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设亚洲第一海上丝路博物馆



  2004127《阳江日报》

  杨国华 张文兵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成后,将填补我国乃至亚洲这一方面的空白,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建设的新亮点和我省文博事业起飞的新平台,并将有力地促进阳江乃至粤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副省长雷于蓝昨日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奠基典礼上致辞时,向人们勾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昨日上午,往日宁静的海陵岛十里银滩热闹非凡,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奠基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参加典礼的有副省长雷于蓝,省府副秘书长江海燕,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副厅长景李虎,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少春,市政协主席周裕光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市直副处以上单位负责人等。

  省政府大手笔投入

  10时30分,在热烈的掌声中,副省长雷于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打造文化航母的一项重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粤西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省政府多次就南海Ⅰ号沉船的发掘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进行讨论研究,并安排了近16亿元作为专项建设资金,这是目前为止全省地级市中最大的文化项目建设专款,充分说明瞭省委省政府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的高度重视。

  雷于蓝希望阳江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程度完成建筑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尽快动工建设,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好,并以此为契机,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做大文化产业,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发展先进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阳江建设文化名城的一号工程

  林少春表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以文物保护为核心,以南海Ⅰ号沉船保护为主题,弘扬和展示中国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文明的建设项目。博物馆不但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大力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极大地推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阳江市委市政府从一开始就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作为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的一号工程,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做好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工作,全力承担好博物馆的建设任务。

  博物馆将成为综合性文化汇集场所

  曹淳亮表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是我省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省文化厅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争取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集中精力,抓好博物馆工程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努力降低建设成本,同时精心策划和设计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真正建设成为集文物展示、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汇集场所,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作出贡献。

  据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整体建设用地达129万平方米,控制用地1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75万平方米,主要由“一馆两中心”(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路之学”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构成,设有陈列馆、水晶宫、藏品仓库等设施。博物馆预计在2007年底建成开放。该馆建成后,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水文物进行收藏、陈列与展览,展现人类悠久的、灿烂的海上文明,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