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到海陵岛考察



  2002329《阳江日报》

  张文兵 薛桂荣

  3月26、27日,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教授朱凤瀚带考察组到我市海陵岛考察,瞭解水下考古基地项目筹备情况,研究落实基地建设的有关具体问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苏湖卓,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红坚,市文化局局长邹渠泉,海陵岛试验区书记关崇佳等陪同考察。考察组成员还包括国家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教授李季,国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岩等。

  朱凤瀚一行详细瞭解了海陵岛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各方面情况,实地察看了培训基地和文物陈列展示馆选址,还出海考察了位于阳江海域的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工作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凤瀚介绍说,国家将首个水下考古基地定在阳江,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阳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水下考古资源丰富。广东省的水下考古有较好的经验和基础,广东省文化厅对水下考古事业十分重视和支持,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广东考古研究所也一直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海陵岛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特别是交通便利,距离广州只有3个小时左右车程,离珠海也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三是海陵岛离南海Ⅰ号沉船打捞作业点比较近,而且海湾开阔,便于船只出入。他说,水下考古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海陵岛水下考古基地,无论专家学者还是上级部门都非常重视,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基地建成后主要用于培训、科研、文物陈列和保护。朱凤瀚表示,基地项目的建设将在近期正式启动。

  水下考古基地既是一个文化建设项目,又是一个旅游项目,建成后将丰富海陵岛的旅游景观,提升其文化品位,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海陵岛试验区领导表示,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好的服务,最高的效率,全力支持基地项目的建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