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南粤新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综合考察



  杨松 李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因此,“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性问题。所以,深入瞭解和研究新农村经济协调、社会和谐与文化提升等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农村经济协调、社会和谐与文化提升的内涵

  新农村经济协调、社会和谐与文化提升的内涵既有理论界定,又有实践内容,它们分别藴涵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经济协调中的农业发展

   1.新农村经济协调的基础仍是农业。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其中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报导:我国农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46%,轻工业原材料中有近70%来自农产品,农村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5%,农产品及其加工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5%。可见,农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农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实现了由人力、牛耕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逐步过渡。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丰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工业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材料,也为工业提供了最大的市场。在农业与工业的良性互动中,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经进入了“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时期。鉴于我国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可以说,在我国新农村经济协调的基础仍是农业。

  2.新农村经济协调的支柱是农业的技术化。发展农业,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应用于农业,就会变成强大的生产力。近些年,我国的粮食增产,39%以上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得来的。首先是物质装备的先进。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是各种机械,以电力和石油等作为动力,农村水利设施在积极建设和逐步普及;其次是生产技术的先进。搞现代农业要以大量的科学试验为依据,要广泛应用土壤学、栽培学、育种学、遗传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进行;再次是管理水平的先进。现代农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为了使农村经济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工、商综合发展,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生产的方向过渡,农业管理者不仅要懂得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只有实现农业的技术化发展,农业生产手段才能日趋完善,农业生产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3.新农村经济协调的主导是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正在走向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2004年开始,我国不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力度,2006年补贴预算比前年翻了一番,达到40亿元。这一惠农措施提高了我国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总量达到7.4亿千瓦,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而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改革开放前的20%提高到48%左右。我国将在未来15年力争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到2020年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抗风险抗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一切,充分显示出农业现代化的主导作用。

  (二)社会和谐中的农村建设

  1.农村富裕,社会才能富裕。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共同富裕。在我国,农村仍是社会的主体,衡量社会的富裕与否,农村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只有农村富裕,社会才能富裕,只有农民富裕,才有国家富裕,这是一个最普通的逻辑和现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1.2亿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而且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也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从90年代初开始,大量农民工进城,使他们的收入来源更为广泛。一些农民把资金用来投资和创业,直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巨大发展、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出现了一批“富甲一方”的“亿元村”。到2007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过亿元人民币的行政村已超过8000个,其中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村庄有11个。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了农村的富裕。在我国农业人口占絶大部分的国情之下,只有农村富裕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富裕。

  2.农村稳定,社会才能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农村。我国的农业人口占絶大部分,国民经济又是以农业为基础,如果农村不能稳定发展,必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治安的恶化,社会的稳定就会受到严峻挑战。只有农村稳定了,社会的稳定才能成为现实。目前,我国虽然仍有2800万以上的絶对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仍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方针政策,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有助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3.农村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农村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的和谐与否。我国的城镇与农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村的富裕稳定抑或贫穷动乱都会对城镇产生极大影响。由于现代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松散性,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如果农村不和谐,这些不和谐的主体会随着人口流动而涌入城市,直接导致城镇社会的不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途径。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建设,既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提升中的农民大军

  1.农民是农业及农村的主力军。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改变农村面貌的根本在农民。表现在:农民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人,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农民是管理新农村的主人,靠农民自身的投入和管理,才能完成新型农村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创业的主人,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主体,是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的细胞。只有农民意愿得以尊重,农民作用得以发挥,农民的自觉行动得以提高,农民中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挖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才能得以完成。

  2.农民素质影响农业及农村的建设。在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提升对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影响着农村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而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民素质中又起着主导作用。农民文化素质越高,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就会越快。当今国际上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们采用高新技术能力的高低。同时对加速农业由资源依附型向知识依靠型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掌握了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才有可能打破愚昧、落后、封闭的传统农村社会组织形态,建立科学、民主、法制、秩序的现代农村社会组织形态,才有可能全面实现我国农业的技术化和现代化。      

  3.农民价值观制约农业及农村的发展。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核心,农民的价值观是农民思想观念的核心,它制约着农民的整个精神状态,影响着农民对农业及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活不再围遶着低层次的生存价值,而是有了更高的价值追求。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的价值观顺应了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对城市生活的追随中,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对物质需求已经像城里人一样成为最主要的需求形式之一,对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当我国农民普遍处在追求生存价值的阶段时,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的紧迫性。但是当温饱已经解决,并开始寻求发展的时候,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态性和整体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南粤新农村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南粤新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现状、特点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较为明晰地展现和显露。

   (一)南粤新农村发展的现状

  1.南粤农业生产的现状。南粤农业生产的现状与传统农业相比至少发生了这样几个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南粤,长期以来的农产品短缺状况得到了解决,各种新型农产品不断发展,不断增多,丰富了农业市场,改善了农民生活。二是农业发展的任务得以改变。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增强名牌、优质农产品管理。鼓励具有名牌产品的优势企业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积极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名牌、优质农产品等,在南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村镇已较为普遍。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在南粤,农业的增长方式在向市场转变,向集约经营转变。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其附加值,一套为农民提供信息及科技服务的机制正逐步建立,并不断促进农业发展。

  2.南粤农村社会的现状。南粤农村社会的现状与传统农村相比至少有这样几个变化:一是农村面貌得以改善。比起传统的农村,今天南粤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的住宅、农村的环境保护建设等,得到不断加强,农村在逐步向城镇转变。二是初步建立了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如农村的教育体系、农村的医疗卫生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等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南粤,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在逐步的实施和深入。三是农村的邮政和电信得到发展。南粤农村的公路建设、农村的有线电视、农村的信息网络建设均得到不断发展,这一切在传统农村是不敢想、不能想、甚至不会想的事情。

  3.南粤农民自身的现状。南粤农民自身的现状与传统农民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面对着时代的巨大挑战,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特点已与慢节奏,不怕时间短缺的旧观念发生强烈的撞击,新的观念和思想在南粤农民中不断的产生和确立。二是社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青年农民离开土地,农村剩下老人小孩留守,他们体力不支,能力不足的现状又不断使有为的外出农民工返回家乡,用学来的技术和增长的才干及智慧建设家乡,建设南粤新农村。三是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技术化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自感不足,为此在不断的学习、培训、提高。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辅导班应运而生,南粤农民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

  (二)南粤新农村发展的特点

  1.农业趋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先进的现代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南粤农村已有了良好的起步,其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变化。

  2.农村趋向城镇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的“路径图”。这一路径在南粤新农村正加紧实施。重视小城镇的功能建设,优化城镇生活空间,解决城镇环境容量和人口平衡等问题已形成基本经验。尤其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农村城镇集聚的经济社会过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村本身挖掘出路,突破口就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3.农民趋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还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的重大转变。人口的絶对数量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口的素质,也就是说,要有教育的水平、创新的水平。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农业必须以农民具备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前提。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等形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农民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农民生活转变为市民生活。在南粤,尤其在南粤的珠江三角洲,广大农民正在加速完成这种转变。

   (三)新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仍是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南粤农村也是如此,尤其是“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回报。在南粤的农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的副业化明显,以粮食为根基的农业受到极大的挑战。                   

   2.农村自治与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自治是我国民主改革的先导,是尊重农民自主经营的必要形式,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组织方式。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够健全,村委会往往成了上传下达的管理机构。又由于观念的相对陈旧,南粤农村自治进展仍然缓慢。

   3.农业人口过剩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显。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实力,即需要较大的投入。目前的南粤农村还较为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实物流动相结合的城镇。此外,农业的现代化和技术化必然带来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增加,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这也会促进城镇的发展。而南粤农民所需的城镇发展并不平衡,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4.农民素质不高,劳动力老化与农业现代化要求不相符的矛盾突出。农业技术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与此相适应的农民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由于南粤农村建设还缺乏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及配套的措施、办法,多数强壮的劳动力仍在外打工,留守的多数仍是年老体弱和未成年者。一些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条件和设施,仍缺乏和不够到位。此外,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文化结构障碍,即城市居民占有的文化教育资源多、自身文化素质高,而广大农民占有的文化教育资源少、自身文化素质低,二者之间形成较大反差,广大农民被排挤在文化教育的边缘,无法跻身于主流社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南粤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机构改革等处于攻坚阶段,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出现内需乏力、后劲不足等新问题;国际环境亦不容乐观,我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经受着历史性的考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提醒我们更要关心、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

  (一)经济协调决定社会和谐与文化提升,确保农业基础得到加强

  1.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广东经济的非农化应该以政府的重农化为前提,要有一个政策平台,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政府将终结过去财政支农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比例不断缩小、农村储蓄资金倒流城市的模式,从制度上确保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向农村倾斜,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系列既有制度激励又有政策扶持、既有保障性措施又有推动性要求的政策措施,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动力。 

  2.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产业组织发展经济,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打破封闭的农业发展格局和管理体制,建立新的市场农业管理体制和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南粤农村要发展面向市场的经济型规模农业,为农民增收、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准备条件;提高粮棉油等重要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3.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南粤仍存在着较严重的人均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资源与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等问题。如果继续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省经济的高速增长,我省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会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南粤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根据农业的自身特点推行循环经济,将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也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的“天然联系”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

  (二)社会和谐支撑经济协调和文化提升,确保农村和谐得到实现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围遶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村镇规划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乡村规划编制步伐,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全面提升乡村容貌环境质量;搞好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推动农村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又强又好的南粤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2.努力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有效地逐步减轻农民负担。公有制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土地国有是公有制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农村应做到耕者有其田,既杜絶土地私有制,又防止出现土地依附上的剥削行为和农民的内部分化。在我国,土地所有权主体为全民所有,既不是政府所有,也不是农民私有。为此,农业部应成为土地生产资料的独立法人,对国家和农民负责。在此基础上实行土地租赁制,以便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之间在土地收益分配上的关系,将这种关系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根本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3.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从我省的基本省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南粤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消费水平较高,这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推进城镇化,要不断加强现有城市建设。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现有城市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既有益处,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转移成本。对农业劳动力输出而言,提高本地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增加了劳动者和劳动输出地的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城市和工业地区输入地而言,则因流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廉价资源,降低了当地工业和其它非农业的工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了当地的资本积累能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迅速发展。当然,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也带来了负面影晌。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谋求生存和预期中较好的生活条件而背井离乡进入城市,从经济规律上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南粤,关键是制定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对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一个公平、有序、合理的制度。

  (三)文化提升主导经济协调和社会和谐,确保农民素质得到提高

  党中央强调指出: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应反哺农业、城市应支持农村,约束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逐步被消除。面向未来,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便上升为农村的主要矛盾。因此,着力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便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建设南粤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出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需努力做到:一要切实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力度,确保农村每一个适龄儿童不失学、不辍学,以彻底杜絶新一代文盲的产生。二要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广播学校为龙头,定期培训乡镇农技干部和村干部,以普及文化知识、提高生产技能、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逐步建立不同梯次的综合教育体系,形成全面的文化覆盖。三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为农村输送各类实用人才。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搞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精神,要制订适合南粤新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面向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使南粤农民教育工作真正走上正规化的道路。四是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农民教育的投入。在国家不可能包揽全部经费的情况下,应走多元筹资之路,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以确保农民教育经费开支。应在省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建立南粤农民教育的长效机制。

  总之,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办法对广大南粤农民特别是南粤的青年农民进行深入持久的文化教育,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知政策、晓法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讲文明的一代新型农民。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统战部部长、教授,研究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