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为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鼓与呼



  我受托代表全国社会学93年会即“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就年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向大会作简要汇报。

  把握时代精神 明确指导思想

  1992年初,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接受了中国社会学学会关于筹办1993年全国社会学年会的委托,便连续召开了全体理事会及两次常务理事会,开始商议有关工作。

  首先是对1993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应突出什么主题的问题,提出了几个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多数同志认为,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主题的研究较能适应全国各省社会学工作者从多方面来讨论这一主题,以便把握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推动我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大家都一致同意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为本次全国学术年会的主题。会长们即亲自拟出了初步的参考题目经常务理事会反复讨论、修改和补充,最后确定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毛泽东的社会发展现,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发展的主客观指标体系,中国各类区域的比较与建设,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保险问题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等,共33个论题,在征得中国社会学学会负责同志的意见之后,即由《中国社会学通讯》和《社会学研究》等,向全国各省、市社会学工作者发出了广泛的征文通告。

  与此同时,本次中国学术年会筹委会也相应成立。本次年会的筹委会,主要是由受托单位——广东社会学学会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主办、协办单位的代表共2l人组成。全体筹委一致认为,开好这次年会的关键在于指导思想要十分地明确。这就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精神为指导,从社会学角度总结、探索1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各地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为国内有关部门提供决策谘询服务,推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同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的进步、繁荣与发展。筹委会就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面开展一系列筹备工作的。这一指导思想及筹备工作的相应事项,得到了广东省委有关领导的及时批复。也由于坚持了这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本次年会的一应筹备工作,总的来说,进展比较顺利,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制订筹备规划 落实两大环节

  本次年会筹委会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严格地制定了整个筹备过程的规划,并制订筹备工作具体的日程表,逐项加以部署、检查。在整个筹备规划中,按照工作进程,我们紧紧抓住了两大环节,即年会经费的筹备和年会论文的征集这两大环节,开展了将近一年之久的工作。

  第一位的工作,无疑是筹备年会的经费,以及会务工作。全体筹委想了许多方案。总的情况是,中国社会学学会和受托筹备本次年会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本身是没有办法承受年会所需开支的。所以争取社会上热心于支持社会科学事业的赞助单位便是主要的筹资渠道。有鉴如此,深圳市沙头角城建开发公司便非常明确地提出自愿捐助本次年会期间主体经费的意向。这是一笔较大的数目。因为本次年会与会代表较多,会议时间较长,加上广东本身是较高消费的省份,而现在开会的沙头角和小梅沙两地,则是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属最高消费的地段。但是,该公司认为:“社会主义的企业,有责任支持社会科学事业;你们本次年会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为了推动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我们出些钱值得。”筹委会根据公司的真诚意向,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之后,便确定下来。此外,还有对本次年会前段筹备工作给予补助性经费的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民政学会、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民政学会、广州市基立街道办事处,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东省残联会、广东省社会保险研究会和中国社会学学会等单位,都及时地支持了年会正式召开之前许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挂靠单位即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本次年会筹备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海珠区委,对促进本次年会的筹备工作也尽了各自的努力。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深圳市沙头角镇委、镇府及沙头角城建开发公司承担了本次年会的许多后勤工作。上述年会经费及会务事项的安排与逐步落实,使本次年会的筹备工作,因而有了众多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为基础、为保证。

  第二件事,便是年会论文的征集、评审工作。筹委会比较及时地向全国各省、市发出了征集论文的信息,体现了征集年会论文的公开性和广泛性。考虑到过去召开的全国社会学年会,一般会员论文与会机会较少的情况,本次年会作了一些过渡性的改革,即一般会员论文应征入选后与会的权利要优先予与保证,全国理事如果没有应征论文或论文质量没有达到本次年会的基本要求,就不一定应邀到会。这个过渡性的改革和出席人员的初步调整,希望能够谅解。现就全国征文的情况看,除了台湾、香港、澳门、新疆、西藏、河南、海南等地没有论文代表外,我们从来稿总数的180多件中,挑选了69篇论文,2本专著。筹委会组建的论文评议委员会下设评议委员会办公室。在具体评议应征论文时,共分为四个评议小组,经评议委员个人、小组、小组交叉和全会总评等环节,先后共花了大半个月之久,进行了比较严肃、认真、反复的评议工作。评议过程总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障学术自由;扣紧年会主题,理论结合实际。应征入选的71件论文及专著应该说基本上达到了这次年会的选文要求,其中一些水准还比较高,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都不错。尤其是社会学老前辈费孝通先生,以一位普通会员的身份写来了应征的论文。这种以实际行动支持本次全国年会的精神和平等谦逊的学风,在今天显得十分难能可贵。大会还收到雷洁琼、陈道、韩明漠等老同志的贺信等。当然,本次入选的论文及专著,各自也肯定会有其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学术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而大部分未入选的论文中,还有许多较好的文章,由于整个年会经费与人数所限,未能一一收进,因此作者没有机会以论文代表的身份与会;还有相当多的同志来信来电,强烈要求筹委会发出邀请,甚至于愿意自费前来参加年会。这说明,那些同志对本次年会相当重视和关心,我们表示深切的谢意,但也感到为难。因为前面已经讲过,沙头角和小梅沙属国内最高消费的地段,且会议时间较长,自费是很大的个人负担,而大会本身已处于超负荷状况,因此只能忍痛割爱。

  发扬协作精神 力争完满成功

  这次年会筹委会在落实会议经费和论文评议等工作中,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能够满足广大社会学工作者都能到会的愿望,在此再次表示我们的歉意。也包括本次年会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请各位代表见谅和提出宝贵意见;更希望大家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开好这个意义深远的年会——选择在我国经济特区的深圳,同时又是改革开放较早的沙头角和小梅沙两地召开的年会,将会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次年会的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学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深圳特区社会学学会、深圳市沙头角镇委、镇政府和深圳市沙头角城建开发公司,协办单位——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残联会、广东省民政学会、广州市基立街道办事处、广东省社会保险研究会、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民政学会、深圳市小梅沙大酒店等,共16个单位、部门,以及全体与会的正式代表等共160人,能够联合起来,走在一起,共同推动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共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的学术理论,这本身就是团结协作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应当发扬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便是本次年会取得完满成功的关键之一。大会之后,本会筹委会还将根据代表们的意愿,争取把论文集的编选、出版等一应工作抓紧抓好,以便把本次年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加以发扬光大,也拜托来自全国各地新闻出版界的朋友们,对本次年会特别是今后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和我国正在运作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这些重大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报导。

  最后,谨让我代表年会筹委会全体同志、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向光临今天大会开幕式所有尊贵的来宾,致以真诚的问候!同时,祝愿本次年会的所有代表和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万事胜意!祝愿本次年会完满成功!

  (这是作者在1993年4月3日—7日于深圳市召开的“93年度全国社会学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向与会代表所作的筹备工作报告,收入范英等主编、海天出版社1994年4月版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一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