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成立“广东省国际经济文化学术交流中心”的初步设想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交流肯定日趋频繁,加上广东毗邻港澳台,连接东南亚,是我们对外开放、进行全面交流的重要门户,这便是省社科联所处的天时地利。

  要充分利用这个天时地利。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这个天时地利化为一个可以操作的实体机构。这个实体机构就是“广东省国际经济文化学术交流中心”。

  这个中心的成立,与省社科联的基本宗旨是吻合的。省社科联不仅要搞好省内学术交流的组织、引导等服务工作,还要放眼看世界,积极主动地组织、引导省内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瞭解世界,认识世界,促进与国际间的合作交往,并开展一些可行性的服务工作,以扩展省社科联在国际中的影响,也有利于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改变封闭式的研究传统,从而提高省内学术活动的水平,活跃学术风气。这是新时期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创造多一些条件,并从现在起便要有所动作。这个中心便是以此为己任的。

  看来,“广东省国际经济文化学术交流中心”的提出和筹备,具有较为深远的战略发展意义,它比原来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有较大不同,触及的面更广阔,也更易于开展国际交往,吸引力也大。到目前为止,省内虽有这样那样的中心,级别不一、虚实不一的中心,但还没有以“广东省国际经济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命名的,若由省社科联推出,一具权威性,二具独创性,三具时代性,四具实用性,五具效益性,六具可行性。所以,希望省社科联能够果断地下决心:办好它。

  这个中心的成立,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国家和地方法规政策为依据,努力开展国际经济文化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繁荣我省社会科学工作服务。任务是:在省社科联的领导下,具体筹划国际经济文化的学术信息、项目、活动、互访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或适当的文化经营业务。编制是:对内为省社科联的一个处级单位,与其它处级平行;对外为省社科联的代表机构,对省社科联负责。人员机构:设名誉主任1人(厅级),主任1人(副厅级),专职副主任兼秘书长1人(处级),专业人员3—5人(经济、哲学、社会学类各1人,其他1—2人,懂外语、中青年学者为办事人员2人。初步分澳洲部(先成立)、美洲部、欧洲部、亚非洲部这四个部(即科),或以工作中心分科组,这要示具体进程而定。如省社科联人手少,以后中心还可以聘请一些人员进来,但要少而精,严格控制,一切要以活力为本。经费方面:头四年,由省社科联拔给办公经费每年×万元;科研经费自筹;如开展的一些创收活动有较好的效益,可在以后议定比例上交给省社科联。办公地点:设在省社科联内,办公室由省社科联统一分配。

  以上的设想很粗浅,只供领导参考,一些提法不一定对头,希望能较快地知道批示意见。因时不待我,迟了,有的单位又可能抢这个名堂,他们搞新名堂的决心和速度还不错,相比之下,我们这一回却得抓紧了,所以有关领导一催促,我就先写这个简要的东西交差,具体的以后再议。

  (这是作者在1997年5月22日为省社科联所写的相关建议。此事并未办成。直到今天,似仍有参考作用,故再行推出仅供参考。)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