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修 道

  提到「修道」这个字眼,马上给人带来一种迂腐守旧的感觉。在当今科技无所不能的世纪,登天入地已如反掌折枝一样容易,还谈个什么修道之事。真是有头无脑,不识大体。修道这种线装书的思想余毒,根本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一种虚无不实的玩艺儿。啊!事实果真如此吗?

  多年来利用课余之暇,重新翻阅了一些中西古籍经典,发觉修道之道理方法,不仅是古时圣贤与宗教家思想的结晶与实践的依据,而且深深具有应用于当代生活的价值。譬如,耶教修「信、望、爱」,佛家修「佛、法、僧」,儒家修「仁、义、礼」,和道家修「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所谓各家三宝,窥其原理,正是一种自我期许,自我教育以发展生命之光辉与生活之意义的过程。这种古时候所谓的「修道」和当今所说的「教育」,其意义其实很是相近。虽然时代变迁不已,人心与人性却是亘古不易的。古时之理与当今之理,实无二致,只是用辞遣字有了差别而已。

  在老子《道德经》里,我发现有一段鼓励人们向水学习的修道内涵。姑且称之为「七善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善哉!这二千多年前的理想做为,不也正是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人类社会,日日所追求的目标吗?这宛如新瓶装着旧酒,味道千古如新,真是合适无比。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七善道的意义为何。

  「居善地」有多种解释,归结起来的意思是人应该像水一样,不怕居处卑下之所,而且能更进一不把该地区感化好。这是自我投注与牺牲为人服务的精神。以前孟母三迁的事,和当今父母千辛万苦试着搬往好学区,以让自己子女能有一个接受较良好教育的机会,似乎和此理背道而驰。不过这种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在个人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系统之前,父母为儿女做此牺牲是情有可原的。若是像我这个为人师表的,看到坏学区就避之为恐不及,碰到智慧较低,行为较乖异的学子就逃之夭夭,那还成何体统?至于美国甚为流行的社区服务的作为,也是修「居善地」的良法之一。

  「心善渊」意谓以水为师,修到心如大海,能清澄照物,为万流所归。这种居心寂默深沉,无欲无为的修养乃是修心的功夫。「心善渊」的功夫包涵三个要素﹕(1)沉潜——使心不浮躁,以适应五化八门的诱惑。(2)灵敏——使心不浑浊,以烛照幽明,动见大小之机。(3)处下——使心不偏狭,以宏纳百川,广为济人。这个修心之法,对紧张繁忙,环境动荡,和心情烦燥的现代生活有很大的启示。有空多上上教堂,查查经,打打坐,做做禅七,静静地读读书,或斋戒沐浴,闭目养神,做个心斋,皆是通往「心善渊」的好途径。实行久了,纵使无法达到天人贯通,宇宙在握的境界,至少可以使精神统一,智慧增加,而且还可以达到安定心情,减少烦恼,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

  「与善仁」是发大恻隐之心,救人救世,以仁爱心出发,不存其他意思或思欲得到回报。这种施与的精神,已具有宗教情操的成份。这也正是墨子所说的「天德」。有天德的人,做人处世能「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美国传统上,有些财团企业拨赢余以行慈善事业,颇有「与善仁」之风。这种精神在东方似乎比较少见。有些做生意赚了大钱的人,住宅豪华,占地千百亩,但却是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譬如,台湾有不少「田侨仔」,因土地而一夕致富的亿公亿婆不知「与善仁」之理,真是可惜。若能发些慈悲心,散点财布施贫穷大众,或兴学以造福后代,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言善信」谈诚信的重要。不论待人处事或经商从政,皆能诚信无欺,则天下太平无事。以前中国人讲「童叟无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和西方人的「诚实为最上策」皆是「言善信」的注脚。至于秦国宰相商鞅,立木于南门,言移之者可得十金,与孙武刀斩吴王爱妃的故事,更能表现民无信不立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复杂,尔虞我诈之事层出不穷。如水门案件,白宫性丑闻等聒噪之事,则根本与「言善信」沾不了边。

  「正善治」与「事善能」都是指办事一定要努力,既然做了,就非把它做到最好的地步不可。这些道理听起来简单无比,但实行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看看当今的政治界,政客多而政治家少。选前高声疾呼,花言巧语,斩鸡头,下重誓,信势旦旦,要赴汤蹈火为民服务,要忠心耿耿为国捐躯。当选后,山珍海味,左搂美女,右拥钞票,抄地皮,官商勾结,浑然忘了选前的承诺。如今要找个像刚过世不久的美国高华德参议员,一生刚骨凛然,坚守信仰,为理想而战的这种人,恐怕只有到天上才找得着。至于「事善能」在当今的社会也越来越不受人重视。这个年头办事有两大特色﹕一是麦当劳并发症,凡事求快求大求多。慢工出细活已被讥为腐朽之举。我实在想不出诸如做学问、修心养性、教育等事业哪快得了,或者又大又多有什么好处。二是重包装。先人圣贤讲披褐怀玉,穿着朴素,举止谦恭,但身怀财宝,心存智慧;很多现代人则讲门面,金光宝气,大言不惭,但却是满身猪肠肥肚,内无一物。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毕竟还是比较可靠的一条建立人生乐园的道路。

  最后是「动善时」,能知柔知刚,察细见微,见机而行,及时而动。《易经》书里也是很重视这个道理,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等皆凸显「动善时」之理。应用在做人处世方面,则以「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为准则,忌求冒失猴急,轻举妄动,而坏了大局。「动善时」必须以诚信为后盾,否则容易变成投机取巧,为了目的不择手段。选举季节一到,「动善时」和投机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有些侯选人百搬推辞,千方说不,到选举前夕,突然是是是,非选不可。真是投机式的「动善时」,不仅玩弄了百姓,而且诚信尽失。可惜!

  这七善道说穿了,也不过是平平凡凡的做人处事之道,道浅义明,千古不易,中西皆同。唯因其浅显易懂,实行起来反而难,千百年来重视的人也反而少。老子曾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孔老夫子也感伤的说「道在迩,而求之远。」阿弥陀佛,善哉!人类真难教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