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序 一

  两岸四地是一个很特殊的法律关系,当中旣有以欧洲大陆法制为骨干的台湾法制,亦有秉承普通法传统的香港法制,以及来自葡萄牙的澳门法制,以及仍在摸索与建设阶段的中国法制。四地之中,港澳先后回归,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由近似的《基本法》勾画一国两制的宪制模式,但即使《基本法》的内容类近,在两个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回异的环境里,港澳两地《基本法》的运作经验亦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两岸四地经济文化活动日趋频繁,凑巧地两岸四地同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当中旣涉及在世贸框架下四地互动的经贸关系,亦同时引出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讨论。随千丝万缕的经贸关系而来的是两岸四地的司法互助问题,当中有涉及民事诉讼方面相互承认与执行司法裁决的问题,也有涉及跨境仲裁或执行商标方面遇到的困难,当然也有更棘手的刑法互助,罪犯移送和跨境犯案与侦查犯罪等敏感课题。

  由此可见,两岸四地实在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充满挑战性的硏究课题,当中涉及的除法律外还有不少宪制、政治、经济、社会甚至文化方面的课题。相同的历史文化,却孕育出四种不同法制,当中包括了当世几个主要法制,而这不单是一个学术的课题,而是活生生影响当世近四分一人口的实际问题。两岸四地,说不认识吗?又似乎相当熟稔,但说认识吗?又似乎相当陌生。误解与不瞭解似乎比认识与相知为多。有鉴于此,两岸四地的法律学者,成立了这个学术论坛,每年轮流在四地召开硏讨会,就四地的法律发展与互动互相交流,这本书便收集了2008年在香港大学召开的硏讨会的一些文章,对两岸四地的问题作出一些较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这个饶有意义的学术论坛得以推展,实有赖两岸四地的学者大力推动,当中尤其有赖台湾中央硏究院法律学硏究所主任汤德宗敎授不惟余力的推动才得以成事。2006年在台湾中硏院召开第一次论坛,获得空前成功。2007年的会议由广州中山大学主持,2008年我院接手主办第三届论坛,与会的学术文章同样是极高水平。继07年的文集后,我院亦决定将这些文章辑録成书,让其他学者同侪皆可分享这些思辩与学术成果。本书的出版,当中亦经历不少波折,最后得以出版,我院的张宪初敎授和顾维遐博士居功致伟,亦谨此致谢。

  三江汇聚,孕育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四地交流,但愿能为中华法制创出另一高峰。

  陈文敏敎授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
  2009年9月于香港大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