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省宝安县经济发展与城镇化



  郑天祥 王旭升

  宝安县邻近香港。1978年前,全县辖1个建制镇——深圳,20个圩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年产商品粮1.2亿斤,商品率达35.6%,耕地亩平收入为45~85元,是一个主产粮食的穷县。深圳划归特区后,宝安县又成为没有城镇的纯农村县。但开放政策却促使该县农村经济迅速高涨,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令人瞩目。因此,瞭解宝安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对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农村经济变化与城镇化的进展

  宝安县自1978年以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乡镇工业,五年时间,即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成效。以1978年与1983年工农业产值的增长变化情况看,农业由6,070万元增加到11,726.11万元;工业由1,800.69万元增加到11,742.6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7,870.69万元增加到23,468.72万元;工农业人平产值由351.7元增加到1,030.1元。农业产值增加93.1%,工业产值则增加5.5倍。经济高涨,以及工业产值开始超过农业产值,标志着城镇人口和圩镇的发展变化。

  1.农业结构由自给自足型向郊区型、外向型发展

  深圳的建设发展,特别是香港的市场供应,都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安宝县近几年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港澳同胞眷属多的特殊条件,大力发展郊区型与外向型的鲜活农副产品生产,且进展甚快。例如,宝安西北部光明畜牧场生产的鲜奶,已供应香港需要的4/5。该县还拥有年产10万只以上的大、中型鸡场30个;养殖专业户已达884户,利用外资发展花、菜、鱼、果生产,年收入外汇逾百万美元,工资和地租收入872.6万元,并安排2,600余人就业。内联花、菜、果生产,除安排本地350余人就业外,还安排外县、市劳动力3,000人。同时,农副业生产还带动了饲料工业的发展。现代化饲料厂已建两座,其中西乡饲料厂即可年产配合饲料6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2.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展

  近几年,宝安县的乡镇工业发展甚快。1983年乡镇工业已有182个,职工总数9,646人,占全县劳力的l/4。工厂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71个;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81个;重工业30个。主要是利用外资的来料加工或合资经营,进行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由发展技术性较低级的塑胶制品逐步转成技术性较高级的电子产品。每个圩镇都设有工业区或工业都,职工规模在1,000人左右。其中,布吉工业邨有企业61家,职工总达6.000人。是目前该圩镇人口总数的2倍。现在广大农村所用建房材料,除部分钢材外,99%是乡镇工业产品。乡镇工业的收入已占农村三级经济收入的58.8%。1983年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工业所得的净收入达41.4元,与全国职工工资中可用于生活消费部分很接近。可见,发展乡镇工业,既为宝安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也为宝安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为宝安城镇化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交通,是乡镇工业和圩镇选址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性有时还超过资源条件。宝安县16个圩镇有11位于交通干线上,其中有4个是新成立的乡级镇;新县城也是选在水陆交通方便之处,布吉之所以成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原因在于它有铁路、公路的方便运输条件,以及处在全县中心和深圳特区边缘的位置。现全县有公路286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17公里;通航河流162公里,有利于物资的运输和圩镇的繁荣。

  3.职业构成多样化和非农业人口扩大化

  宝安县人平耕地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但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83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劳动力减少l/4,人平产粮却增加50余斤,耕地亩平收入增长了3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益都有很大的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乡镇工业的发展,从事商业、服务业等的人员已显着增加。1983年全县有劳动力81,121人,在各部门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如表l。虽然非农业行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尚不甚大,但数量增加很快,且大部分集中在圩镇内,有力地促进了圩镇的繁荣。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兼业性。例如,1983年宝安乡镇企业25,600名从业人员中只有2l%是固定工,其余部是合同工和临时工。农村经济发展扩大了就业,减少了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口,而且还广泛出现招聘外县、市劳动力到宝安就业的现象。据1982年9月该县公安局统计,外来劳动力2.9万人,1984年初增加到6.3万人,占该县劳动力的78%。这些劳动力约30%居住在圩镇内,其中:建筑占14.5%;种菜占7.9%;烧砖占6.3%;采石占4.7%;代耕占1.4%;水利占0.08%;其余从事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除此,女劳动力的比重也有加大。

  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1983年宝安县非农业人口增加3,508人,其中迁入2,720人,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604人;原来的非农业人口减少2,150人,其中迁出1,966人。自然增长所占比例很小,而以机械增长为主。由于我国限制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农村中许多人长期居住在圩镇内,从事非农业生产,但在统计上仍属农业人口,这部分兼业人员实际上是非农业人口。宝安县圩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若计兼业人口则为28.5%。外来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7.2%,其中30%在圩镇从事非农业生产,居住时间有的达6年以上。因此,全县实有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3.3%,加上县城镇占总人口的4.8%,全县城镇化人口应为38.1%,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4.圩镇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宝安县住在圩镇的人口已占全县人口的26.7%,拥有全县个体工商业者的49.2%,营业额的52%,工业企业的60%以上。1983年与1982年相比。全县非农业人口增加l,358人,圩镇占96%。随着经济的发展,五年时间,宝安从没有一个城镇、也没有一个乡级镇,变为拥有一个新县城、四个乡级镇(松岗、西乡、布吉、龙岗)。新县城常住人口1,800人,非常住人口近l万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会有一批新的圩镇出现,原有的圩镇有一部分会升为乡级镇或区级镇。

  5.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方式普及,宝安县近几年在物质方面已接近或超过了广州市的水平,只是在文教医疗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这个差距很快就会逐步消除。例如,1982~1983年,全县集资(自筹)70多万元兴建和扩建了52所中、小学。横岗区各乡都成立了教育基金会,两年自筹资金20多万元和30多万港元。平湖区自泥坑乡从1982年起实行了退休制,按不同情况逐月发给退休农民7~20元。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纯农业生活方式逐步为多样化的城镇生活方式所代替。

  总上可知,宝安县的城镇化,既表现在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及新城镇不断出现等方面的变化,也表现了城镇因素向农村的转移和扩展。

  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和存在问题

  宝安县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就存在地区不平衡,因而,城镇化也相应地存在地区差异。如西部沙田地区(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因地坦、土肥、临海,历来是全县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利于多种经营,广深公路纵贯南北,圩镇规模较大,西乡、沙井、松岗三个圩镇的非农人口均超过2,000人;东部丘陵山区只有龙岗盆地较大,是交通和经济中心,圩镇人口超过2,000人。前述四个乡级镇的非农业人口占其总人口13.3%。福永和公明属半沙田地区,观拦、布吉、坪山是中部或东部次一级的经济中心,历史上也是以交通和多种经营较发达而居全县重要地位,仅次于上述四个乡级镇,1978年观拦,布吉、坪山三个区的工副业收入占全县的23.9%,圩镇人口占全县的18.8%。大鹏虽然位于较偏僻的东南隅半岛上,但却是宝安东南的经济中心,福永、公明、观拦、布吉、坪山、大鹏六个圩镇的非农业人口,各在1,000~2,000人间,占该六个区总人口的85%。非农业人口规模不足1000人的圩镇都位于地势较崎岖,交通不便的中、东部山区,它们是石岩、龙湖、平湖、横岗、坪地和葵冲,这六个圩镇的非农业人口只占该六个区总人口的7.3%。深圳特区建设使这些圩镇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人口的老化和女性化。例如,松岗镇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5以上,而1983年北京市同龄老人只占总人的8%左右。1983年宝安县女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7.2%,广东是全国女劳动力占比例最高的省,1982年为45.6%,性别比不协调,男青年外流是造成人口老年化和女性化的主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不协调的主要途径。

  2.农村人口外流掩盖了人口的高自然增长率。例如,1981年有一半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19‰,其中最高是龙华区,达26.19‰,这有碍于稳定农村和提高生活水平。

  3.弃耕现象未能完全制止。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这是个进步,但不应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生产水平,否则会使农业萎缩和发展弃耕现象。如1978~1980年,松岗区弃耕地竟占耕地的1/4。近年农业产值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调整结构,发展鱼、菜、花、果而获得的。不仅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而且主要作物~稻谷的亩产下降了,1977年亩产449斤,1981年下降到418斤(邻县东莞稻谷亩产576斤)。大量的弃耕虽已及时制止,但忽视农业的倾向仍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宣同步发展。

  4.城镇化与文教科技的发展不协调,还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如宝安县东部地区开放初期建立的牛皮厂,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宝安县的城镇化不能说是健全的。此外,工业发展,目前以来料加工为主,但应逐步增加内联的比例,谋求工业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国际市场衰退的冲击,增强竞争力和促使技术的引进、扩散。

  三、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前景

  到公元2000年,宝安的经济将有更大的发展,县城和每个圩镇所建立的工业区和工业都将不断扩大和完善,并出现几个新的圩镇,形成1个县城镇,3~4个区级镇,7~10个乡级镇,7~10个一般圩镇,200个乡(中心村),900个自然村的六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县城规模达6万人左右,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南海石油后勤基地,石油化工厂连成一片。区级镇至少有西乡、布吉和岭下(麻岭)三个。西乡镇的人口规模超过1.5万人,它是来料加工,农产品出口和加工的中心,港口、国际机场,南海石油后勤基地及穗港高速公路建成后与县城连成一片。布吉镇人口规模超过二万人,它是宝安的工业中心和大型外贸仓库(特区后备仓库)区,宝安中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铁路在此分线至蛇口,将有利于各省在此建设内联企业。布吉镇与特区连成一片。岭下镇人口规模不足千人,核电站建成后,人口还要减少,但地位特殊,它是由于核电站建设管理而形成的区级镇。乡级镇有两类:①龙岗,松岗、平湖、沙井镇规模较大,人口规模都接近万人左右,它们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有密切联系。龙岗镇是宝安东北公路枢纽和经济中心,至淡水,澳头的铁路支线若经龙岗,人口将发展到近2万人,有可能成为区级镇。松岗镇系广深公路重要站点,是东莞县东南部进入宝安的咽喉,也是宝安西北部交通和经济中心,正在建设全县第二个现代化饲料厂,将来来料加工和内联企业都会有所发展。平湖镇是广九铁路至盐田货柜码头铁路支线的交会点,将建大型综合物资仓库。沙井镇以农业和养蚝着称,随着南海石油化工及其北部沙角大型火电站的建成,蚝田因受污染行将衰落,目前沙井镇也因离广深公路4公里左右,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现将工业区迁至广深公路边(新桥),仅工人就有2,000人,沙井镇将成为双圩镇,将来穗港高速公路从镇沿通过,沙井镇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公明、坪山、大鹏镇的人口规模在5,000~l0,000人之间,公明镇是宝安西北部农牧产品出口和加工的中心,坪山是宝安东部公路网的枢丫,是粤东进入宝安和特区的咽喉,大鹏镇是核电站的后勤基地。②福永、石岩、龙华、观拦、横岗、坪地、葵冲等圩镇是各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00人左右,其中福永、葵冲横岗镇有可能发展成乡级镇、因为福永附近可能建国际机场和穗港高速公路,平湖至盐田的铁路支线通过横岗,而葵冲附近有大型纺织联合企业(1,000人以上)和屯洋港(建5千吨泊位),故葵冲镇将是一个三足鼎立的镇,由三个各距1公里左右的居民点组成。

  除上述岭下新镇以外,还可能出现四个新圩镇:一是粤东地区进入深圳特区的门户——沙湾,它处在深圳水库(供港水源)上游,不宜发展工业,人口规模也要严格控制在l,000人左右;二是石岗圩,位于龙岗镇南约7公里,是深圳市建材工业点,有水泥厂年产12万吨)和石灰厂,人口规模约l,000人;三是光明农场总场部,四是南澳渔港。

  综上所述,到公元2000年全县城镇人口将达到20万人左右,1982年全县总人口22.6万人,按自然增长率10%计,2000年增加到27万人,机械增长每年2,000人1983年迁入2,720人,迁出1966人),其总人口达3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66%。外地在宝安就业的人数估计达到10万人左右,40%住在城镇。

  公元200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将和城镇化相适应;非农业用地从1983年占土地总面积的33.6%,增加到40%;建设用地以开发利用荒坡地为主,但耕地仍会减少约1/5,从目前的37.8万亩减至30万亩,由于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人平耕地由1983年的1.8亩增加到3亩,亩产将达到现在珠江三角洲亩平1,100斤的水平。20万亩稻田,将可满足全县30万人平均700斤粮食的需要;其余10万亩耕地用来发展菜、鱼、花和饲料生产。

  到公元2000年,还要建成一个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网,以使区与区和城与乡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联系网络。除完成广深铁路复线和电气化建设外,并建设布吉和蛇口、平湖到盐田、平湖到澳头的支线。特区现有直升机场位于西部沿海不能满足东部核电站建设需要,宜在大鹏附近再建一直升机场,配合国际机场的建设形成强大而便宜的航空运输。除目前蛇口、赤湾及盐田等几个特区港口以外,还宜在大鹏湾的屯洋、西乡坪洲建沿海客货码头,而连接上述各城镇,港口、机场及火车站的则是方便的网状公路。只有南北干线七条和东西干线三条。

  东西干线是:

  1.澳头港(惠阳县)—坪山—横岗—沙湾—布吉—龙华—石岩—西乡或沙井;

  2.淡水(惠阳县)—龙岗—平湖—观拦—公明—松岗:

  3.澳头港—葵冲—接深南大道。

  南北干线是:

  1.广深公路;

  2.穗港高速公路;

  3.南头—石岩—公明—东莞黄江:

  4.深圳—布吉—观拦—东莞塘厦,

  5.深圳—沙湾—平湖—东莞风岗;

  6.深圳—横岗—龙岗—惠州;有一支线到盐田;

  7.南澳—大鹏—龙岗。

  以上公路网除高速公路、坪山至澳头、葵冲至澳头、观拦至公明为新线以外,其余均已有路,但要提高公路级别,至少提高到三级以上,其中高速公路,广深线、深惠线均为一级以上公路。

  2000年预计工农业产值比1980年翻四番,达到17.9亿元,人平产值5,900多元,超过1982年京、津、沪三市人平产值3,000~5,000元的水平,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70%,文化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城镇化进入全国各县最高水平的行列,并引向深化。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