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号值得期待的四大再现



  20071225香港《文汇报》

  南海Ⅰ号21日终于重见天日。作为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上保存的6万至8万件文物让世人充满期待。 

  这些文物及沉船本身藴涵了什么样的考古信息?专家告诉记者,南海Ⅰ号的出水,至少能向人们再现南宋时期人类文明的四大景象。 

  再现宋朝瓷都繁华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介绍,根据初探,南海Ⅰ号上最多的文物品种是瓷器,而已经出水的瓷器大部分是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南宋几大名窑的瓷器,品种超过30种,这些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絶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在瓷器中,极具异域风格的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银器的瓷碗、类似阿拉伯人手抓饭时使用的喇叭口瓷盘等。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说,在发现较完整的瓷器中,往往开口不是较大就是较小,宋代向东南亚、西亚等地的外销瓷风格大体如此。 

   据史料记载,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宋代瓷器出口迅速增加,遍及亚洲的东部、南部、西部和非洲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宋瓷出口的品种主要有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窑的青瓷、磁州窑的黑瓷、越窑的划花器以及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青瓷和青白瓷等。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说,当时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是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 

  专家表示,南海Ⅰ号上已经出水的瓷器,囊括了史料所记载的大部分品种。可以说,南海Ⅰ号上的瓷器是宋朝繁华瓷都的一个缩影,这些瓷器将为研究宋朝瓷器提供珍贵的实物材料。 

  再现宋人日常生活 

  除了瓷器外,南海Ⅰ号也出水了金镯、腰带、漆盒、铜镜等饰物和生活器物,各种生活用品给人们留下巨大的研究和想像空间,掀开了800多年前古人生活的神秘面纱。   

  南海Ⅰ号曾经出水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枚硕大的金戒指以及一枚鎏金龙纹手镯。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充满异域风情,而手镯豪气十足,口径比普通家用饭碗还大,两端都雕成了龙头形状。 

  景李虎分析,南海Ⅰ号出水的金手镯、鎏金腰带、金戒指等首饰都比较粗大,像鎏金腰带长1.8米,手镯比拇指粗,有四两重等,由此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有。 

  在对南海Ⅰ号进行探摸时,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了一件较为完整的漆盒。这个漆盒虽然历经800多年的海水侵蚀,但漆盒上的饰纹华丽,依然非常精美。魏峻说,这个漆盒有一个中等抽屉那么大,虽然暂时不知道它的用途,但却透露出其主人过着非常精致的生活。 

  另一面出水的宋代铜镜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这面铜镜已经锈迹斑斑,但上面雕刻的花纹依稀可辨。专家表示,这把铜镜是非常典型的葵花形铜镜,其精致之处在于镜柄上有一条凹凸槽,根据手感,古人可以辨知铜镜的正反面。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块色彩红艳逼人的朱砂。“可能是作为胭脂来用。”有专家推测说。 

  在今年的探摸中,南海Ⅰ号上还出水了一批大小不一的陶罐。专家认为,这些陶罐可能是当时的船员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用于盛酒。如果这种推断属实,那么,宋代文献中记载的远洋途中船员饮酒消遣的生活就可以从南海Ⅰ号上得到证实。 

  再现宋代造船术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多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所覆盖,虽然历经800多年的海水侵蚀,但古船船体仍然保存完好,整艘船没有侧、没有翻,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木质还比较坚硬。 

  南海Ⅰ号之所以采取整体打捞的方式,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沉船本身藴涵着巨大的考古信息。魏峻说,此前出水的宋代沉船大多残缺、破损,而南海Ⅰ号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出水后将为破解宋代造船术、航海术等提供很多依据。 

  在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这些木块的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魏峻说,马尾松多见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Ⅰ号极有可能就是在南中国地区制造的。 

  在探摸中,潜水员还在古船船头位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碇,长3米,近一尺厚,两头略窄,中部较宽,呈菱形。专家分析,这应该是南海Ⅰ号的石锚,中国宋元的时候不用铁锚,这种石碇就是非常典型的宋元时期石锚。 

  专家表示,宋元是中国历史上造船技术大发展的高潮时期,宋船广泛使用了指南针等航海技术,还发明瞭隔水舱,南海Ⅰ号的出水对宋代造船工艺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标本。 

  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盛景 

  史料记载,从两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开始,我国中原及沿海地区商贩就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从福建、广东等地的港口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埃及、罗马等地,这就是着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Ⅰ号船头朝向西南240度,专家由此判断,当时这艘古船可能正赴西亚或者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这也应该是在由泉州、广州港经广东西部沿海驶向东南亚乃至印度、西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一直以来大多是依据文献资料,海洋航路上发现的实物资料相当稀少。南海Ⅰ号在前期探摸中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 

  魏峻介绍说,南海Ⅰ号上发现有大量印着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特色的花纹以及镀铅仿银的瓷片,还有成叠摆放的铁锅等,可以推测船主用中国的原材料为国外客户定制生活用品,证明当时已存在“来样加工”的贸易形式。

   黄伟宗说,丝绸之路是举世公认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古代文明遗迹。古代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中国的两种特产:丝绸和瓷器。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靠骆驼运输,但由于用骆驼行走颠簸,只能运输丝绸、茶叶等不易碎的物品;而像瓷器这些易碎品则必须由海上运输。南海Ⅰ号上的初步发现可以证明,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陶瓷之路。 

  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与近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两次重大发现——“甲骨”、“敦煌”带来甲骨学、敦煌学的产生一样,南海Ⅰ号出水后也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