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诗 词

  温泉夜浴

  金  堡

  本诗原载《粤北历代名人诗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

  作者:金堡,又名淡归,字道隐,释名今释,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明末进士,授山东临清知州,后削发为僧。清康熙元年(1662年)至丹霞山创建佛寺,传世著作有《遍行堂集》等。本诗是他到乳源沐乳源温泉后所作。诗中“骊山宫殿沂亭草”的“沂亭”, 清康熙二十六年《乳源县志》载:“嘉靖四年(1525年),韶州府通判符锡(嘉靖十七年任知府)建拟沂亭于左。”

  远道难教罢洗尘,浴衣着处一盘新。

  川围暧谷屯香雾,碧涌流黄散玉津。

  水火逆行谁置鼎?地风潜鼓歇传薪。

  骊山宫殿沂亭草,暂作阇黎劫外春。

  汤泉春暮*

  顾应祥

  以下两首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顾应祥,简介见本书第339页。

  一泓流出水根清,疑是天公酝酿成。

  地脉有谁司火候,源流于此见阳生。

  人多和熙争修  ,我爱涟漪可濯缨。

  仰止汤盆昭训切,临渊感慨不胜情。

  洲头夕照*

  顾应祥

  南市津头日已阑,龙津渡口水漫漫。

  残霞几点坞头树,乱石半篙船上滩。

  溟色渐含高岫紫,烟光微映远枫丹。

  隔沙牧子归来晚,芦笛一声牛背寒。

  * 汤泉春暮,汤泉,指县城西的乳源温泉,“汤泉春暮”是乳源古八景之一。

  * 洲头夕照,县城上、下街与洲街之间的南水河,古时无桥,全靠舟渡,每当夕阳斜照,往返于江上过渡的人们与柔和的山水情景交融,是乳源古八景之一。

  洲头夕照

  邓如昌

  本诗原载《粤北历代名人诗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

  作者:邓如昌,乳源县人。明隆庆间岁贡士,曾入仕滇(云南)、闽(福建),任过知县。万历初回乳源,任推官等职。

  蹑屐登高纵远眸,洲南景色晚悠悠。

  渔翁醉入芦花岛,樵子声喧古渡头。

  绕槛烟霞千里共,空江风月一囊收。

  羡鱼不禁临渊叹,冉冉韶光早下钩。

  洲头夕照

  裘秉钫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裘秉钫,简介见本书第257页。

  返照前村芳树中,画船春暖坐晴空。

  摇摇楼阁汲波紫,历历牛羊归路丛。

  云气早来侵袂冷,渔歌渐起隔津东。

  不须预问天边月,洲上余霞闪玉虹。

  前  题

  刘  毅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刘毅,清朝邑举人。

  萍蓼洲头日已斜,孤云归岫片时佳。

  红光荡漾淘沙浪,金背联翻归树鸦。

  渔唱晚晴歌缭绕,樵争先渡语咿哑。

  临流莫叹桑榆暮,野曝残暄想帝家。

  咏埕头瀑布

  佚  名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埕头石缺水飞飞,滚滚高瀑去不回。

  日照潭心波影乱,青山倒插望巍巍。

  乳源引杨①灌溉工程赞

  卢仲山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卢仲山,简介见本书第341页。

  杨溪此日不平凡,坝立清流乱石滩。

  一水奔腾崖畔出,双虹飞架彩云间。

  谁将银汉降将落,长使龙王叹不闲。

  渠外菜花黄緑色,平川大旱水潺潺。

  ①“引杨”,即引杨溪水之意。杨溪,原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一个乡,现属桂头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以有溪水绕村而过的杨姓聚居地——杨溪村而命名,距县城45公里。杨溪河的多年平均流量,20世纪80年代为13.26立方米/秒,水资源藴藏量居全县第三位。引杨工程在1974年开始勘测,1975年11月动工,完成筑坝和溪口渡槽建设工程后,1977年9月组织全县大会战,1980年基本完工。国家投资350万元,主干渠长36公里,受益的乡镇有4个,灌溉农田面积2000多公顷。

  秋游桂花潭

  邹捷中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邹捷中,简介见本书第193页。

  一泻飞流落九天,澄潭漾碧骤生烟。

  风呼翠壑疑嘶马,客戏瑶池恍作仙。

  古木千重消暑汗,银泉万斛沁心田。

  今来欲问云门水,可把人间污浊蠲。

  游南水电站水库

  陈  哲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陈哲,广州番禺人,早年在香港《华商报》编缉部工作,建国后曾任韶关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万山屏障水平湖,摩托飞驰一艇孤。

  风劲信无惊壮侣,涛翻疑有混龙鱼。

  波光十里浮金镜,树色千重人画图。

  风度沧桑陵谷变,荒村今灿夜明珠。

  南水水库

  李雪平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李雪平,原籍广东丰顺人,早年参加革命,韶关教育学院副教授,韶关诗社理事。

  借得天池水,浮峦动碧空。

  緑波催电脉,澹荡乳源风。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瀑布长廊

  刘瑜民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刘瑜民,广东阳山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岭南诗社社员、韶关诗社常务理事。

  林海茫茫第一峰,深山群瀑响淙淙。

  飞流直泻消炎暑,十里长廊百叠洪。

  夏游云门寺桂花潭观瀑

  朱兴贤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朱兴贤,广东兴宁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韶关诗社理事。

  瀑布千寻泻碧天,澄潭莹澈可流连。

  桂香飘溢随人愿,雅韵清甜上口鲜。

  禅寺磬钟驱俗气,利名虚诞杳云烟。

  冷看狗苟蝇营辈,馋欲熏心也化缘。

  桂花潭观瀑布

  赵永明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赵永明,广东大埔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诗词学会会员、韶关诗社理事。

  云山峡谷喷珠帘,泻落千寻卷巨澜。

  逥荡涛声传岭外,游人乐醉桂花潭。

  春游泉水电站

  莫瑞福

  以下3首诗原载莫瑞福着《瑶山芳草》,花城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作者:莫瑞福,简介见本书第48页。

  高山深处密林中,雾海游云戏龙宫。

  白水飞流献电站,银光闪烁促繁荣。

  方圆千里得恩惠,瑶汉万家沐春风。

  前路何求救世主,时人造化胜天公。

  夏游南水湖

  莫瑞福

  银波万顷南水湖,画卷苍山尽诗书。

  快艇劈开千重浪,游人观景忘归途。

  赶  羊 * ①

  莫瑞福 

  脚踩杉条走水面,手舞竹篙似挥鞭。

  赶着羊群②溪上跑,浪花丛里奔向前。

  下了一滩又一滩,山涧流云紧追赶。

  鲜花点头迎又送,黄莺赞语耳边传。

  勉媳③歌声伴流水,满载风光飞出山。

  转过九十九个湾,娇容映入清水潭。

  蓝天落在脚底下,勉媳展翅白云间。

  水上春歌天外唱,唱出生活新章篇。

  勉媳挥手舞长鞭,山溪画卷入云间。

  中华大地添秀色,瑶家心里蜜糖甜。

  * 六十年代初,一个春夏之交的日子,由必背出杨溪,沿途见一群群瑶族青年男女放木,壮观动人,遂速写歌词献之。

  ① 赶羊即放木,瑶语。

  ② 羊群即散木,瑶语。

  ③ 勉媳即瑶女,瑶语。

  故乡的南水湖

  玲 子

  本诗原载玲子着《声声啼鸟春醉了》,香江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出版。

  作者:玲子,即马虹玲,简介见本书第385页。

  啊!我自豪我赞美——

  生我养我的故乡的南水湖……

  那里有我失落了的童贞,

  那里有一支母亲吟甜了的摇篮曲;

  那里遗留下我的一个温馨少女之梦,

  那里有我刚流逝的青春之落红……

  在那美丽的湖边,还有我孩提时,

  嬉耍过的一片难忘的乡情……

  我虽已离别故乡而远去,

  可多少回梦里魂游桑梓,

  却是一路诗情、一路遐思……

  我仿佛从诗的云河中飘出,

  乘着相思林里飞出的灵感小鸟之翅膀,

  伴着春心荡漾流向故梓的龙溪水,

  携着五指山上一缕白云的相思,

  还邀上碧情悠悠的泉水河,

  捎上天井山下一脉緑水的嘱咐,

  腾云驾雾似的回到了多情的南水湖……

  这里,青山拥抱着湖水,

  这里,垂柳亲吻着碧波。

  清风,伴着鲜花在湖边戏水,

  鸟儿,在湖面上盘旋低唱,

  鱼儿,卖弄着风情在水里欢舞,

  逗得撒网的小伙唱出一箩情歌……

  这里是一座能发动75000瓦电力的宝库,

  在这飘散着稻香的湖畔,

  牧童的短笛吹出一曲曲浓浓的乡恋,

  引得一群群野鸭也来这里长住……

  我从湖边拾回一片故乡的情韵,

  请来灵感相念的小鸟把梦化成诗絮,

  编织成一支幽幽的乡眷小夜曲……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