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果没有爱,想想看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爱的功能大矣。问题是﹕爱的意义是什么呢?爱是如何表现的呢?

  爱大概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看它不到,抓它不着。可是没有了它,花不开了,鸟不飞了,人也难活了。就是因为它是那么无所不在,那么难以捉摸,又是那么不可须臾离之,当给问起爱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水中的鱼儿,寻找不出一个解释水到底是什么的适当辞汇了。

  所以爱到底是什么呢?我从几本中文和英文字典里找出了一个较相近的定义﹕对人或物的一种强烈的感情投入。如此说来,爱和磁铁或橡皮糖一样,具有一种强性的黏着力。对这种黏着力的看法,是因人而异的。譬如,有一次聚餐和几个朋友讨论起爱的定义,其中一位年轻学者说﹕「爱就是你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这种说法倒是很大男人主义,错把爱当作是一种单方面的占有。我的两个美国同事则认为,爱就是既非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如同连理枝,出双入对,行影不离。因此,每年几次的学术会议,他小俩口非同机不行。由于他俩皆超胖,每次飞行皆得买三个座位,所费不赀,生活上也造成诸多不便,但他们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我虽不知他们这种生活是否能够再持续二十年,但却心生羡慕。这种爱不只表现出双方相互的黏着力,而且具有高超的誓约(commitment)成份,在当今功利挂帅的社会里甚为难得。

  不过,不管怎么定义,我个人觉得,爱的黏着力本身即具有一种牺牲和割舍性。占有非真爱,它只是爱的一种假象,一种真爱门外的虚情假意,承受不了试炼。爱的种类繁多,有父母儿女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兄弟姊妹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同袍之间的爱,对上帝与诸神的爱,和对鸡马猫狗之爱等等。人之间的爱通常有差等之别,这虽然是私心所致,但它对人伦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具有极大的贡献,为人间社会所不可或缺。人间至爱的表现可以叫人柔肠寸断,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譬如父母做牛做马对儿女无私无怨无悔的牺牲奉献;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万里长城;王宝钏十八年苦守寒窑的执着;相如与文君及罗蜜欧与茱丽叶的惊涛骇浪之举皆是。当然,因为爱之差等而生怨生恨,导至残杀之局或伤天害理之例,亦是垂手可得。

  人神之间的黏着之情可提升到宗教之爱,而发挥出磅礡高尚的情操。耶苏的博爱,墨子的兼爱,地藏王菩萨的普度之爱皆在此之列。这种宗教式的情操,也常显现在个人对家国故园牺牲式的热爱。民族英雄如文天祥与贞德可属此型。至于对鸡马猫狗等动物的爱,则是人类爱屋及乌的表现。这种对有生命之物的爱,象征着人性的崇高与慈怀。唯把动物当宠物,爱牠甚过爱人的当今现象,则叫我感到非常迷惑了。总而言之,天上地上人间各式各样之感情的投射,皆以不同形式征显着爱的意义。不过我个人认为,一个完美且完整的爱应该建立在双向的基础,也就是说,爱人的同时也是被爱之时。纯纯的爱,凄苦的爱,我爱你不管你爱不爱我的单向之爱,虽然皆能很美,也能很伟大感人,但是论及爱之完整性,则需要有均衡之互动才行。

  如同爱之种类,如何表现出这个爱,其形式也是多如繁星。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两位男同学对爱的表现方法,有独特与迥异的看法。一个持着感情专一论,一个坚守爱情幅射论。两人也皆身体力行。前者大二时即交了一个女友,也是唯一的一个。他退伍后两人马上结了婚。婚后十几年,生了两个孩子,女的三十来岁即因乳癌去世。男的则隔年再娶。条件是女的不可要求生孩子,而以前妻的子女为子女,以示对前妻的专情。后者在学时,同时有几个女朋友,后来结婚了,听说婚后和以前的女友仍偶有来往,但皆能坚守婚姻道德,因此婚后生活也甚美满。结果到底是孰是孰非呢?我们除了知道他们对爱表现的方法有所差异之外,大概是无法为他们断出高下的。

  爱的表现也深深受到文化的影响。西方人爱在嘴里,东方人则爱在心里。在美国,一日没听到公园里,家庭内,街道上,或课堂里传来几声「I love you」,生活是会变得很奇怪的。反之,在台湾,大陆,或香港若听到「我爱你」三个字,从人的嘴里冒出来,你大概会怀疑自己是否该去看耳科医生了。问题是,西方人嘴里爱得死去活来,但离婚率好像是很不低。东方人虽不说,但举手投足,眉来眼去之间,却是柔情万种,荡漾着绵绵无尽的情意。一位研究婚姻的学者曾说,一对日本夫妻同坐一室二小时无言无语,事后问他们感觉如何,结果是心满意足,感觉很不错。若是一对美国夫妇在一起两小时不发一言,下一步恐怕就是办理离婚手续了。另外,我们这一代华人,能真正看到自己父母在面前直接表达爱意的,一定是寥寥无几。华人夫妻之间,尤其是身为丈夫的,若哪天嘴里迸出了「我爱你」这句话,其情况定是在这二者之一﹕一是干了滔天坏事,二是喝醉了酒。这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了对爱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方式,其实是有研究为证的。虽然无从判断孰优孰劣,但身为炎黄后代子孙的我,还是比较习惯,并且比较喜欢东方那种欲言又止,含情脉脉,细水长流,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飘然妙境。读者诸君若对我仍抱疑惑之心,那么就让我引一首韦庄的词来说服你吧﹕「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多么迷人的境界呀!如果诸君还是不相信我,那就让我再举关汉卿的两曲小令来让你领教﹕

  云鬟雾鬓胜堆鸦,

  浅露金莲簇绛纱,

  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

  一半儿难当一半儿假。

  碧纱窗外静无人,

  跪在床前忙要亲,

  骂了个负心回转身。

  虽是我话儿嗔,

  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