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打造南粤新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特色品牌



  秦兆年 刘达莲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2009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广东省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广东可称排头兵),但广东教育的发展,城乡差距很大。如何缩小差距,加速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这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现状调研

  (一)广东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现状

  近10多年来,我们先后40多次赴广东省各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进行科教扶贫;10次赴西部地区进行科教扶贫,总计进行各种讲座、谘询、展示、培训300多场次,听讲师生达4万5千余人。同时进行调研,从对比中发现广东省50个山区县、16个贫困县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滞后于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百亿工程”(即投入100亿元,为西部地区农村53万所中、小学配置电视机、DVD机、卫星接收装置及电脑等),而广东省无此经费投入。2008年和2009年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要求:农村中、小学要实现“班班通、堂堂用”(指电视教学)。而我省农村中、小学没有配置电视教学系统,无法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故广东农村中、小学大都是用黑板和粉笔讲课,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20世纪配置的幻灯投影设备,由于观念落后(认为此设备已过时、落后)及技术落后(不会创新使用),大都被“束之高阁”或当废品处理。据调查:龙川县有幻灯投影设备3000多台;梅县有幻灯投影设备2300多台;新丰、清新、阳春、乐昌、阳山、和平、连平等县都有1000多台幻灯投影设备。

  (二)广东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

  归纳起来,广东农村学校教师主要体现为“三多三少”:即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民转公”教师多,骨干教师少;非师范教师多,英、体、信息技术教师少。而且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还是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农村教育部门领导现状

  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及中、小学校长,看到城市院校无论教室大小,全部配置大投影的电脑多媒体设备,也希望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但教育经费有限,故出现高档的大投影电脑多媒体设备“买不起”,已有的低档幻灯投影设备“看不起”,认为已落后、过时少,将其束之高阁,只能靠黑板和粉笔授课,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HJ]
二、技术措施[针对我省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边帮扶、边调研、边创新,14年里研究出13项成果,其中有3项获国家专利,3项获奬。2004年、2005年两次应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老年人才论坛会,并在大会上介绍“科教支农、智力扶贫”的经验。我们创立的“光动媒”特色教学,实现电教资源的综合利用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又省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特色品牌,不仅可以改变我省农村教育滞后西部地区的状况,还可使我省成为新农村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排头兵。此成果不仅适用于新农村的教育,也适用于城市院校的教育(城市院校无论教室大小,全部配置大投影的电脑多媒体设备,这样既不符合实际,又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还可推向海外发展中国家。因而,该成果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3个部委联合在北京举办的2005年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2008年该成果入选“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览”。《南方月刊》2008年第13期以《“老科研”:退休没有时间表》为题对科教界“常青松”——秦兆年做了报导。]

  (一)特色品牌之一:贯彻勤俭节约精神,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技术资源

  我们针对城乡院校90年代配置电脑多媒体教学,研究出“光动媒”特色教学,实现教育技术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出用一张纸或胶片就能做出高质量动态效果的教学软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9  2  40771  0)。这项成果不仅使电脑多媒体教学如虎添翼;还使幻灯投影设备重获新生,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各院校均配置“两机一幕”进课堂(指:幻灯投影器、録音机和银幕,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有投影器20多万台,价值近1亿多元。新丰县科技教育局寄来题为“科教支农,支到根本”的感谢信中写道:“县一中的卢校长说,采取秦教授的多媒体与常规媒体组合教育新方法,每年至少能为我校节省经费10多万元”;信中又说:“现代动态投影技术的运用也将使我县面临淘汰的价值50万元的1000多台常规电教设备(指投影器)重新发挥了作用”。

  按照国情配置现代教育技术(电教)设备,既实用又节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和我国电教重新起步30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各种媒体在教学中都有一定作用。我们要更新理念,学校不一定所有教室都配置电脑多媒体,应按实际需要配置,实现电教资源的充分利用,这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课室就节约上万元。各院校应根据课室大小和经济状况配备现代教育技术(电教)设备,一般的配置模式:

  (二)特色品牌之二:“光动媒”电视展示系统,实现“一机多用” 

  我们针对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百亿工程”,创新成果:“光动媒”电视展示系统,使电视机不仅可以看电视、放光盘,还可以用于面对面的授课,可以板书、画图、展示资料、标本、实物、动画软件,还可以演示物理、化学等实验教学,既扩展了电视机的教学功能,提高了教学质量,还节约了教育经费,起到类似电脑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而经费投入一个教室就节约近万元。该成果2007.12.26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0720047902.6)。2008年7月1日广东省新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帼英、副主任许德立等约见了我们汇报“光动媒”新科技情况,次日专门发了《会议纪要》2008年第四期,纪要中写道:“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推广‘光动媒’教学技术,对提高贫困地区多媒体教学水平,改善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手段,拓展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域,都具有显见的意义。特别是秦兆年夫妇13年科普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的精神,令人钦佩。关于在我省推广‘光动媒’电视展示教学系统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分为两个部分来推进。一是在山区、贫困地区、老区的学校进行推广。建议直接向省教育厅提出,纳入省教育厅的整体部署。二是在山区、贫困地区、老区的镇村、社区进行推广。拟结合下一步省关工委推广江苏南通‘校外辅导站’经验,在建站过程中把‘光动媒’电视展示教学技术引入。”

  (三)特色品牌之三:“五整合互动式”立体化教材

  “五整合”:即在教学中把政治与技术、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艺术、学习与创新整合在一起,师生互动。把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采用立体化教材进行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节约教育经费。真正落实胡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要求。

  为了普及推广 “光动媒”特色教学,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在2006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的通知中说:“经过了长达半年的精心策划、组织,我校今年共组建了75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除了保持往年的特色项目外,今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发挥师范教育和专业优势,着重开展‘光动媒’特色教学技术推广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7年教务处在04级大学生的教育实习前,组织全体实习生进行“光动媒”特色教学的专题讲座,并组织22个教育实习的团队,进行两天的“光动媒”特色教学培训,赴各地普及推广。2008年5月21日教务处邀请我们为广东省农村教育硕士生讲授“光动媒”特色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都获师生好评。

  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方苞,对这种教学模式十分赞赏,资助5万元,在阳春市(2006.11)和梅县(2007.5)进行“光动媒”特色教学的试点,主任方苞亲赴阳春市听讲和指导,方苞主任讲:“今天秦教授夫妇,为了培养年青这一代,他们尽心尽力,想了很多办法,创造了‘光动媒’新科技,他们把这一套传授给各学校。老师们听了课,回去可以教。更重要的我想通过这次培训,引起同学们对学科技的兴趣,一生会受益无穷,而且对国家贡献也就大了,这是我们省关工委为什么要支持这件事,目的就在这里。我们秦教授为什么不仅自己没有所得,还把自己的收入拿出来送给大家,为什么?目的也在这里”。梅县教育局在网上报导:“两天的培训课,秦教授、刘老师采用综合教学法,把政治与技术、教书与做人、理论与实际、教学与艺术、学习与创新整合在一起;把传统教育媒体(文字、语言、体态语言、图表、模型标本等)与现代教育媒体(幻灯投影、电视録像、电脑多媒体等)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详细地讲解了‘光动媒’技术的使用方法,胶片的制作,动画设计等技术。两天时间的培训,给参训老师一个全新的感觉,很快学会了基本的‘光动媒’技术操作、制作。同时,7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为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也深深地鼓舞了参训的老师们。” 

  2008年8月20日阳春市崆峒小学寄来了三年进行“光动媒”特色教学试验的公函,原文如下:“自2005年秦兆年副教授把‘光动媒’带到我校,我校作为阳春市唯一的‘光动媒’特色教学基地。几年来,我校经常运用‘光动媒’进行特色教学,学生上课时兴趣浓厚,并纷纷进行实验,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三年来,我校围遶‘光动媒’教学进行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全体教师每人每期制作一件‘光动媒’课件,每级组每期上一节‘光动媒’教学优质课。几年来涌现出大批教学能手,如张晓棠老师《植物体内水分的循环》一课,严业娱老师《蝙蝠》一课,李彩枚老师《青蛙的循环系统》等均得到全体师生的好评,并获得学校的奬励。通过‘光动媒’教学,给学生直观性强,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运用‘光动媒’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使‘光动媒’在阳春发扬光大”。

  (四)特色品牌之四:开展“光动媒”技术科普进社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为了使全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国务院2006年3月20日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包括: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要求:“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我们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组织老中青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在职教工也参加),人人献爱心、做义工,开展“光动媒”技术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取得成效。我们利用暑假“三下乡”进行科普宣传;寒假进行科普讲座公益活动;白天在街头广场进行科普展示;夜晚在公园进行科普宣传;我们专门为关注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家庭妇女、聋人学校、盲人学校及智障儿童)进行科普讲座,并举办科普大庙会及对教师和青少年科普培训等,都取得了好的效果。并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利用节假日义务加班,先后编制《青少年成才》综合素质教育系列软件12张光盘,即:(1)多种形式宣传荣辱观;(2)公民道德建设》;(3)《做人与育人》;(4)保护生态环境;(5)人生价值/理想与创业;(6)当代有志青年;(7)挽救“网瘾少年”;(8)互联网成瘾综合症;(9)英雄与先烈人物精选;(10)夕阳正红;(11)用电脑多媒体,提高政治课教育质量;(12科普影视一分钟。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该光盘为社会公益版,免费赠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先后已向各单位赠送各种软件6500多件。在共同编制软件过程中,师生都获得思想政治与业务技术的双丰收。其中多种形式(传单、漫画、歌曲、投影片、影视、电脑软件等)宣传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软件,师生观看后,主动要求复制。华南师范大学关工委、宣传统战部、团委、广东省关工委先后复制千余套赠送各单位。 

   学院最近以“光动媒”技术科普进社区活动为科研课题,向广州市科技局申报立项,2007年9月21日广州市科技局正式批准立项,拔款5万元,现已组成60人参加的老中青三结合科研组(退休老教师、在职教工、在读大学生),分六个子课题进行研究。2008年12月6日“光动媒”技术科普进社区、进校园项目在天河区科技局立项,拔款2万元。“生命与应急生存教育”的网络课件项目,天河区科技局立项,拔款3万元,现正进行研究,2010年完成。

  (五)特色品牌之五:编制“动态” 教学插图的文字教材

  我们将上述专利成果运用到编写教材中,于2001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动态”教学插图的文字教材《现代投影教材设计与教学》。它既是课本,又是动态图册,实现 “一本两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为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授课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果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的教材采用此项技术,使教材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实属国内外首创。现在广东省科普信息中心与我们合作编制《节能减排》科普动画图册,印发至全省,这是国内首创的特色动画科普图册。

  (六)特色品牌之六:资源共享,网络育人

  华南师范大学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育人,专门开设“专家学者库模版”秦兆年资料库,共分为(1)自学成才的电教专家、(2)科教战线的常青树、(3)青年师生的良师益友、(4)农民知已,扶贫教授、(5)50年如一日的老雷锋、(6)老年夫妻乐奉献,献完花甲献古稀、(7)时代先锋,夕阳更红、(8)笑对人生的幸福老人8个栏目。

  网址:http//lib.scnu.edu.cn/qinzaonian/main.asp,通过网络播下教育青少年怎样生活?怎样成长、成才?怎样做人?的三颗种子,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落实办法

  (一)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

  2009年2月15日新华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可以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进行2-3天的就业前培训,培训后的毕业生可到广东省50个山区县、16个贫困县的中、小学任教,共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这样广东省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不仅可赶上西部地区,而且可以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二)对农村教师及师范院校教师进行培训

  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在《纲要》中要求:“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分批分期对我省50个山区县、16个贫困县的教师进行“光动媒”特色教学的培训。同时对我省师范院校的教师进行“光动媒”特色教学的培训,并对师范生开设“光动媒”特色教学的课程。

  (三)建立“光动媒”特色教学的产学研示范实践基地

  把专利成果应用于教学实际,开发生产“光动媒” 电视展示系统的硬件设备及编制九年义务教育及幼儿教育的“光动媒”特色教学的教材,用一台电视机就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既省钱、效果又好,可推向全国及发展中国家。2008年6月及10月两次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入选大会发言介绍专利成果。2009年4月18日-19日我们在华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给中山市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学,大受欢迎与好评,老师们纷纷要求签名、合影,场面热烈难以言表。中山市雏鹰教育集团谭昌永董事长激动地向教科院姚文忠副院长说:“听了秦教授一天半的讲课,为我们节约了十多万元”(指:用“光动媒”电视展示系统代替多媒体投影机)。培训班结束后,在中山教育网上发表了感言[名为丘苑玲、余浣西的两位撰稿人2009年4月21日22时05分在网上发表了题为《幼儿园骨干业务园长培训班系列报导四——广取博采、勇于创新》的文章。全文如下:我们来到华师大培训学习已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每一天都让我们每个学员得到启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精彩的学习课堂把我们的学习氛围推向高潮。在这两天的学习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看到秦兆年教授的身影,无不让我们为之佩服。75岁高龄的秦教授仍活跃在教学讲坛上,秦教授虽已白发苍苍,但他神采飞扬,一点也不逊色于我们这群年青人,他的敬业、创新精神给予了我们很大的触动。秦教授关于《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光动媒”特色教学》给在座的每一位学员有很大的启发。学习过程中,秦教授给我们展示了多媒式立体化教材,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掌握了丰富的教学技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秦教授还通过演示法和学员们亲自操作体验法,使大家掌握了各种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让学员们对学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指明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细致观察,不断创新。秦教授的16字真言“笨鸟先飞、持之以恒、广取博采、勇于创新”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学员。特别是今天秦教授讲到的三个字“真、心、干”,启发了我们在幼儿教育事业中要做到:“求真做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抓实干”。]。

  综上所述,现在全国都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大家“干”起来,这就要真抓,实干、快干。“光动媒”技术是我省的专利成果,我们没有理由不广泛应用。应用此项成果,不仅可改变广东省50个山区县、16个贫困县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滞后西部地区的现状,还可使广东省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此项成果,也适用于非洲及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是广东省对人类教育事业的贡献。

  

                          (作者均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