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国家水下考古基地在海陵岛落成



  2003919《阳江日报》

  潘卫国 蔡成学 黄刘生

  昨日上午10时48分,海陵岛天蓝海碧长风浩荡,探海楼披红结彩礼花齐放,热烈庆祝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在海陵岛正式落成使用。

  副省长雷于蓝,国家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程志青等省、部级领导同志,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瀚教授,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庞正,国家文物局保护司副司长关强,财政部教科文司文化处处长孟冬,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主任张威等国家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林华景、苏湖卓、余宏亮、吕其炘、郑尤坚等市领导,以及福建、山东等省文物部门的领导、专家参加了基地落成揭幕仪式。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李季主持仪式。

  朱凤瀚教授高度评价了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落成的意义。他说,十六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领导下,国家博物馆与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省市文物考古部门通力协作,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实际工作,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填补了学科空白。水下考古基地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意味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在走向世界先进水平的征途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大大促进水下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他认为,水下考古基地落户阳江,是广东省、阳江市及海陵岛的各级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将对阳江的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基地将为顺利完成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的勘察发掘提供可靠的后勤依托。关强说,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正式落成是水下考古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一件大事。希望国家博物馆加强对基地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地的各项功能,为培训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保证水下考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他希望基地成员再接再厉,以水下考古基地的落成为契机,全面提升水下考古工作的科研水平,做好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发掘、沿海水下文物普查等各项重要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他表示,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继续对水下考古工作给予支持。

  曹淳亮说,水下考古科研与培训基地正式落成,体现了文化部和国家博物馆对广东省文化事业的关怀和肯定,我省将以此为动力,一如既往地对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进行打捞和研究,开发南海Ⅰ号巨大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示和扩大水下考古科研成果,把文化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林华景说,多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这给阳江的文化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动力。我市结合阳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藴比较深厚的实际,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水下考古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市的旅游、文化建设,对推动阳江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市委、市政府将高度重视南海Ⅰ号考古工程的建设,广大干部群众以千载难逢的机遇意识,只争朝夕的工作责任感,认真做好有关配合工作,决心以优越的环境,良好的服务配合项目的建设,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