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振兴广东造船工业——在“海上丝路发祥地文化论坛”上的欢迎词



  
  [胡国良,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今年6月22日正当瑞典哥德堡号迎着太阳,劈波斩浪,直奔广州之际,广州市人民政府成功地主办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它是瑞典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令人瞩目。而今天,我们在岸榕婆娑、风景秀丽的光大花园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文化论坛”,它则是上次(6月22日)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研讨会”的延伸和续篇。这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是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广东省社科联、广州市社科联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并得到广州地区航运界、港口界、造船界、学术界、新闻界的鼎力支持和有关单位参与协办。在这里,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各界朋友前来参加论坛,发表学术论文,并感谢所有协办单位,特别是光大花园为这次会议所作出的努力。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发祥地之一。自秦汉以来,许多外国商船沿着“广州通海夷道”,前来广州经商贸易,并满载而归,这是不争的史实。18世纪中叶,瑞典王国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先后三次前来广州通商,即是一个名证。正因为如此,瑞典王国打捞沉没了200多年的哥德堡号,复原建造“哥德堡Ⅲ号”,重新验证近三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由瑞典的哥德堡港起航,驶扺中国广州。这次壮举,是船舶、航海、贸易有机组成的互动行为,并成为全世界众人关心的热门话题和新闻媒体争先报导的热点。

  造船业,为航海和贸易提供了运载工具,古今皆然。据历史考证,秦汉时期,广州(时称番禺)的造船业已形成南船船型。清末与民国初期,广州是中国南方造船业集中所在地,黄埔长洲岛的柯拜船坞,建成于1851年,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三大船坞之一。全国解放至今,广州一直是我国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地区的船舶设计单位和船厂近二十多年来设计和建造的各类船舶,除供国内使用外,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为瑞典格特兰航运公司承建的两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1600米车道高速客滚船打破瞭高档邮船一直被欧洲国家所垄断的局面。其1号船“威斯比”号于2003年3月8日至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展示时,瑞典王国的菲利浦王子、高级政府官员、社会各界名流和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都上船参加了隆重的庆典和参观活动。从众口一致的赞扬声和轰动效应来看,外界已确认广船国际建造豪华先进客滚船的能力和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说“是广船国际成功建造了这艘当今世界仍少有的豪华先进客滚船”。

  为了增进中国与瑞典两国人民的友谊,2003年,在前任海军装备部部长郑明教授的积极倡导下,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向广州市市长提出建造“南船”仿古船迎接“哥德堡Ⅲ号”来访的建议报告。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州市各界社会团体的赞助下,广州建造了一艘南船船型的三桅仿古木帆船——“南海神·广州日报”号。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分会联合主办,广州市奥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和印度班戈纳耳展览公司(PDA)承办的“2007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将于2007年3月7日-9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它是云集国际展商及买家的国际造船、港口、航运业盛会,欢迎大家届时前来指导。

  女士们、先生们,在座都是造船、航海、贸易、历史和考古等各个方面的专家,请大家在论坛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进一步发展广州的造船业、港口业、航运业、贸易业、旅游业等,再续昔日海上丝路的辉煌,出谋献策,共攘盛举。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并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盛意,谢谢大家!

  2006年7月1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