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托 梦

  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身为人,孰能无梦?可是书上却明明记载着「圣人无梦」之说。大概圣人的修养已臻神明的境界,内在灵明丝尘不染,静如止水,涟波不生,思虑不起。这种圣人在人世间太难找了,因为大贤如庄子在世时和轩辕黄帝鼎湖升天前,都还不免要做梦。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舞着的美丽蝴蝶,心里高兴得忘了自己就是自己。醒来后,不禁悻悻然怀疑,到底是自己真的在梦中变成了自由自在的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他自己。轩辕黄帝即位的三十年内,因竭智尽心,处心积虑想把天下治理好,结果弄得心神憔悴,七情六欲昏惑迷乱,失去平衡。有一天午睡时,竟然作了一个华胥之梦。梦游华胥氏之国,见其国内什么阶级都没有,人人皆听任自然,毫无欲望;没有生死之乐或哀感,也没有爱憎之情愫;更妙的是,那里的人,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杀他不死,抓他不痒;尤有甚者,那些人飞在天上就像走在地上,睡在空中就像躺在床上,云雾雷霆对他们一点都无碍。啊!真是一幅超越了形体的精神大自由境界图。轩辕黄帝梦醒后,大有顿悟,于是干脆把国事交给三位大臣,自个儿跑到深山休了三个月的灵修假。结果回来后的二十八年,心广体胖,身心皆得调适,国家也治理得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所以人若没有梦,这一生真不知要怎么过。虽然有人常常梦到给追杀到走头无路,眼前只是不见底的可怕深渊;有人梦见突然莫名奇妙的从万丈高空无助地急速下掉;有的梦见考试老是零分,紧张羞愧的无地自容,急得汗流夹背,不知往哪里钻才好;而且这些梦叫人醒来后筋疲力尽,但不偶而来些,生活岂不像是不加点儿味精和盐的淡而无味的菜肴?至于这些梦代表着什么意义,就让周公、弗洛依德、或写一万个梦解析的那些作家哲人大师去烦恼了。既然不往梦的意义方面探讨,本文就针对所谓的「托梦」这回事,来做一些茶饭之余,不具有学术论证的聊说。

  托梦不是人人都可经历到的。顾其名,托梦意谓着经由梦这个管道,彼人对此人(睡者)有所托付,以期待其愿望之实现。托付者往往是刚过世或已入生与死之间的灰色地带的人;受托付者则通常是死或垂死者亲近之人(听说枉死者也会有托梦给办案者的现象)。日常生活间常会有亲戚朋友描绘托梦的经验,书本报章杂志也常有描述。托梦通常在人过世后做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超度之礼的期间发生。譬如死者的安宅(坟墓)漏水或毁坏,常会经由托梦告知家庭里的成员。我个人倒没有给托梦的经验。父母过世前多年,我都身居海外。父母过世后,我因在他们生前无法尽到人子奉养的责任,内心深感愧疚,因此多年来常梦见父母,但在梦中他们都还活着,从没有托付待办之事。倒是我大姊因母亲过世前,为了医疗方便,在她家里由她照顾了一段时间。刚过世不久的一天夜里,母亲托梦她,说为什么她找不到她穿了十几年的那件棉袄。人过世之后,南台湾习惯上把死者衣物送给亲友,以示留念持情之意,因此大姊把那件棉袄给了住在邻近的舅妈。大姊把母亲托梦之事告知舅妈时,才发现原来舅妈把那件棉袄转赠给他人去了。

  托梦这个现象,其可贵之处,不在于它是真是假,而在于它凸显了亲情与人心之联系的重要性。人除了身(肉体)之外,还有心和灵两个部分。三者没有整合起来,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相知的人活着而且生活在一起时,身的存在彼此感官皆能轻易察觉到。在这种情况下,人比较忽略心与灵的存在与调养。相知的人活着但不生活在一起时,身有了隔距,心的作用就强了起来。但是如果没有心心相印或日夜相思的基础,情感恐难维持。不幸相知的人离开世间了,身即刻失去相触及的机会,心的作用即使再强烈,若没有灵性来相感通,即落入生死隔离,生者生矣死者死矣的茫茫然两相忘的空无境地。只依身而活,和禽兽无异。只依心而活,如漂浮虚空,身无落脚和定位之所。有身、心,但没有灵性,则身、心无所寄托,人性的情操无法飞升,生命的光华无法显现。

  托梦的现象联系嫁接了身、心、与灵。因死亡而形体失去接触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似有意识又无意识的梦境,死者和活者以灵性架起了一道桥梁,继续延伸相互沟通与关怀的过程。这在继起人类的道德生活与开发人类生命的价值上,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人若一死亡就一切化为乌有,那么大可放纵形骸,追名求利,爽爽地过一生算一生。在这层意义上,我发觉托梦这个现象,给人带来物质不灭、死而不亡的生命连续性的希望与期待。而且有了这种期待,「爱屋及乌」,「推己及人」,「至诚无息」,「天人合一」,「与天地参」,和「为天地立心」等千百年来的古训,才能鸢飞鱼跃地在我们面前显现出意义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