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另类疗法

  文化和人的生命一样,充满着动力与变化,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表现出多层的面向。反映在代沟上,有人类、新人类、和新新人类之别;在艺术文学思潮上,有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之分;在医药保健上,由传统疗法到现代医学的济世,如今又出现了所谓的「另类疗法」。这种新旧之间的更迭互动,令人目不暇给,不但显示了文化的复杂性,也显示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有趣现象。

  「另类疗法」的风起云涌即是一例。它不仅映照出医疗文化的变迁,对人类思考和行为的影响,也突显了文化间相互影响与渗透的不可避免性。顾名思义,「另类疗法」意指有别于目前最普遍最流行的医疗方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动辄开刀的现代疗法,给现代人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贡献,乃是无庸置疑之事。不过,对当代复杂的生活所带来的现代病(如癌症、爱兹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等),现代疗法已渐有招架不住之忧。加上现代医药倾向于治标不治本,和容易产生副作用,越来越多的病患和寻求保健的人士,乃另起炉灶,试着从传统的智慧里提取一套较可行和安全的方法。「另类疗法」乃在这种人心思变之时,因应而生。「另类疗法」的实践主要包括几个项目﹕维他命/矿物质疗法(如抗氧化剂的仙丹本质),草药疗法(如银杏助脑,人参补肾,当归通血),食医食疗(如大蒜降胆固醇,花椰菜防癌),指压按摩(如穴道,手脚反射区),针灸(如麻醉),瑜珈静坐(如调心,理气),气味疗法(如绿油精,白花油),声音疗法(如聆听音乐),气功疗法(如通脉),和祷告疗法。其项目之多,真是琳琅满目。姑且不论这些方法的疗效如何和其可靠的程度,我们可看出这些项目大都是传统的古老法,而且不分东西方,皆同时行之。文化传统的再现和文化的交互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另类疗法之中,以祷告疗法最具争议性。

  沐浴斋戒,静修禅坐,祷天求神,能平心静气,脱俗超凡,进而生理普受调养,免疫力由是增升,血压于是平稳,病痛于是减轻,该是可信之事。唯祈祷这方法,关联到另一个无形超人世的沟通对象,属于精神、心灵、和宗教合一的领域,不容易言说,不容易印证,不容易操作,更不容易取信于人,因此实行起来颇具神秘感和不稳定性。若以祈祷来净化自己心灵,当是可行可信。孔老夫子的「丘之祷久矣」的慨叹,该是以祈祷来纠正自身思想举止的一个例子。基督徒经由祈祷和神沟通以安身立命的作法和作用就更不用说了。问题在于经由个人或集体祈祷,来安他人之心,治他人之病(特别是在对方不被告之的情况之下)的可行可信程度到底是如何呢?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纵使大多数的医生不愿接受祈祷治病的事实,祈祷对高血压、受伤、心脏病、头痛、和焦虑患者的确有正面的影响(即使患者不知有人在帮他祈祷,或祈祷者身居远距离之外)。换句话说,祈祷不见得能随时提供治疗的效果,但却能协助加强治疗效果的发挥,果真如此,人类的思考沟通空间可就不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已,人与灵之间亦有一可证明之呼应矣。

  这事听起来很是奥妙玄虚。与神沟通,这个「神」乃是属于灵体。灵体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寻找一个满意的定义似乎不太可能。不过有人试着如此形容﹕灵充满宇宙,不受阴阳困扰,不受时空障碍,而且灵为感体,随感随应。有了「感应」这个理论基础,祈祷的效能就有了解说的依据。因为物理学已发现阴阳电子是相互感应的。人的举手投足,亦皆产生电波,只要两人或两物的电波频率相同,就会起感应。电波的长短强弱,依个人修行程度而定,强且长者,灵力固然就大。俗言的「母子连心」和《易经》和《中庸》所言的「诚则灵」与「至诚如神」大概皆可由此切入解释。无怪乎东西方自古即有专司祈祷的官职,如中国商周时期的「太祝」和西方的祭司长即是。

  如此说来,经由个人或集体祈祷,来配合病者的波率以协助此人改善病况,似乎是有几分可信。日后更多的实证研究,或许可以证明这现象的可取性。有趣的是,如果祈祷治病有其正面的一面,那必然亦会有其负面的一面。譬如,在德州出生的多喜博士最近就提出了祈祷的黑暗面,他说祈祷既可助人,那么我们亦可经由祈祷来害人。这使人不禁想起中国传统社会颇流行的符咒术,符为你一画,咒为你一念,常有药到病除的事发生。可是符咒一弄,也可以对你予取予求,把人弄得死去活来。常常在东西方书报读到,电影电视看到,有人拿着一个俑或洋娃娃,把它当作自己怨恨的对象,然后拿起针来,直往它的头它的心或其它部位猛戳,对方竟然就给搞得呼天抢地,求生不得,求死亦不得。是真是假,我们实在无从查证。但是这些早期的巫术,如今竟能跨越文化的界沟,有效地还魂,与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共存共生,倒是值得我们敞开心睁开眼,加以理解研究一番。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