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 宾 王

  本文原载《乳源文物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胡宾王(生卒年月不详),字时贤,广东乳源县宜寿里(今乳城镇新兴行政村)人。少时聪明过人,读书勤奋,时时读书至深夜,博学多才,文章出众。并擅长于历史硏究,精通史经。尤其对历朝历代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深有硏究,因而名声显赫。五代显德六年,即南汉大宝二年(959年)登进士,累官中书舍人①,知制诰②。宾王为人正直,言行不苟。在朝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南汉主刘鋹的暴虐和朝廷的腐败黑暗,因而辞官,回归乡里。在家乡,他并非因朝廷腐败辞官归乡不问国事,而是忧国忧民。他以自己的经历和才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收集的历史资料,以历史的眼光和客观事实诠释其人物。曾着有《南汉国史》,记自南汉刘隐至刘鋹(907-971年)为五主传,杨洞潜至陆光图33人为纯臣传,列有具臣、乱臣、宦臣、女竭等目12卷。

  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兵进入广州,刘鋹投降,南汉亡。宾王上书宋朝廷《刘氏兴亡録》,直陈己见。宾王虽不在官场,但名声在外,与文坛诗友广为交际。曾为晩唐岭南著名诗人邵谒的《邵谒集》作序。

  宾王又为乡里敎育、振兴文化事业出谋划策。在今乳城镇新兴村委的大塘球岗创办讲书堂,招一方子弟,敎书育人。清康煕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载:“县东二十里球岗下,宋进士胡宾王讲书于此,有濯缨亭,几案,皆石琢,遗迹尙存。镌有‘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之句”。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又载:“宾王立朝奉公,归乡怜贫恤寡,黜奢崇俭,构讲书堂于球岗,以诱掖后学”,深得乡人称赞。

  宋朝中叶,宋朝廷曾一度颁布有官者可参加科举考试的制度。辞官在乡多年的胡宾王,再度参加科考,复登宋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累迁翰林学士,后因病在乡逝世。明代,后人在县城建立“世泽流芳”坊,纪念胡宾王。清代又在文庙仪门之右建立“乡贤祠”,对胡宾王、胡梦贞等祭祀礼拜。清康煕二年(1663年)、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县志》均将胡宾王列入贤达传予记载。宾王后第八代,胡家又出现了第二个翰林学士胡梦贞(清康煕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载:“胡梦贞,字明道,宾王之裔。登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天资聪颖,才综学博,官至翰林学士”)。

  胡宾王墓在今大塘球岗叶屋村边,坐东向西,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的墓面,墓面为靑砖砌筑,宽3.5米,高1.53米,中间有重修墓时立的墓碑。有时任乳源知县苏璜撰写的《墓志铭》。

  墓碑文録:

  皇宋翰林院学士敕授谏议大夫四世祖考讳宾王胡老大人,妣张氏夫人之墓。

  墓志铭,球岗登宋咸平辛丑进士,陈尧咨榜历官翰林院大学士,立朝奉公,言行不苟,有古名臣风范,理学构书堂于大塘,子史百家,阐发深究。葬球岗行芳邑。乘赐进士出身乳源县知县江左苏璜拜。

  时:大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壬寅正月吉日合族重修。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