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农业地域结构合理性分析



  陈 烈

  农业地域结构是在不同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条件长期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大小不一、特点各异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对这个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合理性的研究,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的技术经济论证。

  第一,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农林牧副渔各部门以及各业内部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生物群体与环境因素密切结合,形成一个受人类控制的能量转移和物质交换系统。因此,任何时候,进行农业地域结构合理性的研究,都必须首先树立一个整体观念,不能夸大或削弱某一部门或项目的作用,要考虑到各部门、各项目主次协调,合理布局,彼此联系,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第二,一个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必须实现农业生物与环境的密切结合。

  安排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如水、土、热等不同情况,尤其是各类土地资源的不同特点,使生物与环境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受益于自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否则,无视资源条件特点,无视目前生产力水平高低,以人的意志代替自然力,以需要代替可能,片面强调某一部门或项目,挤压其它部门或项目,不顾环境因素的特点,主观确定生物群体的结构状况,其结果,不仅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优势不能得到发挥,且由于生物不能与环境协调发展,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以广东省博罗县西北山地的茶山大队中心屋生产队和何佳大队相西生产队为例,说明如下。这两个队同位于海拔500米左右的茶山腰南、北两侧,是资源条件大致相同的典型山区生产队;六十年代初,两队的生产、生活水平基本相同。但它们原来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发展农业生产途径。相西生产队自1964年以来,充分利用占土地面积95%以上的山地资源,在抓好封山育林,保护水源,为农业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山坡草场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并在此基础上,林牧结合,因势利导发展耕作业。1979年,五业产值中,农业占52.7%,林业占35.5%,牧业占7.5%,副业占4.3%。目前各业协调发展,一个紧密结合山区特点发展的林牧业——耕作业和副业——林牧业相互联系和促进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结构已经形成。生产步步上升,山区经济不断发展,社员生活节节提高。水稻亩产量增长84.6%,社员年均分配增加1.2倍,社员每月口粮从原来的30斤稳步上升到目前的50斤,牛、羊、猪等的饲养量和肥猪出栏率也大幅度增长。

  相反,茶山大队中心屋生产队五十年代中期曾有山林面积近1,000亩,林业收入年平均达4,400余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5%左右,人平月口粮45斤,年人平分配l00多元。但自60年代初以来,由于粮食不足,竟放弃了对占土地面积90%以上的山地资源的经营,从1958年以来,长期乱砍滥伐山林,而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占土地面积6%的耕地上,结果,粮食生产多年也搞不上去,从上表可知,1980年水稻平均亩产还只有566斤,社员口粮反而比原来减少25%,年人平分配也下降46%,属省内和县内最穷的一类生产队。这是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恶性循环的一个典型。

  第三,一个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应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力求用较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为此。就必须靠建立起一个能协调输入、输出系统,实现投资少,单产高,且供求协调、用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结构。那种不讲经济效果,使地失其力,物失其用,造成生产成本高,消耗大,收入低的做法都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博罗县东部丘陵的柏塘公社石湖大队下楼角生产队,1964年以前种水稻413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5%),花生7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由于花生少,则花生苗、麸也少,水稻面积过大,肥料不足,产量低,粮食不足,又影响畜禽业发展,粪肥等来源少,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转化循环不合理,结果,农畜产品输出少。而输出部份所占百分率(N:63.9%,P 205:59.2%,K 20:64.5%)高,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不稳定,土壤肥力被掠夺,地力下降,单产越来越低,处于恶性循环。

  1964年以后,逐年扩大花生种植,在旱地坚持每隔2年轮种一造花生,在水田则实行约占面积25~30%的花生——水稻水旱轮作,到1979年花生面积扩大到7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2.5%),其中实行水旱轮作的55亩(占水田面积的25.6%),水稻面积缩为37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花生面积大、总产多,得苗、麸共16万斤,畜禽业得到发展,年获粪肥约50万斤,促进水稻总产增加,加上稻秆(占40%)、緑肥(约30万斤)回田,年投入生态系统参加转化循环的物质氮、磷、钾分别比原来增加62.6%,46.2%和81.3%,不仅输出的农畜产品量大(稻谷总产增加了61.6%,花生总产增加50.3倍,猪肉增加6倍多),且输出部分所占百分率(N:36.6%,P 2O5:36.3%,K。O:36.6%)较原来低,使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土壤肥力得以不断提高,作物单产越来越高,呈良性循环。

  故此,同样一个下楼角生产队,15年前后对比,水稻亩产提高91.4%(从原来的亩产539斤提高到1979年的l,032斤),花生亩产提高80%(从原来的亩产126斤提高到1979年的227斤),牲猪饲养量和肥猪出栏率分别增加2.7倍(户平3.8头)和36.1%(达77.3%)。在人口逐年增长的情况下,社员口粮从每月28斤提高到60斤,年人平分配从42.5元稳步上升到186.7元,生产队从原来每年吃国家返销粮200多担到1979年多卖余粮50多担,队有储备粮200多担。

  第四,一个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必须是即具区内特色又具区际性意义。

  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制约,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不同,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有机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同,所表现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应该在全面普查和大量的、深入的典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资源条件状况、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性质和差异以及经济效果高低等,从多种方案中比较、鉴别出好坏优劣,从中选出最能代表区内特点的最优农业结构方案,做到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为区内外提供更多的农畜产品。我们正是根据以上原则把博罗县划分成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并分别在西北山地建立林——牧——农结构,在博东丘陵建立水稻——花生——猪结构;在西南平原建立以粮为主,牧副渔等结合发展的农业结构。

  (本文写作过程得到梁溥教授的指导,郑天祥、曾祥章老师提了许多宝贵意见,谨此一并致谢。)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