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会市文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梁灶群(梁灶群,四会市博物馆。)

  【中文摘要】文物部门应充分发掘文物资源,把文物资源整合起来,让文物资源"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发挥文物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物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四会市 文物资源 几点思考

  Abstract: Bureau of cultural relic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cultural resources to take part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realize that cultural resources can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Sihui cultural resources several thoughts

  

  一、四会市文博工作的回顾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 馆舍变迁

  四会市博物馆于1985年5月4日正式成立。馆址暂设文化馆内,这时期的博物馆实际上是一个“挂牌馆”。1989年7月,馆址改设在县文化局二楼的一个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兼作文物库房。随后,县政府拨款加固了博物馆的门窗,新安装了一副防盗拉闸铁门,添置了保护收藏文物的木柜等。1993年1月,博物馆搬迁到市区中山公园内县图书馆五楼一个约20平方米的房子作办公室兼文物库房,到县财政大力支持,落实经费,安装了防盗铁门、铁窗防盗网,新装了电话,逐步添置了藏品铁柜、灭火器等。1999年9月1日,市博物馆正式搬入了市府旧大院内原车队康乐楼作为馆舍使用。2003年3月,市政府拨款5万元为博物馆安装了文物安全保卫监控报警系统设备。但由于该监控设备耗电量大,市博物馆经费短缺,无法支付其费用而在使用两年后停用。

  2008年1月重新修缮博物馆,馆容馆貌焕然一新。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空调和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办公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由于原来安装的文物安全保卫监控报警系统已损坏,2008年初另行安装了红外线防盗系统设备,并加固门锁,尽力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但与库房达到三级防护风险的设备要求相差甚远。

  现在的四会市博物馆虽然有了馆舍,但因为是面积小,只有160平方米,因此一直未能举办文物展览等宣传教育活动。

  2. 人员增加

  四会县博物馆成立时,由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管理。1989年7月,县编制委员会发文核定四会县博物馆为股级单位,隶属县文化局领导,定编人员2人。2003年7月,市博物馆编制增至5人。目前,市博物馆在编人员5人,实际在职人员4人,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学历各1人。按学科分类,中文专业1人,会计专业2 人,其中初级职称人员1人(会计专业)。遗憾的是没有文博专业的人才。

  3. 文物藏品保护

  1985年,四会市博物馆得到了省博物馆和省文管会流散文物科的重视与支持,获得了赠送的52件文物藏品和无偿调拨的150件(套)缉私文物藏品。

  1990年5月,县博物馆对所有文物藏品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清理和登记立总册的工作。经过清理,包括过去历年收集回馆的和省有关部门赠送或调拨的件、套文物在内,入册的文物藏品总共266项。1997年3月,省文物鉴定站彭如策、宋良壁等专家前来市博物馆首次进行文物藏品鉴定分级工作。经鉴定有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00余件。

  2003年按上级要求,进行了系统的清点、统计和分类工作。而对未定级的一般藏品,仍未作清理、核实和建档。按照过去总册登记和定级藏品对照核实,四会市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总数有389件(套),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包括待查)119件,一般文物268件(套)(未包括1990年后发现、发掘、收集及追缴回馆收藏的文物)。按照藏品分类,有铜器32件、丝织品2件、文房四宝3件、自然标本7件、瓷器168件、钱币22件(974枚)、玉器7件、金银器2件、竹木牙角15件、古籍8件(本),还有其他类包括陶器45件、锡器1件、贝雕9件、泥塑2件、碑记11件、石匾4件、柱础12件、石雕3件、墓(城墙)砖16件、革命文物(含武器)15件、近现代用品5件等,合共389件(套)。

  2008年3月至10月,市博物馆用了半年时间完成对文物藏品进行清点、核对和建档工作,完善交接责任制度,落实文物库房管理责任。过去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如文物定名不规范、计量方法不统一、账册卡片记録不完整,照片残旧等。经过这次清点核对后,重新规范了分类账上各栏目记録,藏品卡重新填写,文物档案逐步建立,藏品存放方位重新排定,库房安全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由于我市文物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我市博物馆文物藏品也有所增加,现有文物藏品 403件,为我市建立博物馆新馆、展示地方史龢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文物藏品的保护,不仅落实专人值班和法人代表负责制,还加强“双铁”安全保护措施。单位职工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展览场地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文物藏品尽力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二)文物编撰与宣传

  1989年9月,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广东省文化厅编辑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首次出版发行,四会入选图集的文物条目包括了已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过去经过科学发掘的古墓葬等共37条。

  1989年8月10日起,根据中央和省、地(市)有关指示精神,四会县首次开展了大型的“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宣传月活动,全县掀起了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宣传和学习热潮;县博物馆2人深入到全县乡镇5个片区,分别召开了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和兑现政策颁奬会,共有20个献交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和奬励。自此以后,四会博物馆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实际需要,积极做好学法守法执法、宣传贯彻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好馆藏文物,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文物维修、征集、发现和收集、依法追缴被私挖、私卖的文物等工作。

  2006年市文化部门编写了《四会文化遗产志》初稿。其中收録文物条目共34条。2008年7月市博物馆协助由省博物馆资料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志·广东分卷》有关四会市博物馆的内容。2008年9月协助肇庆宣传部组织编写的《肇庆文化遗产志》有关四会的文物部分资料整理工作,共收録了文物图片条目共29条。协助四会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四会十品》中“传承品”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编撰工作。

  (三)文物普查

  1983年3月,四会县人民政府成立四会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4名办公室成员及区镇文化站干部等共8人,于7月参加了肇庆地区第三期文物普查重点骨干训练班。1983年4至9月,全县区镇陆续成立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以文化站干部为骨干力量开展普查工作。并以四会镇为试点,县镇联合开展全镇文物大普查。1983年10月四会镇试点普查暂停,普查办举办了历时7天县文物普查骨干学习班。县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等干部和职工及各区镇文化站干部参加了学习和培训。

  1983年11月中旬-1984年3日底,普查办通过总结前段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转上查阅县志及其他有关文物的档案资料的工作,走访县内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老一辈知情人士,基本弄清了全县文物古迹的分布情况和线索,并系统地和详细地编制出各区镇所属的《文物古迹分布待查一览表》、《补充待查表》,下发到全县各地,起到了具体指导和促进作用,并为以后的全县三级联合普查验收工作,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1984年4月至年底,全县文物野外普查圆满结束。通过初步普查,基本查清了全县文物古迹的分布和毁存情况,发现和收集了一批史志无载的文物或线索。1985年1月,王锦湘被评为“广东省文物普查先进分子”。

  2007年4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四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物普查工作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2007年9月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各有关部门明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学习《通知》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10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四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文物普查办公室,普查办组织5名人员组成普查队,为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普查办制定了《四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对四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总体要求、内容、范围、原则、实施步骤、数据和资料管理、宣传、总结与表彰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07年10月,市普查办组织4名普查员参加在肇庆举办的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四期培训班。2008年1月,普查办派出1名普查员参加在顺德举办的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员培训班。2008 年6月下旬普查办对全市13个镇(街道)的52名文物普查联络员进行培训,使联络员瞭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普查的对象、要求及办法,掌握拟调查对象的文物性质、历史价值以及文物辨别的基础性知识,使联络员能准确地填报四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线索表,并报市普查办,为田野调查作准备。

  今年6月,四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根据《四会市“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利用“文化遗产日”时机,以图片展览、发放宣传单张、悬挂宣传标语、电视公益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扩大了文物普查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该项宣传活动还深入到部分乡镇和学校。

  今年11月,对我市属于复查文物的3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田野调查。

  (四) 考古发掘

  1973年省考古队发掘清理了位于肇庆市高新区(原四会市大旺华侨农场)文德岗鸟蛋山麓的鸟蛋山战国墓,年代属战国早期或略晚。该墓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蔑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坑腰埋陶罐1件、砺石3件。

  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面有青緑或墨緑色的氧化层,甚光滑。据专家考证,这批青铜器的花纹式样,多与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相同或相似,但也有一些为北方所未见,具有岭南特色。它的发现,为研究广东先秦青铜器时代的文化以及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1974年省考古队在四会市下茆镇江明村委会欧园村高地园发掘战国墓2座,年代为战国早、中期。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1号墓出土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孟和陶瓿,碗、盒等14件;砺石2件。2号墓出土青铜鼎、短剑等4件,陶瓮、瓿、盒、碗等5件。

  与鸟蛋山战国墓相比,这两座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绘陶器,青铜器有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品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建国以来至今西江流域战国墓出土中同类形制最大的一种,独具一格。该墓的发现,为研究四会乃至广东先秦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1995年7月,新开过境公路“四连线”中市区白沙村路段发现了南朝墓2座,市博物馆配合省考古所专家保护现场,同时做好各项发掘筹备工作。直到10月中旬,市政府拨款27000元,由省考古研究所到场进行发掘清理,出土文物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

  2003年4月,四会市江谷镇田心村委会江边村细岗腰处(土名)、村民在开山种植柑桔,在挖土时发现了一座唐墓,市文化局、博物馆立即到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挖,为小型单券顶砖室墓,出土陶罐一个。

  2006年5月四会市南田水库山地推土工程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5月11日,由省考古研究所到场清理发掘,该墓是单券顶砖室墓,在本省尚属少见,尤其是用十二生肖砖雕陪葬镇墓。出土有瓷罐、砖雕等文物共13件。经初步考证鉴定,该墓年代为唐中、后期,距今约1200多年。

  (五)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四会秦时设县,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四会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藴含着四会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四会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四会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市现存古建筑、古桥梁、古墓葬、名人故居和革命纪念地等不可移动文物30多处,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市二千多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

  在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2008年9月江头乡农会旧址(含陈伯忠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5处,其中古遗址类有大岗头寨堡遗址1处,革命纪念碑(墓)类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赖西畴烈士墓、陈伯忠烈士墓等3处,古墓葬类有文天祥祖墓、卢宅仁墓卢福夫妇合葬墓等3处。古桥梁类有窖坑桥、龟石桥等2处,古建筑类有宝林古寺、宝胜古寺、陈氏宗祠、曾公祠建筑群、罗氏世祠等6处

  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方针。多年来,我市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宝林寺等10多处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2002年8月,市政府拨款修葺了陈伯忠、赖西畴烈士墓。2003年6月,市政府拨款维修了黄田江头乡农会旧址的瓦面。2004年3月,宝林寺筹资金50万元,进行全面修葺,重点维修了第四进。2005年5月,宝胜寺筹资金15万元修缮了广场和香亭。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善的保护。

  1986年,县政府公布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9处。1993年8月,县政府成立文物“四有”工作领导小组。 1994年2月,市政府发布《关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公布》(四府发\[1994\]6号,含建设控制地带)。4月,文物保护单位的云石保护标志和说明碑全部刻制完工,立标工作随即开始。1995年6月,文物“四有”工作已经完成了“三有”,转上第四“有”的科学记録档案中的测绘图纸工作。1998年2月,11月,市博物馆收到肇庆市文化局援助“四有”拨款,完成了四会市文物“四有”工作。

  2002年4月,市政府核准公布了四会市第二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7处9个。2006年7月,四会市政府拨款3万元,进行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

  二、对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存在问题 

  1. 我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目前呈“两差”现象:一是保护条件差,缺少必要的保护人员和保护经费,导致文物保护单位遭自然或人为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保存现状差,不少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或人为损毁严重,有的甚至濒临毁灭。具体表现在:

  我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建筑类、碑刻类等,因洪涝、风吹日晒、空气污染等自然侵袭而遭损毁现象严重。如陈伯忠烈士墓,由于开挖鱼塘和山体塌方,控制地带和台阶已坍塌。另外因为城市改造、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等,对文物保护单位或盲目拆旧建新,或随意改造,或挪作他用,或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乱搭乱建等,致使文物保护单位本体或其周边环境风貌遭到破坏。

  其中如威井的天飞庙,下茆的宝华寺及塔,营脚的六祖寺,四会镇的龙华寺及塔,姚沙的华严寺等在解放初期就已被拆毁,姚沙贞山的贞烈祠,陶塘的莲花寺,塔崀的荷赖塔等在“文革”初期被拆毁,姚沙二盘谷中的摩崖石刻,在1982年被筑铁路的石工队全部炸毁,四会镇明代古城池所残存的北城门及城墙,因城建新规划也于1985年10月已被拆毁。现在只剩下墙基一些砖头,在墙基上是一座座民居,甚至大多数墙基的遗迹也荡然无存,代之的是高楼大厦。

  这说明瞭在我市在建设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愚昧、无知、狭隘、偏见等现象,使我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再如,六祖寺遗址座落于四会市龙甫镇营脚村委,寺前村背的山坡上,占地面积十三亩,遗址(原建筑)面积735平方米,寺建筑深二进附以两边厢房、坭墙石柱、木架瓦面结构,仅存正殿面积150平方米已属(危房)。该遗址是六祖惠能遇会而藏的历史代表性实物,始建于唐末,距今约1100年。在四会的历代《县志》均有记载,从地名、特征、周边村落都与六祖隐藏四会相符。根据寺内石柱刻载,最后一次维修是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国恩寺弟子维修,保留至民国期间曾作私塾之用,1958年是集体粮仓,1969年改为营脚小学,1985年小学迁出,村民作牛栏、猪舍之用,因失修而倒塌,寺内石柱、碑刻、石牌匾等散失在附近村庄和田野。记载中的原“六祖奄”因年久而踪迹难寻。后来为弘扬六祖文化,在风景名胜区贞山,以仿古园林式设计,建成了颇有规模的六祖寺。

  2. 当地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澹薄,对文物工作重视不够,致使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经费短缺,导致不少文物保护单位因自然或人为损坏而无资金维修,面临毁坏。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无力招聘专职保护人员,导致文物保护单位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无法实现技防、物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

  如位于四会市威整镇威整村委会甜竹坑村罗氏世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初为二进,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成三进并置左右厢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改山墙为镬耳式风火山墙。但因年久失修而破旧,两侧房屋几乎倒塌,急待整修。还有许多古建筑电线老化隐患严重,因缺专项资金无法启动维修。 

  再如彭泽民故居。 1987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了彭泽民故居,2002年4月,市人民政府以“名人故居”类别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通告》形式予以公布,2003年,我馆对该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及时修葺。为此,市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村委会进行修葺磋商,并与彭泽民的同宗兄弟商讨维修的相关事项,遇到了房产权属问题,彭泽民只占房产面积的四分之一,其同宗兄弟提出,如果修葺好故居,全部作展览使用,要无偿安排三间屋地并建成使用。基于权属问题,自1987年维修以来,彭泽民的生平资料图片展览一段时间后,已经作为柴房使用,长期堆放杂物。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多次做思想解释工作都无济于事,2006年,建立了保护标志。村委会、街道办事处提出,如果以投资建房产兑换,倒不如在村口建彭泽民纪念馆,不但交通方便,而且有利于宣传使用和各项活动。但由于经费等种种原因,修葺彭泽民故居和兴建彭泽民纪念馆的工程至今未启动。

  3. 缺乏专业人才,工作难以开展。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市文物机构设置较晚,工作人员从无到有,有所增编,但人员都是中途调入,专业知识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至今还没有一个文博专业人员龢熟练操作电脑的档案管理员,更没有文物展览场所和专门的设计人员。由于专业人员匮乏,致使一些文博工作难以开展。

  (二)原因分析 

  1. 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有些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草率的态度对待文物保护。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2. 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占有出土文物,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

  3. 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4. 不重视培养文博人才。体制关系制约着人才培养发展,受编制的控制,需要招收、引进的人才进不来,人才结构得不到优化和改善。对职员的培养缺乏财力支持和保障,近些年这项工作几乎停止,文博人员无法得到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只能是应付工作。

  (三)几点思考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文物宣传,增强保护意识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使他们逐步瞭解懂得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如何保护文物等,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他们依法保护文物的观念,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絶村民有意或无意损坏文物保护单位事件的发生。

  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四会市人民广播电台、四会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全面介绍四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编辑出版《四会文物胜迹》、《四会库藏文物精品图録》等,使全市人民瞭解我市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瞭解四会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激发热爱四会、建设四会的热情。

  2. 引起政府重视,列入议事日程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一二把手,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3. 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护文物

  我市文物业务费,间或有少量的应急专项拨款,而多年来维修的文保单位有10余处,差额部分都是由当地企业、群众筹资解决的。而当前我市部分农村的村级经济和群众的资金还相对有限,筹资困难,致使许多急需维修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苦于资金而无法实施维修。应根据上级要求,每年从市城乡建设费中划出经费作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濒临损毁的文物得到及时的抢救性整修和维护,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4.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当前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更是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工作专业队伍。 

  要建立起合理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实用的文博人才队伍,为繁荣和发展我市文博事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智力支持。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制、奬励等有效手段,促进人才迅速成长。要积极招聘,引进文博专业人才,充实专业队伍。要对现职员加强培养,提高业务水平;要求非专业人员学专业,补充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四会市博物馆新馆现已进入第二期工程装饰工程阶段,期望博物馆新馆尽快投入使用,推动四会文博事业的发展。

  5. 开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资源

  要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机,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在调查、登録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同时,对已登録的包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四有”工作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性工作,市文物部门要保质保量完成,将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政府公布的每一处文物保护单位,要及时成立保护机构,组织专人开展并完成其保护范围划定、护档案建立等工作,与此同时,对符合“晋级”条件的,还要积极做好晋级申报工作。

  要充分利用正在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发掘、抢救、保护龢利用我市古村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彻底摸清我市文化古村落的类型、分布和特点,确定和申报一批文化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确保古村落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确保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推出1至2个集文脉寻踪、乡情野趣、生态休闲和红色传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示范景区。

  2010年前,完成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古村落的资料准备、报送工作,力争我市有2个以上文化古村落成为国家或省级文化古村落。完成文化古村落保护建设规划的编着。完成文化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完成摄録、印制和编撰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传统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间传统工艺等于一体的《四会文化古村落》电视宣传片、光碟、画册、文化遗产集成丛书。选择2个以上有特色、有规模、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古村落,通过招商引资来整合开发,合理配置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四会文化古村落旅游产业品牌。

  2012年前,按照文化古村落保护规划,完成文化古村落保护性建设,申报一批四会市历史文化古村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改善交通、美化环境、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完成所有文化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四会文化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

  6. 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挥作用

  在做好文物保护前期下,要加强文物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我市的彭泽民故居、陈伯忠烈士墓和雷国光、唐钧谷纪念碑等文物保护单位,应使之成为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共青团、少先队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对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全社会认识到文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再者,让文物资源“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位于四会市罗源镇铁坑村委会铁坑村曾公祠建筑群是清代建筑。包括闻乔曾公祠、衍荣曾公祠及秀水书室,两祠一室并列,中间互隔巷道,布局独具特色。闻乔祠建于干隆年间(1736-1795),有大门、太公厅等二进,占地面积253平方米。建筑为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形制矮陋古檏;衍荣祠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有大门、前厅、大堂等三进,占地面积398平方米。建筑为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结构,高大宏敞,左右有廊庑、梁柱,瓦面有装饰,比闻乔祠美观坚固;秀水书室建于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为单间两耳房结构,入门为厅,厅后小院,厅左右耳房为读书之所,占地面积137平方米。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今年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兴农工程龢民心工程中,秀水书室用作“农家书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知识,能够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同时还能够促进读书用书,丰富文化生活。在古代家塾即“私塾”、“家学”,是直接由宗祠开设、供本族子弟读书的场所。“农家书屋”的作用与在古代宗祠“设家塾以课子弟”的功能同出一辙。在四会市像这样的设有书室的宗祠还有五处,应合理利用。

  我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要充分挖掘文物资源,为我市旅游业服务。如古法造纸第一村——邓村,是我市历史文化底藴的体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位于四会市贞山街道白龙村委扶利村的张应之祖屋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建筑总面积1250平方米,住屋六座,聚会堂一座,炮楼一幢和地下隧洞。建筑结构采用花岗岩石块台基,条型青砖墙体,木架瓦面。硬山顶脊饰,配以浮雕、壁画。聚会堂建筑和古祠堂无异,石、木柱兼用抬梁式木架结构。现在作“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展馆使用,成为古建筑和旅游观光集于一体文物保护单位。

  总之,文物部门应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充分发掘这些文物资源,把这些文物资源整合起来,为我市旅游业服务,以弥补我市旅游业缺乏文化内涵的弱点,从而发挥文物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而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物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