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号今晨1时18分上岸



  20071227《阳江日报》

  张文兵 胡小升

  今日凌晨1时18分,南海Ⅰ号沉箱在气囊上平稳滑动11米,完全登上临时码头。至此,南海Ⅰ号进馆跨过最大的一道难关。明日,古沉船将正式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副市长陈芝岳昨夜今晨到场察看。

  前晚,经过50分钟的作业,沉箱移至离码头4米处。昨晚入夜起,海陵岛十里银滩潮水步步高涨。晚9时50分,临时码头水位抬高了一米多,拉移沉箱的最佳时间到了。早已准备好的施工人员迅速行动,协同作战,南海Ⅰ号沉箱开始登陆。

  在距现场不到10米的位置,记者目睹了利用气囊滚动技术拉移沉箱的全过程。沉箱底下事先已经垫放16个气囊,卷扬机拉动沉箱前移1米多,停下来。在10多名工人的配合下,一台吊车将一个气囊放在前面,充上气后,又将沉箱向前拉移。沉箱后面另一台吊车将滚出来的气囊吊起来,放到前面备用,如此反复。在垫放气囊前,四五名工人认真检查通道上是否有碎石块或其他尖鋭物,以免刺破气囊。

  昨晚10时33分,沉箱前部“踏”上临时码头。在场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局长陈北先告诉记者,起浮出水、海上运输、登陆是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三大难关。沉箱要由浮动的半潜驳平台移到固定的码头上,这一步特别关键。景李虎用“大象过河”作比喻,他说:“登陆是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最大最难一关,就像大象过河,跳不过去,就会被摔伤。”

  拉移顺利推进。晚上11时25分,在潮汐水位最高的时候,357米长的沉箱已有一半登陆;今日凌晨零时20分,沉箱已经大部分登上临时码头,与“重任1601”半潜驳分离,余下尾部3米搁在码头边缘。

  今日凌晨1时许,工程人员在沉箱前的拉移通道一次并列垫上3个气囊,充好气。1时18分,两台卷扬机收绞钢索牵引沉箱,在两分钟内,沉箱在气囊上前移了11米,尾部上岸8米,沉箱实现完全登陆。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一位负责人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至凌晨2时记者离开现场时,工作人员仍然在进行拉移作业。作业人员说,沉箱总重超过5000吨,临时码头可能难以长时间承受重压。沉箱上岸后,还需继续往前拉移,须通宵作业。

  按计划,今天须将沉箱移至“水晶宫”门口。明日,南海Ⅰ号正式入住“新家”。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