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圳龙岗围屋的演变与形成



  陈武远(陈武远,深圳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

  【中文摘要】深圳龙岗围屋是深圳龙岗历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龙岗围屋有100多座;以客家围为主,有少量的广府围存在,也有客家、广府和西式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混合式围屋;龙岗围屋的形成是由建筑防御功能不断完善的演变而形成,充分体现了围屋住和防一体化的优越性。

  【关键词】围屋 演变 防御 形成

  Abstract: The enclosed houses are living fossils of history and folk culture of Longgang Shenzen. There are over 100 such houses  in Longgang, most of them are Hakkas dwellings, while a small number are Cantonese houses, and also some with mixed styles of Hakka, Cantonese and western features. The formation of these houses was a result of the needs and development of defence function, which fully represents the advanced combination of living and defencee. 

  Key words: enclosed house development defense formation

  

  龙岗区是深圳市地上古建筑最密集的地方,根据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数据显示,龙岗地上的文物点达550多处,其中大大小小的围屋就有100多座。围屋风格以客家建筑为主,还有少量的广府建筑存在,也有由客家和广府或西方风格相结合的混合型建筑出现,不管什么围,它们都是由单姓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大家庭聚居而成,只有少量的多姓合居成围或成村。

  谈到龙岗围屋的形成,首先要瞭解龙岗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况,才能理解龙岗围屋的演变与形成。龙岗较早的原住民大部分为讲“土白话”的粤系人。清初,清政府为了消灭郑成功和打击海盗,也为了惩罚支持过南明政权的沿海居民,于康熙元年(1662)实行迁海政策, 龙岗当年虽然并不在“迁界”之列,因处于界边,同样深受迁界之累,迁海区的原住民不得不携妻带子远走他乡。直至康熙七年(1668)才开始复界〔1〕,恢复部分村庄耕地和渔场,这时粤东客民的移民也就跟着涌进了龙岗,他们在新居地繁衍生息,人口日盛,这些后来者渐渐“反客为主”,在清中民初建起一座座的围屋,所以深圳龙岗围屋的形成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法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演变而来。

  一、 清以前龙岗广府式围屋 

  (一) 建筑的时间年代  

  龙岗的广府围一般比客家围早,因为清以前,龙岗以广府系宝安人为主,主要遗留的建筑有建于元代以前的平湖大围,建于明代的坪地西湖塘老围、建于明代中叶的平湖白泥坑老围、横岗荷坳满堂围等〔2〕。比较晚期的是建于清末民初的龙岗蒲芦围和平湖的松柏围。

  (二)建筑风格特点

  广府围屋一般没有半圆形月池,祠堂位置没有固定性(有的祠堂在围外),有些围还有神庙或土地祠出现,建筑布局以大门和主巷道为中轴线(少数大门略偏一点),左右两边的排屋一字排开,根据排数多少向后一直延伸,围屋的规模大小也由排屋的纵横数多少决定,排屋以带门罩齐头屋为常见(如平湖的松柏围和龙岗的蒲芦围),以平湖的白泥坑围为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筑,建筑布局以主街巷为中轴线,有东西街道八条,南北街道四条,建有东西两门,东门旁有东野公祠,西门有德元公祠。

  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三合土夯墙,到了清末后期广府建筑的墙体材料也有用青砖砌成的,如龙岗蒲芦围和平湖松柏围,建筑材料不是传统的三合土,而是用材料比较贵的青砖,充分体现了建房者的经济实力。

  二、 清早期倒座式围龙屋

  龙岗客家人从粤东兴梅地区迁徙过来,所以龙岗客家围屋也是由兴梅地区的围龙屋演变而来。我们以三堂两横一围的兴梅地区围龙屋为例,围龙屋依山而建,建筑以堂横屋为主,前有半圆月池和禾坪,后有化胎、围龙和龙厅,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横屋两边对称而建,围龙屋规模大小由横屋和围龙的多少决定。

  龙岗大部分客家人是自康熙年间开始陆续从粤东兴梅地区迁徙过来,也是从那时起龙岗才出现客家建筑,到清末民初,反客为主和勤俭节约的客家人已在龙岗建起了100多座围屋,在龙岗发现最早的客家建筑是坑梓西坑社区的黄氏洪围,始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由坑梓黄氏二世祖居中创建〔3〕,初到龙岗的客家人还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围龙屋里,它保留了粤东兴梅地区围龙屋的建筑特点,整座建筑依山而建,墙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建筑以祠堂为中心,由三堂、两横、一倒座和一围龙组合而成,前面有月池和禾坪,与兴梅围龙屋不同之处是在围龙屋的基础上增加了较矮的倒座和门楼。

  三、清中期城堡式围龙屋

  (一)城堡式围楼(墙)的演化

  清中期,聪明智慧的客家人在建房居住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建筑的防御功能,它建筑结构和传统的围龙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兴梅围龙屋依山而建,而深圳龙岗围屋选择屋场大部分在平原,这样就形成不了后围龙的制高点,又因为围龙屋的建筑较矮,所以为了增强建筑的防御功能,就把围龙屋横屋、倒座和门楼的外围墙加高,有的还增加了女儿墙、枪眼和瞭望口,四角建成角楼和望楼,形成多处制高点,有易守难攻之势,成为城堡式围墙(楼),它对龙岗城堡式围屋演变和形成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建于干隆十八年(1753)的坑梓新乔世居为例,建筑结构和传统的围龙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出现四个角楼,同时把后围龙的龙厅改建为望楼,倒座和门楼高度略有提升,是向城堡式城墙演变的起步,干隆四十六年(1781)建成的龙湾世居和建于1808年的阳和世居,建筑发生很大变化,为了增强建筑外围的防御功能,把围龙屋外围的横屋、倒座和门楼建高,有的还增加了女儿墙、枪眼和瞭望口,四角建成角楼,形成了城堡式围墙(楼)。

  根据深圳龙岗围屋外围结构不同,外围可分为围墙式、围楼式和混合式三种,以围楼式外围比较多见,如坑梓的龙田世居、坪地的吉坑世居、坪山的丰田世居、龙岗的环水楼围屋等,外围都是由二到三层可以住人的楼房形成围楼,充分体现了建筑的防御和住宿一体化;有的是围墙式外围,如坪山的大万世居、龙岗的梅岗世居和安贞堂等,围屋外围由四面城墙环抱而成,在紧挨着城墙里面建有一排较矮的单层房;还有混合式的外围,如龙岗的鹤湖新居和官新合围屋等,以鹤湖新居为例,它第二代人建的内围是围楼式围屋,但是到了第三代人建成围墙式外围,形成了混合式外围,可见围屋建筑是以宗祠为中心,越向外扩展,建筑工艺就越简单。

  (二) 城堡式后围楼的演变

  围屋的后围龙也随着外围的围楼(墙)提高而慢慢开始升高,建成围楼式后围,并把围龙屋最高点围龙的龙厅建高变成望楼,以加强整座围屋的后方防御功能,这就是后围龙向后围楼的演变。在龙岗的围屋中,最具兴梅地区围龙屋特点的是龙岗正埔岭围屋,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经多次扩建而成,先建成三堂两横一围龙和化胎,前面有月池、禾坪,是原汁原味的客家围龙屋(后来扩建了角楼、炮楼和外围),到了1808年建的阳和世居后围龙的整座建筑已开始升高,建成为围楼式后围,并把围龙屋的最高点后围龙的龙厅建高变成望楼,这样就加强整座围屋的后方防御功能,这就是后围龙向后围楼的演变。

  (三) 城堡式围龙屋的形成

  根据以上围楼“墙”和后围楼两处建筑的演变,形成了前为封闭式方形城堡围,后为“弓”形围楼的城堡式围龙屋,整座建筑变得更加雄伟和壮观,这就是传统式围龙屋向城堡式围屋的过渡建筑,如建于1753年的新乔世居,建于1803年的正埔岭围屋,建于1808年的阳和世居等。

  四、清中晚期形成的城堡式围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岗客家围也在不断地演变,因受地方、经济和宗法信念的影响,龙岗建筑出现了大与小、简单与复杂、单体与整体幷存的现象,不管如何演化,从始致终都是为了提高围屋的防御功能,形成建筑的“住”和“防”一体化,建筑以高、壮、大为特点,根据深圳龙岗城堡式围屋的结构和大小不同,龙岗城堡式围屋可分为四个种类,无倒座式围屋(中型)、带倒座式围屋(大型)、带倒座和后围的混合式围屋(特大型)和带炮楼式围屋(中型)。  

  (一) 无倒座式围屋

  龙岗无倒座式围屋建筑规模为中型围屋,一般以三堂两横四角楼为主,它比较接近围龙屋特点,围屋结构以祠堂为中心,两边横屋对称而建,因没有倒座,所以也就没有下天街,祠堂门就是大门(门楼),门口出来就是禾坪和月池,这就是龙岗无倒座式客家围屋,此类型围屋与特大型围屋相比规模可能相对较小,但它以小取精为建筑的出发点,如龙岗的龙田世居,为三堂两横四角楼围屋,相对规模较小,但是祠堂木雕非常精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 带倒座式围屋

  龙岗的客家围屋带一个倒座的较常见,建筑规模属于大型围屋,其建筑特点是以无倒座围屋建筑为基础,前面加建前围和门楼(倒座),倒座和祠堂中间形成天街,大门和祠堂门已独立分开,正面开三门,大门一般在中间,两边为侧门,两角起角楼,整个倒座是围屋的正面防卫和第一道防线,在整座建筑防御功能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龙岗属此类型的围屋较多见,以龙岗环水楼为例,建于清末,建筑结构为三堂两横一倒座,前有禾坪和月池,倒座高耸坚固,由三层围楼和两角楼组合成,前面还有约1.5米高的女儿墙,增加了城墙的高度,角楼、城墙和女儿墙上有抢眼和瞭望口,形成了坚固的正面防御体系,再与后面的两个角楼、两边横屋和后堂的围楼形成封闭式方形城堡围屋。

  (三) 带倒座和后围的混合式围屋

  为了围屋的防御性和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在是方形城堡式围和围龙式围屋的基础上,将“弓”形围龙进行改良,建成方形带角楼和望楼的后围建筑,这样前后建筑就形成一致性,也把“化胎”演变为天街,再加上祠堂门口与倒座两者中间也形成了天街,客家人故称它们为上、下天街,这样就由倒座、两边横屋和后围合成方形封闭式城堡围屋,这样就形成了龙岗特大型的客家围屋。

  根据围屋的规模可分单围和双围围屋,龙岗双围围屋的形成是围屋演变的最高潮,以龙岗鹤湖新居为例,始建于干隆四十七年(1782),占地25000平方米,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前面有月池、禾坪和两棵大榕树,外围房高有三层,角楼、望楼高有四层,建筑由内外围环套而成,以门楼、牌坊、下天街、祠堂、上天街龙天顶(化胎)和两个望楼为中轴线,两边横屋对称而建,建筑结构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是三堂六横两围一倒座的特大型城堡式客家围,整座建筑规模庞大和壮观。

  (四) 带炮楼式围屋

  清末民初,勤劳智慧的龙岗人们还在不断地加强围屋的防御功能,他在扩大建筑规模的同时,也向高度拉伸,形成制高点,在角楼的基础上拉高,建成炮楼,形成了炮楼式围屋,如璇庆世居、东升围屋等。以龙岗的璇庆世居为例,建于民国初期,建筑结构是三堂两横两炮楼围屋(后面两个角楼残存),前面两角的炮楼高有三层,在防卫时能够起到站得高、望得远、射得准。

  五、 清末民初混合式围屋

  (一) 清末民初客家和广府建筑相融合的建筑

  清朝以前在龙岗居住的广府系统的原居民,受康熙元年(1662)“迁海令”的影响大部分人迁移他乡,留下一座座荒废的房子,到康熙七年的“复界”后,粤东迁入的有些客家人,利用荒废的广府建筑加以改建,同时共同生活在深圳龙岗的广府人和客家人的建筑风格也在相互借鉴和影响,这样就形成两种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围屋,以龙岗的圳埔岭大围为例,建筑风格为广府围,建筑布局以中心街巷为主,左右排屋为纵六横七排列,有李和严姓的两个祠堂建在左右两边,是传统的广府建筑,但前面已改建成客家传统的半圆形月池,现在里面住的是多姓的客家人。

  (二)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

  深圳龙岗地处沿海一带,比较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到了民国初期,部份华侨回到祖地盖房,建学校和医院等,他们把西方的资金和西方的建筑风格一起带回来,建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座建筑是中式结构,外形为西式装饰,如圳埔岭张氏炮楼院、璇庆世居、平湖刘铸伯学校等。以龙岗璇庆新居为例,建于民国初期,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建筑结构为三堂两横两炮楼,两横屋和后面两角楼只残存墙脚,半圆月池已填平,房屋的炮楼、门、窗和山墙的灰雕图案以西式为主,如大门前廊三个西欧式拱门,还有拱形窗罩、门罩和西番莲式山墙,都是西式风格,但是整座建筑结构和木雕图案还保留传统的中式风格。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深圳古代简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页168。

  2. 张一兵:《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页43。

  3. 深圳文物管理委员会:《深圳文物志》,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页147。

  4. 龙岗普查队《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