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信 仰

  时常想起年青时在学校背诵的「主义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力量」这句话。说来也惭愧,背归背,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至于内涵的真义是什么,那倒是其次的问题了。不过,纵使知其义,因年青阅历浅,恐也得不到真髓。何况当时的教育偏重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主义所指的就是孙文的三民主义,因此朦懂无知,结果也不碍事,而且对某些人,反而有塞翁失马,焉知是福的效果呢。

  信,不疑惑也;仰,敬慕也。合在一起就是意谓着对人事物的信任仰慕。信仰提供了吾人对人事物合理化看待与解释的基础。由于信仰必须经过认知的过程,因此它和吾人的思想与生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它可说是吾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和生活的中心。吾人心里若没有信仰,生活就会像是茫茫大海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没有定向,不知驶向何方。也正因为如此,经由信仰,我们人生的态度与行为的风格也因之建立起来。这么说来,信仰给吾人提供了心灵的稳定性与行事的罗盘。它对个人与整个群体的影响甚为巨大。

  信仰有宗教与非宗教信仰两种。信仰最原始的用法应该是指对神或超自然的敬畏仰慕与崇拜的宗教信仰。神的启示或感召常叫人信仰得死心塌地,不畏炼狱,不惧死亡,不辞千山万水,一心为神做工奉献。非宗教信仰指对自然界的人事物的真实性起了真确感,而产生了如宗教信仰之置生死于度外的威力。信仰既然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突破人类理性的藩篱,把人类尽往一个特定的方向推移,吾人就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在步入信仰轨道之前,仔细分辨信仰的正确性。

  是的,信仰是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正确的信仰不仅给人带来心灵的详和平静,而且给人生带来幸福快乐。错误的信仰则给人带来一种自以为是与虚幻不真的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可以叫人感受到短暂的刺激与快乐,但它却是吾人心灵烦躁不安的幻觉制造者。人世间几大宗教在道德提升与心灵净化的贡献,给人类提供了正确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灌输,佛教、道教、儒教对东亚心灵的浇养,回教对中东与其它地区的教化,和另外几个宗教对人类生活的照拂,把整个人类往理想的高地爬升,是正确信仰的表征。可惜的是,因宗教信仰而同类相残之事也并不叫人陌生。坚持唯有自己信仰的神才是唯一真神,而迫害异己者有之;以扶乩、符箓、雷咒、养鬼、魂游、通灵等术,妖言惑众,骗色劫财者有之。至于取一人、一事、或一物加以崇拜,而冀求明牌以得横财飞福,与天堂门或盖亚纳等事件之歪曲信仰,而导致集体丧命之害人害己的悲剧,皆属错误之信仰也,迷信也。

  宗教的正信所带来的磅礡事绩也不绝于书。为正义高声疾呼,为真理上山下海,为美善千里跋涉,为爱忍受煎熬,为友谊赴汤蹈火。这些虽身系囹圄而不惧,热血可洒,腕臂可断,头颅可抛之壮阔超拔的信仰,突显了人类高贵的情操,把人的心灵往上提升,而免于向下沉伦。不过,因错误的非宗教信仰产生悲惨果报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想到义和团因民族主义意识的高涨,而深信身上一道符即可刀枪不入的愚蠢作风,就不禁令人汗颜。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信仰,愚昧了自己的心智,铲除异己,血腥争斗,杀人不眨眼,直叫头脑清醒的人士作呕。更有一位年青朋友,秉持开车绝不为人后的信仰,结果在一次超车的时候,车子失去控制,不仅撞昏了乘客,也撞断了自己的鼻梁与三根肋骨,几乎成了残废人物。这些错误的信仰,污染了人性,显露了人类丑恶的一面。至于过度信仰自己的能力,自以为是或自以为是神仙,目中无人,出口狂言之人的可憎面目就更不在话下了。

  可见信仰的对错,不管是宗教或非宗教的信仰,和个人与群体的快乐与幸福息息相关。既然人不能没有信仰,且信仰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产物,如何经由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来建立起一个符合人性、物性、与天性的信仰,就成了吾人思考与追求的目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