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古代的海上交通与经贸活动



  [陈文兴,香港郑和研究会副会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条与欧亚经贸、文化往来的纽带。陆上的出发地区为长安,穿越草原、沙漠、雪山,扺达西亚地中海一带,此为“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以广州为出发点,经珠江口入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扺达中东,非洲各国,此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不同历史时期也有称“陶瓷之路”或“茶叶之路”者。而明朝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则由江苏太仓市浏河镇出发,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巨的海上经贸活动事迹。2005年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各地举办了纪念会,2006年7月11日在上海洋山港举办了“航海日”的庆祝活动,2007年在山东青岛市举办“航海日”活动,这都对唤醒全体国人的“海洋意识”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春秋战国至西汉——海上交通贸易的兴起

  根据近年考古学家在广东沿岸发现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的遗址,出土不少文物,如在香港的东龙岛、石壁、大浪湾、蒲台岛等处之岩画,画面刻出人、动物及海船,显示出先民开发海上航海活动。秦平岭南(公元前214年)后,广州地区为岭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造船技术已达一定水平,为海上交通奠定了基础。

  二、西汉中期至南朝——海上交通已日益频繁

  自西汉中期(公元前111年—公元8年)至南朝(420-589年)当时海上贸易已趋繁盛,西汉政府更派出驿使率领的船队,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海上航线,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东南沿岸及斯里兰卡等地。随着海运航道的发达,不少佛教僧人乘商船到达广州,或从广州出发沿海而去。从海路来到广州的佛教僧人,最早是西晋惠帝光绪之年(306年),天笠名僧耆城、东晋僧人法显,曾沿陆上的“丝路”到印度取经,而取海上的“丝路”回国。僧人在传播佛教的同时,还传入印度的哲学、文学、医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

  广州光孝寺,曾是外国僧人译经传教的中心,而华林寺则是印度名僧达摩从海道来广州登岸地,故该寺又有“西来初地”之称。

  三、隋至元代——海上贸易空前繁荣

  古代隋朝(598—618年)至元朝(1279—1368年)为海上交通及贸易空前繁盛时期。广州已成为对外交通的枢纽,货物转运及集散中心。海船自黄埔南海神庙及码头出发经南海各国驶到波斯地区,或转经日本、朝鲜等。由于各国商人纷纷前来贸易,为易于管理,唐、宋及元三代皆在广州设“市船司”,负责管理商船、仓库、抽税及接待外国使臣。现在香港新界的屯门是唐代时广州的外港,不少商船在扺华或出发之前,都在屯门稍作停留。故朝廷特派兵驻守,以保障往来船只的安全。

  随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入华经商,伊斯兰教亦在17世纪中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徒在聚居地“藩坊”兴建了怀圣寺和光塔。近年在海南岛三亚市亦发现许多阿拉伯人墓碑,说明当时伊斯兰教徒数目很多。

  四、明——清代——全球经济海上循环

  明朝初年为防止海盗侵扰,政府禁止商人私下与海外诸国贸易,但仍在广州、宁波、泉州设立市舶提举司,在广州建怀远驿招待来贡船安顿外商。永乐3年(1405年)至宣德8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四十余国,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为患,明朝政府废除泉州、宁波两地市舶司,广州即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垄断当时的对外贸易。

  清朝初年,为切断反清力量的供应来源,曾实行闭关政策,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4年)才重开海禁。并于广州设立粤海关,广州对外贸易又活跃起来,成立各种贸易行后渐渐发展为著名的“十三行”,并在珠江河岸设立很多欧式建筑商铺,前来贸易的外商住宿在此。自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实行一口通商,至公元1840年八十多年内,是广州对外通商的黄金时代。

  来自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以及美国的商人纷纷前来经商,当时的输出货品计有茶叶,陶瓷,糖,漆器,药材等。进口货品则有毛织品,自鸣钟,药材等。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各方面与有关国家的关系。

  五口通商后,特别是商馆在公元1856年被焚后,广州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地位亦逐步为香港及上海所取代。

  五、结 语

  我们在此举办“海上丝路”论坛,希望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凡是“开放”的城市,凡是多与国外交流的地方,必定比封闭的地方发展快。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之发展速度及经验就可证明“走出去”就会发展,明、清时代的“海禁”造成国力衰弱,这几年来各地“有心人”,推动“郑和精神”就是提醒国人必须要“走出去”国家才能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复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