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朱德在乳源活动足迹

乐夫村农民协会旧址

许化鹏

本文原载《广东名胜古迹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作者:许化鹏,简介见本书第26页。
    
乐夫村农民协会旧址在一六镇乐夫村,农会办公地点设在村中东西两隅的围楼里。1926年,地处粤北的曲江县重阳乡,在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曲江农民运动领袖欧日章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全乡各个村庄的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一时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此时,乐夫村(当时属曲江县重阳乡,今属乳源县一六镇)农民协会也诞生了,在村农会负责人欧蘸兰等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向全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大家参加农会。农会会员很快由原来的9人发展到140多人。当时乐夫村的140多贫苦农户,几乎都参加了农会。农会把全村原有的鸟枪、大刀、长矛集中起来,成立农民自卫军,同时又用松木自制火炮加强武器装备。在村农会和农民自卫军的组织和领导下,全村穷苦农民与地主阶级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减租减息”斗争。高高的围楼顶上,绣着犁头图案的红旗迎风飘扬。

1927年12月22日,重阳乡各村农民自卫军联合举行了粤北历史上有名的“西水暴动”。当时化名王楷的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一部,用国民党十六军一四○团的番号隐蔽驻扎在离西水十多公里的犁铺头,朱德在这里一方面抓紧有利时机整训部队,另一方面遵照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参加北江区域的农民暴动,扩大和深入北江的土地革命”的指示,支援当地农民暴动。在朱德部队的支援下,暴动获得了成功,取得了大沙洲首战吿捷的胜利。重阳乡的地方反动势力非常震惊,立即罗集地方民团对各村农会进行反扑。1928年1月6日,乐夫村被民团包围,自卫军以围楼为据点,与民团展开激战。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制火炮的作用,在炮管里装上火药和被砸碎的犁头、铁锅碎片,点燃导火线一炮一炮打出去。战斗又得到朱德部队的支援,所以,又取得了胜利。民团不甘心失败,15日,会同国民党军队千余人围剿乐夫村。因敌众我寡,为了保存实力和保护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村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奋力抗击敌人,掩护全村村民撤出村子,民团扑空后烧毁了村庄。

战斗结束后,避住在亲戚朋友家的乐夫村村民陆续回到乐夫,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全村村民团结一心,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建国后,乐夫村被国家列为革命老区。原农会办公旧址、曾与农民自卫军“浴血奋战”的那两座清代建筑的四层围楼,今仍雄踞乐夫村东、西两隅。东楼靑砖构筑,西楼沙土夯墙,楼高约15米,占地各约400平方米。围楼当时被火焚后曾作维修,今围楼墙壁上,仍保留着当年战斗时留下的斑斑弹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