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陶器修复中补全和喷彩的运用



  段 萍(段萍,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文摘要】意大利的文物保护和修复有着较为完整的思想和理论。在文物补全方面一直遵守着可辨识性、协调性和可逆性原则。补全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整体美观和观赏效果,运用喷彩法对器物补全进行处理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内容。 

  【关键词】陶器 修复 喷彩   

  Abstract:Italy has the perfect and comprehensive theories and ideas o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There is a principle to obey about identifiability, harmony and reversibility of padding. This article mostly introduced the superiority and validity of spray decoration which method invented by professor Giovanna Bandini. The spray deco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step of restoration and it is very validity way to conserve and restore the cultural relics. 

   Key words: pottery restoration decoration spraying

  

  一、 前 言

  意大利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着较为完整的修复思想和理论。在文物补全方面一直遵守着可辨识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可逆性原则。鉴于这三点补全原则的要求,陶器的补全通常使用医用牙托粉(POLYFILLA)和石膏粉加天然矿物颜料混合,调制成与器物颜色协调统一并略浅于器物的色浆,对器物进行补全。补全过程中由于配色、时间掌握和缺损部分状况的不同,会出现颜色不同,色彩不均的情况,这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追求修复的整体美观,需要运用喷彩法对器物进行补救。

  喷彩法是使补全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在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已广泛使用。本人在中国-意大利合作举办的文物修复培训班学习期间初次接触,由我们的老师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Giovanna Bandini教授发明幷亲自传授,在后来的修复工作中反复实践和运用,收到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喷色法不仅丰富了传统的修复方法,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接受和使用。

  二、陶器的补全

  器物的补全在整个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补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修复的效果。在实施补全之前,应对器物缺损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然后确定最终的补全方法和材料。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制作底托

  在器物的空缺处用受热变软的蜡片作底托,用手术刀修整使蜡片与器物空缺处贴紧吻合然后四周用胶带固定。

  2.补全材料色块试验

  用医用牙托粉或石膏粉加天然矿物颜料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制成试验色块若干,待其乾燥后,对比色块和器物,不断添加和减除,进行筛选,最后选择与器物颜色相近并略浅的色块配方进行补全材料的配比和配料工作,配料应一次性准备充足,以免造成不够用再二次配料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二次配料出现补全部位颜色不均和色差的问题。

  3.制作填料色浆

  将选择好的矿物颜料和石膏粉按一定比例准备好后,用细筛过滤,使配料更加均匀和细致,慢慢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其比例为10:3,使填料充分溶于水中,不断搅拌,排除气泡,制成石膏色浆,如果色浆中有气泡存在,就会使填补的器物出现空洞而影响补全效果。如果用医用牙托粉配色浆则相反,先在容器中放入配好的色粉再加入清水搅拌调匀,制成色浆。

  4.填补

  由于石膏色浆凝固较快,所以,填补器物空缺时,一定要动作敏捷,快而不乱,如果器物补全的部位较多,需要分几次进行填补,那么填补相隔时间就尽量要短,以免出现色差。具体操作如下:

  将石膏色浆快速倒入蜡片底托上,先从边沿处开始填入,再用竹签将色浆捣入茬口边角处,确定填实为止以免留下缺口,再填中间并高于器物表面,这样有利于修整,然后快速将多余的色浆用脱脂棉擦去,再用去离子水将器物擦乾净,待石膏色浆完全固化后,用手术刀对补全表面进行修整,使修整后的表面略低于器物表面1-2毫米,再用200#砂纸打磨,使表面更加光滑、整齐,给人一种器物表层脱落,露出陶胎的感觉。

  三、喷彩法的运用

  补全后的器物,由于石膏和天然矿物原料本身的原因和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补全部位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现象。比如:器物需多处补全,每处颜色略有差异;补全面积较大,不能一次完成,颜色出现分块现象;石膏与水混合时产生气泡,固化后出现少量孔洞,用湿毛笔沾石膏填补,填补处与其他部位的颜色不统一;石膏中含水量的不同,导致颜色的不同;准备的补全材料不充足,两次配制的颜色略有不同等。补全表面颜色的不均匀,是补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用喷彩法对补全表面缺憾的部分进行二次处理,是达到整体美观,追求器物完美视觉效果的最佳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喷彩前的准备工作

  将需喷彩处理的补全部位用手术刀、刻刀、细砂纸等工具将表面处理平整、光滑,并低于器物表面1-2 毫米。用1%-2%PARLOID B72丙酮溶液涂刷一遍。涂刷PARLOID B72有两种作用,一是对石膏表面进行加固,二是若喷彩效果不理想,可以通过用丙酮溶解PARLOID B72形成的保护膜来除去喷彩层,重新喷彩。涂刷完后,用塑料膜和纸胶带将石膏周围器物的本体遮盖起来,防止喷彩喷于器物表面。

  2.喷彩

  喷彩所选用的颜料以丙烯颜料为主。将各种颜色的丙烯颜料分别挤在口杯中,加水溶解,用牙刷沾色,将多余的颜色用棉花或吸水纸吸取,左手拿牙刷,在20-30厘米距离外,用右手的食指抠动牙刷,均匀喷色。为了使喷出的色点均匀,可以先对吸水纸喷色,待色点小而均匀后,再对石膏表面进行喷色。注意每次喷色都不要过多,通过多次反复,达到理想效果。喷彩完成后,在涂刷一遍PARLOID B72,保护喷彩层。

  3.喷彩法的颜色要求

  不同的器物采用不同的颜色效果,如红陶,可以选用红色、橙色、黄色、緑色、蓝色、赭石、黑色等,喷色过程中使用的暖色多于冷色,主要的色调应呈现出暖色调。而其他颜色的陶器,喷色后的主色调要与器物本身的色调相近似。为了体现不全的可辨识原则,完全干后的颜色,总的效果要比器物的颜色略浅。

  4.喷彩法的优越性

  喷彩法是一种陶器补全表面的处理方法,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对材料和设备要求也较低,经过喷彩处理后的陶器补全会显得更加美观,加强了器物整体修复效果。同时,喷彩法不仅运用于陶器的补全而且也可以运用在其它材质器物的补全上,如,使用环氧树脂补全的青铜器,使用喷彩法处理同样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四、总 结

  修复是一门学问,补全也同样具有科学性。补全的好坏直接影响器物的健康、完整和美观。在补全时应从科学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补全材料和方法,以确保可辨识性、协调性和可逆性的特征。

    文物的补全和喷彩,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存和展示文物,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尽量少地人为干预,尽可能多的保留文物上的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原有的历史真实性,遵循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艺术的修复原则,使补全喷色处理后的陶器,在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能更加体现和反映出器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从而达到保护修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慧琳:《文物修复与养护》,万卷出版社2005年版。

  2.段萍:《素面夹砂红陶瓮的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第2期。

  3.《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五号《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文集》,2001年。

  4.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Giovanna Bandini教授教学讲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