富经验,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但也存在着经营成本高,市场狭小等制约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与之相比,深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规模小,竞争力弱,市场化程度低,国际化水平低;但却有着发展势头迅猛,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大,成本低的优势。由此可见,深圳与香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各有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两地的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合作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在我国加入WTO和CEPA协议签署的大背景下,两地应扬长避短,互利互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两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深圳应利用自身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把握机遇,充分利用香港的资金、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提升自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香港也应利用内地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机,抓住内地市场对香港生产性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推动其在内地服务贸易及投资活动的进一步增长,扩大市场规模,巩固其全球服务中心的地位。

  注释:

  ①H.G.格鲁伯、M.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13页

  参考文献:

  〔1〕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

  〔2〕吴智刚,段杰,阎小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N].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3〕王艳杰.香港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评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7)

  〔4〕李朝晖.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思考[J].宏观管理,2005,(3)

  〔5〕张小济.CEPA与两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探论[J].港澳台视窗,2006,(9)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信息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香港统计局.香港经济年鉴(2006)[Z].香港:经济导报社

  〔9〕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段杰、张燕,段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