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侨务工作不能“一切向钱看”



  近几年,社会上一些人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并表现在行动和工作上。这种情况在侨务工作也有所反映,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钱”论爱国。有的地方,在评论某个侨胞、港澳同胞是否爱国时,往往以他是否有捐献作为衡量的标准,似乎有捐献的就爱国,捐献越多越爱国,没有捐献就不爱国。

  二是不顾华侨的意愿,劝捐劝募。一些地方为加快建设步伐,违反政策,通过出访、侨刊乡讯或写信等方式向海外侨胞劝捐劝募。一些较富有的华侨回来,往往县、区、乡层层设宴,要求华侨在本县、本区、本乡投资或办公益事业,弄得华侨很反感,左右为难。有的华侨回来,遇到这样的事,表示以后不敢再回来了;有的听到这样的传闻,思虑再三,不敢贸然成行。

  三是在落实侨务政策上,个别地方存在“有贡献(捐赠)就落实.没有贡献就不落实”的思想,或者暗示华侨在领回房屋后,要有所“表示”。不是把落实政策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而是以之作为向华侨伸手的本钱。祖籍我省某县的一位泰籍华人作家在近几年曾出版《丝绸之路》等书,介绍中国的大好河山。土改时他在家乡的祖屋被没收分给农民,寡嫂被赶到外地,近年迁回家乡后无屋居住。他要求退还房屋,但家乡政府就是迟迟不退,于是他愤而在泰国华文报纸上连续发表文章,批评我落实侨房政策是“骗人的宣传”。省侨办拨给该县几万元专款要求抓紧落实退还该房,但该县有的人认为他只不过是个摇笔杆的,没有多少钱,在“重点人物”里排不上队。因而虽经有关部门一再催促,拖了一年多仍迟迟不落实,弄得他很有意见。

  四是在外贸方面,更多地着眼于“钱”。把一贯热爱新中国、着力推销国货和促进我外贸事业的老华侨冷落一旁,抢了他们的生意,使他们陷入困境,令他们很伤心,说我们“喜新弃旧,过河拆桥”。

  此外,在接待、服务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出现以上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华侨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华侨都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而把华侨当成“摇钱树’;有的是不懂政策,政策观念不强;有的看来也与我们一些不恰当的提法和宣传有关。无论如何,这些做法已在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和反感。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包括侨务干部)的政策教育,采取必要的措施,克服侨务工作中“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原载国务院侨办《侨务工作研究》1986年第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