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历史沿革

  本文原载《乳源文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乳源县原为曲江、乐昌县地,春秋属百粤,战国属楚国,秦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置曲江县。三国时,甘露元年(256年)属东吴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唐属韶州(原始兴郡管辖范围曾一度改称广兴郡,东衡州)。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划曲江县西境乳源乡、崇信乡及乐昌县南境新兴乡设立乳源县,县治置于虞塘。元延佑六年(1319 年)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韶州府,县城始迁洲头津(即今乳城镇鹰峰中路)。清至民国,仍属韶州所辖县。

  1949年10月9日乳源县解放,10月17日成立乳源县人民政府。1952年4月乳源县与曲江县合并,称“曲江乳源县”。1953年5月10日恢复乳源县建制。1957年7月1日成立韶边瑶族自治县,管辖乳源、曲江、乐昌3县的瑶族地区和桂头汉区,县治置于桂头镇。1958年12月撤消乳源县、韶边瑶族自治县,并入韶关市。其中桂头、大桥、瑶区划归乐昌县,大布划归英德县管辖。1963年10月1日恢复建制,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至今,现辖区有乳城镇、一六镇、游溪镇(瑶区)、桂头镇、必背镇(瑶区)、大桥镇、大布镇、洛阳镇、东坪镇(瑶区)等9个镇,县治设在乳城镇。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