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全 球 化

  全球化的潮流像巨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类社会,带来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和政府与政府之间前所未有之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社区意义,也重新定义了亲族形态、语言共识、身体距离、共同规范、安全意识等人类社会本来具有的特质。这种巨大的变化,直接给人类带来了生存与生活的极大挑战。换句话说,人类已经无法以不变应万变,冀求以传统的方式来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我常常苦思,那么要如何来处理,吾人才能有效的面对这股潮流,才能与此浪潮并进,以避免遭到灭顶之憾呢?

  我发觉有四项因素推动着这股全球化的潮流,而这股潮流也同时激起与加强了这些因素的成长。它们包括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壮阔的移民潮,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科技的突飞猛进把人类的各个角落连成了一体。稍稍回顾一下一个世纪来人类的历史,我们马上可以发现传播与交通科技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快速的叫人惊叹。从一八四四年的电报开始,电话、电视、和卫星技术紧接而来,到目前经由电脑的网际网路,人类社会的结构与人类沟通的形态,已给翻了好几翻。这些科技产物中,又以网际网路对人类唇齿相依的贡献最为巨大。它既模糊了人际间与大传播间的界限,也促使了个人与公共讯息的传递更迅速地跨越了国界。时间的流程已遭到压缩,空间的限制已经被突破,天涯已变成呎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你我,就好像比邻而居。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宛如老子的理想小国,鸡犬之声相闻。

  传播与交通科技的创新,推动出了一个崭新的经济版图。研究发现,像新力与可口可乐等大型公司的收入,有超过一半来自非本土国家。这种经济的全球化促使整个商业界的结构为之改观。它不止带来了新的消费群,新的公司组织,新的商业知识,与新的工作机会,更逼使人类不得不学习一套新的思考和沟通的模式,以期适应因全球化搅动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在商业上的沟通误会与冲突。

  交通的发达与国界的松动,使移民潮像波浪一样蜂拥而至。以美国为例,一九九○年的人口普查,发现境内约有二千万外国出生的第一代移民。其中有九百万是在一九八○到一九九○年之间移入的。这种移民潮或在不同国家出出入入的移动,使得当今社会成了一个多族裔的结合。这意谓着两项特色。第一,在同一国家境内行使文化间沟通已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第二,来自不同族裔的人们,学习如何相互调适对方的认同与文化,已是责无旁贷之事。

  排山倒海的移民潮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主义,更直接重整了当今社会的结构。譬如,现代的公司里雇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性别,和不同语言的员工已是司空见惯之事。这种多元文化的结构,如同其它三种因素,更逼使现代人不得不重新学习如何面对因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沟通障碍与可能的龃龉与冲突等问题。

  这四条支流汇集而成的全球化的大河,横贯了当今整个人类社会领域。其势不可阻挡,其力无法抗拒。人类若无法乘浪而行,以一种崭新的思考与划时代的生活方针来与新潮流并进,那势必无法创造生命的意义,开展出丰富与成功的人生。那么要如何才能有效地来建立这个崭新的思考与划时代的生活方针呢?经过几年的思索与研究,在此我不揣简陋地提出四项方法供读者们参考﹕全球化心态,提升自我,文化描绘,与互动调理。

  第一,我们必须培养一个全球化的心态,秉着多面向的思考与开放的心灵,来面对与接受新潮流的激荡与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突。也就是说,具有全球化心态的人,才有足够的能力,来安然处置全球化潮流所形成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矛盾性、与各种冲突。全球化的心态不仅扩展吾人的思想范畴,而且给吾人配置一套广角扫描整个世界与有意识地期待新潮流与新机会来临的心智能力。它代表了我族主义与独断作风的减除,因此在面对文化差异的冲击时,容许吾人以一种整合性的能力求变、求新。全球化的心态建立在五项能力的发挥。它们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开放的心灵,丰富的认知性知识,独立与整合性的思考,与行为层次的弹性。做为在新世纪存活的基础,全球化心态提供了一块茂盛的心理园地,使人类其它各种潜力能舒适地开展出来。

  第二,我们必须提炼出提升自我的能力。提升自我就是经由不断的净化,开发潜力,把自己全然解放的过程。人这个自我,与天地并立,是宇宙的共创者。它是在全球化社会里,成就一个美满人生的基础。自我的提升或解放,在融合了身、心、与灵的同时,一步一步地把吾人从平凡推到圣贤的境界。应变制变,空灵无碍。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就是经由明明德与克己复礼的洗心历程,发挥人性的光明面。佛教的勤修戒、定、慧以入涅磐妙境,与耶教的入世爱众以达天国理想,亦是洗涤自我,提升人性的可行之法。道家以见素抱朴与少私寡欲,来脱牢笼之累,解倒悬之苦,似大鹏鸟展翼,开放洒脱,无拘无束,遨游六虚,更是提升与解放自我的好榜样。从较具体的行为方向来谈,提升与解放自我的要诀在于显露两项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与创造力。前者是归纳能力的展现,它的功力在于把多元复归一元,也就是把万殊敛收为一理。后者是演绎能力的扩张,它的功力在于把一元外延为多元,也就是把一理复散为万殊。这敛收与外延的结合,乃是在全球化社会里,突破自我限制的两把利剑。

  第三,我们必须培育描绘文化的能力。这种描绘自己与他人文化的能力,是获取文化相似与相异知识的基础。由于全球化的潮流,大大带动了不论在境内或境外与来自不同文化与族裔背景人物互动的机率,了解沟通双方文化的异同,乃是增进双方彼此了解,与舒缓因多元文化的模糊与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焦虑感的良方。经由迷惑、挫折、分析与融入等步骤,吾人的认知系统,能协助我们达到分辨双方文化的知识与特质,并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可资理解的文化图案。唯有经由这个感情投入的主动性的学习与认识过程,我们才有办法发展出一个能够尊重、忍受、与接受文化差异的态度。

  最后,我们须要学习一组沟通的技巧,来润滑与调理文化间互动的过程。培养全球化心态,提升自我,与文化描绘三项能力的最终目标,不外乎冀求能够在行为的层次表现无碍。也就是能够在沟通互动的海洋里优游自如。只有成功地把心智、情感、与认知的能力,与行为技巧整合起来,我们才有办法成功地在全球化的文化多元社会里,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调理互动的能力包括四种司空见惯的沟通技巧。第一是通达互动对方的语言。这语言涵盖口语与非口语两种。口语指一般的口说语言,非口语则指诸如身体动作、声调、空间与时间的使用等对互动造成影响的语言。第二是行为弹性。如同俗话讲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也就是知道在不同情况之下,如何使用适当的语言与行为。当然,这种弹性的能力,是必需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才是。第三是互动经营的能力。这是指能够在适当时机打开话匣子,能够在沟通时均衡听与说的频率,和能够知道何时该收场,停止互动以避免不知止而遭人厌弃。最后是维护他人之本尊的能力。这是让互动对方感受到你肯定他的存在,与尊重他的一举一动或他之所以是他的能力。这四项看似轻而易举或不屑一顾的沟通技巧,实行起来其实并非易事,但是没有它们,一切在全球化社会的奋斗将化为乌有。

  全球化的浪潮,已一波又一波地涌入与冲击着人类社会。全球性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已成了新世纪生活的常态。如何滋养一种新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来建立与维护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需求,已成为人类决定未来命运的共同命题。虔诚地希望本文的建议,能或多或少给读者有所启发与对未来生活的安排有所助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