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赠 言

  现代的父母管教孩子是很辛苦的。不像以往可以把孩子视为拥有物,打是疼,骂是爱,深信不打不成器之理。尤其是颇具耻感和讲求面子的华人,在孝道的熏陶下,对儿女的管教,更常有恨铁不成钢,而使用藤条戒尺之时。我常莞尔思想起小时候住在台湾南部乡下,偶尔撒野触犯众怒时,阿母会气不过,伸手拿起扫把枝要打人。碰到这种情况,我往往马上脚底抹油,逃之夭夭,过个半把小时再回来的时候,大伙儿气早就云消雾散了,因此真正从阿母那而挨到皮肉之苦的机会倒不多。

  不过给阿爸体罚的几次,却终生难忘。阿爸除非是我和阿兄干了让人不能忍受的无知或失理之「滔天」大事(譬如有一回和阿兄为了分一个咸鸭蛋,因两片大小有点儿不同而吵起了架),否则他是不会动怒的。我俩兄弟作怪时,只要受日本教育的阿爸喊出一声日本话「巴嘎拉落」,马上知道事态严重,而且双脚立刻像穿着钉鞋卡在木头上,噤若寒蝉,动弹不得。不像对阿母那么得心应手,只要谁跑得快,谁就赢了一局。阿爸的「巴嘎拉落」声落之后,可怜我俩兄弟就只有听从句句而来的口令的选择而已。阿爸体罚人是极其有板有眼的。他处罚我们有两种工具,一种是一根约一尺多长的不锈钢量尺,另一种是一根像在打我们那只老水牛的藤条。处罚之前阿爸总先把我俩兄弟叫到面前,解释我俩该受处罚的原因(譬如抢咸鸭蛋那一次,他的理由是﹕大的不知礼让小的,亏为人兄,该打;小的不知尊重大的决定,亏为人弟,该打)。然后厉声的问到﹕「懂了没有?」我俩当然吓得不敢说不懂。接下去的号令是﹕脸朝东,屁股翘起来,藤条十下。或者﹕脸向南,双手伸出来,手掌朝上,十指并紧,诫尺十下。这种处罚过程听起来好像很有趣,可是给打起来一点也不好玩,因为藤或条诫尺抽打下去,常常是痛得哇哇叫,唯有号啕大哭一场才能分散掉痛感。

  如今身为人父了,但时代也改变了。不论在东方或西方,体罚孩子已不再时兴。尤其住在美国,不仅不能体罚孩子,连要动口骂骂管训不成才的子女,都得看看窗户有没关紧,以防邻居误以为你在虐待孩子,电话一通,警察就来。想起以前父母辈管教儿女之威风,处罚手段之自由,真想一头撞墙,自悲当今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权力上,给剥夺得像只无毛鸡一样。

  如果孩子尚小,只要把声音稍稍抬高,就可把他们唬住,立得调教之效。可是家里若有个十来岁的初中生(别说两个),那日子就可难过了。说他懂事,他却好像不懂任何你懂的;说他不懂事,他却好像又懂一点你不懂的。你不能说他,一说他嘴巴就翘得像鱼钩,尽以为你根本不懂任何事。你气得像个要炸掉的气球,恨不得揍他一顿以收点管教之功,但手一举,马上又如丧家之狗,夹着尾巴,垂头丧气,跌坐在沙发椅上,双手无力,等待心脏病来攻击。真是无语问苍天,有苦难言。

  不过纵使悲愤填膺,孩子毕竟是自己的,不能不对他们无所期待。否则长大了像个烂苹果,把家庭弄得一生乌烟瘴气,那真就愧对祖宗八代,死不得瞑目了。因此在这种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加上忠言诫言也都难达成效的惨局下,什么颜氏家训或曾文公家书之类的遥感远控儿女子孙的感人之举,也就不敢模仿拷贝。只好在苦思之后,自我安慰地写写所谓赠言之类的东西,像孩子毕业时同学间相互交换的鹏程万里,前途无量等赠言。若儿女哪天能无意间翻到,谈笑间吸收几句作为人生笺言,则大幸矣。那什么是我所要给子女的赠言呢?为了便于记忆灠读,我把赠言归纳成四个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具有头韵的英文字,而且美其名为「4R真言」。它们是﹕Respect(诚敬),Responsibility(责任),Refinement(更新),和Resilience(坚韧)。

  Respect就是指以一颗虔诚之心,来敬人,敬地,与敬天。人道以自己为中心,能先尊敬自己才能发展开尊地尊天之心。尊敬自己的基础建立在「克己」的功夫,也就是能净化自我来显现内心的那点灵明之光。这种看待自己的态度,就好像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出吾人待人处世的方法与成败。传统华人文化因太过重视耻感,熏陶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自怨、与自艾的现象,忽略了自我的可贵性。反之,美国社会则过度强调自尊与自爱的重要。结果弄得孩子纵使表现得其差无比,也仍为自己感到万分的骄傲。因此考试只得二十分,也泰然自若;任何竞赛,人人皆有奖或皆得第一。一个以羞耻之心压抑自己为胜,一个以无耻之心膨胀自己为乐,过犹不及,两者皆不可取。真正的克己净化以尊重自我,刚好是能够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既不糟塌自己,也不膨胀自己。

  地道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关系,也就是与自己相对待的人与物的互动。这是群己和物我之间共辅共生的过程。对自我的尊重,必须加以延伸到尊重他人与其他生物。尊重他人最好的方法,在于举手投足之间,让他人感到有尊严地存在着。轻轻一句「你好吗」,细细一声「谢谢你」,或短短说个「对不起」等轻而易举之应对,都会叫人感到暖流上身,知道你有意识到他的存在。若能延伸到确认与接受他人的意见与作为,那就更上一层楼了。这其实就是仁心的实践,至于发挥博爱、兼爱、大慈大悲等崇高的宗教情怀,则可做为追求的理想目标。对不同类的其他生物,也得培养一颗爱屋及乌的心,尊重任何生命的可贵性与存在价值。这种推己及人与爱物的胸襟,是放射生命光华,阐发生活意义的基础。

  天道指超自然的界域,属于宗教的范畴,如鬼神、魂魄等吾人感官无法视、听、触及的另一个属灵的世界。要成年人来理解超自然的境界,本来就是相当困难的事,至于对十来岁的小大人就更不用说了。不过面对这些超自然不可知的事物,问题并不在于懂不懂或信不信,而是在于自己对它们执守的态度。人性的弱点往往把人引导到排拒不可知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嗤之以鼻,表现出一副不敬之心。不信鬼神或上帝的存在倒也无可厚非,但也绝无必要去抵毁相信的人与他们信仰的对象。天道这个东西,在人的内心产生悸动或显灵,和年龄与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来就那么来了,不来终人一生也没啥影子可以捉摸。因此没有感应,报着敬而不亵渎的态度该是最可取的方法。

  Responsibility就是责任感。它是测试一个人道德勇气的计量器。做起事来,偷鸡摸狗,好吃懒做,推卸责任,不敢认错,都是责任感的大敌。责任感是忠于自己的表现,尽忠职守,做好份内事,当学生就把书读好,当老师就把书教好,当厨师就把菜煮好,当司机就把车开好,其道理浅显无比。然后有了余力,再进而扩充到协助完成他人他事他物的需求,这就是责任感升华的表现。没有责任感的人就像躲在阴冷墙角的鼠辈,绝对体会不到人群社会的脉膊与美善的韵律。责任感和诚实是一个铜版的两面,不自欺与不欺人是推动责任感的燃烧剂。譬如儒家就强调「慎独」和「不愧屋漏」的功夫(指独自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也就是说,一个人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仍然能够诚实无欺,不因没人盯着,就起了歪的或骗人骗己念头)。能同时诚诚实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也是尊人、尊地、尊天的基础。由诚实树立起来的责任感,才能促使一个人在事业与人生旅途上,得到圆满的效果和归宿。

  Refinement意指求变求新步步踏入善境的能力。我们当把生命培养成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河,随时汰旧更新。蓄积不动的止水,很快就会腐臭,鱼虾草芰不生;生活生命缺乏动力,不进则退,很快就会如行尸走肉,失去意义与价值。古时候的人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勉励人天天要不停地更新改善自己,以点亮内在的德性,再进而启发他人改良增长内心的灵明,然后共同跃升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循序渐进,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生命飞跃的过程,就是开发吾人潜能,跨越深堑,突破樊笼,解倒悬之苦的最佳保证。求变更新的原则不外乎克己、明德、存养、守中、放射、升化以启良知,以动良能,尽除悲观、颓废、物化、与放纵之束缚。其方法则包括凝神(就是前面讲的「净化」,以诚之静功,统一精神以生灵明之光)、葆真(凝神同时要使力保持朴素之心以养神,不落七情六欲过度放纵之圈套)、激发(经由教育或经验的学习,启发激励潜伏的心神与能力)、诱导(然后立志,有计划地朝既定的方向奋进,栽培生命的果实与展现精神的光辉)、与沟通(最后是弃除我障、物障、知障,明白四达,天地人之间无所障碍,沟通自如)。美国眼盲心不盲的海伦凯乐奋斗的过程,和印度悉达多太子开悟成佛的历练是很好的例子。

  Resilence就是刚毅不拔的韧性。宛若橡皮筋,张力一拉就伸,手一放马上缩回到原状,不容易折断。这种百折不挠,遇到困境能够沉着忍耐,固执不屈以克服障碍,回归正常状况的「复归其明」的功力,只有毅力和恒心才能造就出来。毅力和恒心的获得则建立在几项要目的实践上。首先是坚定的信心,信己,信人,信天,这是力量的来源。其次是至大的定力,能定则正体不动,不动则可以把握住自我,可以成大功立大业。复次是贞固的意念,谨防兴起放肆的意念,因为意念一起,心思即生,心思生,则立刻发之于外,十目所视,十指所指,无所遁形。再次是纯正的精进,依正道而修而行,避免有所偏差,为魔障所缚。最后是规律的行动,起居正常,言论正当,不轻举妄动,误入歧途。

  总之,现代父母对子女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好退而求其次,为文抒发管教之见,以求稍稍舒解内心之郁卒。至于这些赠言能否得到子女赏赐一眼,拨发几许时间翻阅,甚或依建议实行几步,那就只有看上帝的脸色了。唉!我真为现代的父母抱不平!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